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爾在汽車上看到一位年輕媽媽在教育戴紅領巾的孩子:你不好好學習,將來考不上大學,你怎么找到工作,怎么生活? 這就是父母教育孩子要努力學習的通常做法和說法。 我不由自主地問這位媽媽:你覺得這樣教育孩子頂事嗎?媽媽回答說:不頂事也得說呀。 是,孩子就在父母這種不停地說教下一天天長大了,多數情況下,結果并不是父母想要的那種。其實家長講的這些道理孩子真的都懂。 其實沒有多少孩子天生的就不愛學習,而是大多數孩子是喜歡學習的,看看幼兒園的小朋友,哪個不聽老師的話,努力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呢? 為什么到了小學、初中、高中,孩子就不愛學習了呢? 真實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但多數情況是孩子努力學習了,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沒有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認可,慢慢地就不愛學習、厭學了。成績優秀的孩子是不需要父母督促的,都是無須揚鞭自奮蹄,原因就是學習有成就感,能得到同學的羨慕、老師的表揚和家長的認可。這種情況下,父母不停地講道理根本就沒用,因為他們不是不努力,努力過,但沒有效果,所以才不努力了。不努力的孩子面對父母的說教,就是以沉默應對,心里委屈,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怎么解決問題呢? 要找到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如果孩子是跟不良學生走的近,耽誤了學習,要及時拉回來。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學習方法,要觀察孩子成績差是不是學習方法的問題等等。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必須承認,有些學科是需要智商的,腦子不好使,有學科真的學不好,比如數學、物理;有的學科是不需要智商的,比如英語。成績好不好,智商是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學習方式方法也很重要。我們會發現有些學生數理化成績很好,但英語成績比較糟糕,而有些英語成績好的學生,數理化成績卻不理想。如果孩子掌握了學習方法,成績就會提高,就會激發學習興趣,讓孩子進入一個良性發展過程。 作為家長,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人與人之間是有差距的。所以幫助孩子在自己的能力基礎上做到較好、最好就可以了。 停止說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幫助孩子的正道。 |
|
來自: 新用戶8972ieI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