《靜坐》 明 · 朱有燉 靜坐閑觀理自明,是非榮辱豈須爭。 一身常在閑中過,萬事肯于先處行。 嫩竹半欹聽夜雨,晚云收盡看秋晴。 兩般清意誰能識,世事交游物外情。 釋義:靜靜地坐下,悠閑地觀察,事理自然就會明晰起來。世間的是是非非、榮耀與恥辱,又何必去爭搶計較呢? 現代生活節奏飛快,人們仿若置身漩渦,被繁雜事務裹挾,內心滿是焦慮與浮躁。 當我們覓得一方靜謐,讓心靈沉淀,摒棄外界紛擾,便能以澄澈之心思考觀察,許多看似棘手的難題,往往會豁然開朗。于是非榮辱,切勿太過執著。 工作場合,同事間競爭矛盾頻現,若一味爭個高下,不僅身心俱疲,還會破壞人際和諧。保持平和心境,看淡紛爭,專注自我成長,方能收獲內心寧靜,抵達成功彼岸。 ![]() 釋義:希望自己的一生常常能在悠閑的狀態中度過,而對于各種事情,愿意在別人之前積極行動。 在奔波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應學會為自己留白,在悠閑時光里放松身心,體悟生活之美。 但這絕非讓人變得慵懶消極,面對機遇與挑戰,要果敢先行,主動爭取。我們需平衡好閑適與進取的關系,讓生命充實而富有意義。 ![]() 釋義:半傾斜的嫩竹在夜雨中傾聽著雨滴的聲音,傍晚時分,云彩散盡,盡情欣賞秋日晴朗的天空。 這兩句詩勾勒出一幅靜謐優美的自然圖景。嫩竹、夜雨、晚云、秋晴相互交融,營造出空靈清幽的氛圍。置身其中,我們能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寧靜。 它告誡我們,在匆匆前行的路上,要適時放慢腳步,留意身邊的自然之美,從自然中汲取靈感與力量。結束忙碌的一天,靜下心聆聽雨聲,觀賞天空的瞬息萬變,便能忘卻煩惱,身心放松,品味生活的詩意與浪漫。 ![]() 釋義:這兩種清幽的意境有誰能夠真正理解和體會呢?在世事的交往中,我所追求的是超脫于塵世之外的情感。 詩人筆下的兩種清意,即閑適寧靜的生活狀態與對自然美景的熱愛,飽含超脫世俗的情懷。 現實中,人們常被物質利益與世俗紛爭蒙蔽雙眼,忽視了內心感受與精神追求。而詩人所追尋的物外之情,不被世俗羈絆,讓心靈純凈自由。 我們也應時常反思生活,在人際交往與世事變遷中,能否秉持超脫的心態,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讓心靈得到真正的滋養與滿足。 ![]() 愿與君共勉共行!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