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訴燒心、嘈雜,我習慣用左金丸治療。今天說說左金丸。 左金丸來自《丹溪心法》,是黃連與吳茱萸兩味中藥按照6∶1的比例組成的方劑,具有清肝瀉火、降逆止嘔的功效;主治肝郁化火所致的脅肋脹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脘痞噯氣,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癥。 肝火犯胃的嘔吐吞酸,肝有火,胃也熱,故重用黃連,配少量吳茱萸,意義在于以黃連苦寒瀉火為主,少佐吳茱萸辛熱,從熱藥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且吳茱萸辛熱,能入肝降逆以使肝胃和調。兩藥合用,黃連多而吳茱萸少,一主一輔,一寒一熱,辛開苦降,相反相成,既可清瀉肝火,降逆和胃,又能溫通寒凝,開郁散結。黃連與吳茱萸配伍,寒熱伍用,有清瀉肝火、降逆止嘔、和胃制酸之效,為治胃反流所致灼熱、燒心要藥,臨床常用治寒熱錯雜諸證。 我認為,左金丸的用藥劑量不要受古方6∶1的比例限制,要根據臨床癥狀靈活使用。如熱較甚者,多用黃連少佐吳茱萸;反之寒甚者,則要多用吳茱萸少用黃連;若寒熱等同,則黃連與吳茱萸兩者各半為宜。由于黃連太苦太寒,口感不好,價格又較貴,我一般用3g左右;覺得火熱熾盛,需要加大劑量時,我用黃芩10g代替黃連。為防止黃連苦寒傷胃,方中宜用姜汁炒,或煎藥時加入3片生姜,既可制黃連之寒,又可調黃連之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