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天馬上就到了,不少媽媽們又開始為孩子戒不掉尿不濕發愁了,天氣一熱尿不濕就像個蒸籠,捂著孩子嫩嫩的皮膚,小屁股悶得紅彤彤的,尿布疹和濕疹是說犯就犯。 不過比起皮膚問題,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孩子兩歲之后依舊依賴尿不濕,撤掉就頻繁的尿床,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大一點兒不尿床就可以了,但是我們群里有大量的案例,很多孩子在1歲到2歲之間就可以不用尿不濕了,孩子如果在2歲左右還是頻繁的尿床,有可能是身體在給我們發預警了。 一、戒不掉尿不濕的核心原因 孩子到了兩歲左右,媽媽們想要戒掉尿不濕,卻怎么都不成功,甚至還有年紀更大一些的孩子,依舊會在晚上睡夢之中尿床。 在《諸病源候論》中記載:小兒遺尿者,此由膀胱虛冷,不能約于水故,但是現在孩子的虛更像是一場連環的失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水液進入身體之后的運輸排出途徑。 飲食進入身體之后,先由脾胃運化,然后再有把飲食中的水液上輸給肺,通過肺的宣發肅降功能,把體內水液下輸至膀胱,成為尿,然后排出體外。 1.腎氣不足 腎是人體的水液司令,為一身的陽氣之本,可以統調二便,對膀胱也具有調控的功能,膀胱氣化也依賴于腎中陽氣的溫煦和推動。 所以只有腎氣足腎陽充盛的時候,膀胱才能像擰緊的水龍頭一樣,該儲尿的時候牢牢的兜住,該排尿的時候精準釋放。 在《景岳全書》中說:小便失禁,總歸虛證,蓋腎主閉藏,氣虛則不固也。 腎氣一虛,膀胱就像漏氣的木桶,夜里睡覺更容易放松警惕,尿意一來孩子就尿床了。 很多媽媽在給孩子戒尿不濕的過程中,總覺得孩子是不是年紀太小再大一些就好了,其實我們接觸了大量的兒童案例,孩子在兩歲左右就可以戒掉尿不濕了,如果一直戒不掉,就要考慮是不是內在比較虛,要從虛上去入手調理。 現在的孩子虛的多,像先天不足,父母的體質不太好,或者是后天失養,過早的喝冷飲、吃太多 超出了孩子脾胃運化能力的東西、吹空調等等,都會導致孩子的腎氣虛弱。 2.脾氣虛弱 在《幼幼集成》里講:脾虛則不能治水。 脾是水液的搬運工,負責把我們喝進去的水變成津液,滋養全身,剩下的廢水就交給腎和膀胱處理。 脾氣虛的孩子,搬運工就總會偷懶,水濕堆在身體里排不出去,那就只能變成尿液頻繁的排出。 很多孩子白天尿特別多,總是拉肚子,吃點兒水果喝口水就容易尿,晚上也睡不踏實,很多都是由于脾虛導致的。 3.肺氣不足 肺為水上之源,主宣發肅降,可以說是水液的總開關,肺氣足的時候,就能像抽水機一樣推動血液下行。 但是肺氣虛弱的孩子就像生銹的水龍頭,想憋尿的時候使不上勁兒,有一點點尿意就憋不住,這也是上虛不能制下。 尤其是那些反復感冒,換季就生病的孩子,一定要警惕肺氣不足,別拖了后腿。 脾肺氣虛,陽氣不足,都是導致孩子總容易尿床的原因,我們使用艾灸或者是推拿等方式給孩子把虛的不齊,自然而然就可以不用尿不濕了。 如果我們給孩子調理一直都調理不好,就要考慮是不是孩子存在隱性骶骨裂的問題。 有一小部分長期尿床的孩子,其實是隱性底骨裂導致的,這指的是孩子的脊椎先天沒有完全閉合,表面無傷口,所以叫隱性的低骨裂,這個問題和先天稟賦不足有關系,一般是腎氣比較薄弱的孩子就容易這樣,后期及時調理也會有所好轉,正常排尿。 二、給孩子戒尿不濕注意這幾點 在《育嬰家密》這本書中說:小兒能言,當教以如廁,蓋腎氣得充,膀胱能約。 所以孩子在一歲半到兩歲左右就可以戒掉尿不濕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別指責責罵孩子 很多孩子戒掉尿不濕的過程中,會出現夜晚尿床之類的問題,家長也會因為達不到目的而感覺煩躁。 看到孩子尿床了也會斥責,這么大了還尿褲子,或者是語氣比較嚴厲,讓孩子覺得驚恐羞恥。 我們要允許孩子有過渡期,多去引導,給身體適應期,過度的指責只會損傷孩子的腎氣,恐則氣下傷腎,本身戒尿不濕不太順利的孩子他自身的腎氣就是比較虛的,再受到家長的指責,受驚之后,腎氣就更加受損了,就像裝了水的皮球一樣往下沉。 本來就虛弱的腎,更加的無法制約膀胱的功能,甚至會出現白天不敢尿,晚上憋不住的現象。 而且過度的指責責罵會導致孩子肝氣郁結,上廁所會變得緊張兮兮的,容易形成心理性的遺尿。 我們要及時的安慰孩子,緩和的去引導他,在調理身體的同時,從心理上行動上給予他支持理解。 2.培養孩子自主排尿意識 說實在的,現在大家愿意用尿不濕,主要也是因為省事兒便捷,不像尿布那種需要勤洗勤換。 還有的長輩總愿意給孩子把尿,時不時的就去把一把,這些行為在給孩子戒尿不濕的過程中還是盡量不要做,我們要培養孩子自主排尿的意識。 總給孩子把尿的話,會降低孩子自我感知能力,他很難感受自己什么時候想去上廁所了,什么時候不想上廁所,而是變成我到點兒就要上廁所,這對孩子自主排尿是沒有幫助的。 3.晚上別喝太多水 在我們群里的討論中,很多媽媽都表示孩子晚上睡前必須要喝很多的水,所以晚上很愛尿床,就必須得用上尿不濕。 有的媽媽表示,她們也發現孩子晚上睡前只要多喝了水,晚上就很容易尿床,還有的在輸液之后也容易尿床。 ![]() ![]() ![]() ![]() 這個我們就要注意,一方面別給孩子喝太多的水,盡量在早上中午,白天的時候給孩子把需要的水分補足。 因為白天水喝夠了的孩子,晚上其實是不怎么需要喝水的,一般孩子只有白天水分攝入的不夠,才會在睡前大量的喝水,另一方面,輸液既孩子補充了過多的水分,也容易損傷孩子的陽氣,臟腑虛弱出現尿床。 4.盡量避免傷孩子陽氣總愛尿床的孩子核心上就是虛的,那孩子身體里的陽氣是如何受損的? 除了上面說到的輸液會損傷孩子的陽氣之外,平時孩子生病總吃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也會損傷陽氣。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飲食,很多孩子很喜歡吃一些水果、涼的冷飲、雪糕等等,這些冰冷的食物進入身體會撲滅孩子的陽氣小火苗,對脾腎的陽氣都會造成損傷。 三、戒尿不濕要給孩子補足根本 我們除了給孩子培養自主排面的意識習慣之外,也要給孩子補充脾肺腎的陽氣。 孩子的生理特點決定了他的脾肺腎總是虛的,不夠用的,而這都是我們給孩子戒尿不濕路上的阻礙,所以我們要給他把虛損的都補足,這樣不僅戒掉尿不濕更順利,孩子的成長也會更好。 ![]() ![]() ![]() ![]() 很多媽媽都選擇重點去給孩子去艾灸八髎穴。 八髎穴在后腰膀胱經上,是人體陽氣的聚集地之一,不過它并非是一個穴位,而是八個穴位,上髎穴、中髎穴、次髎穴、下髎穴各一對,所以叫做八髎穴。 這個穴位可以調理氣血,提升人體的陽氣,如果寶寶八髎的區域摸起來涼涼的,屁股也是涼涼的,那基本上就是比較虛寒了,下焦的能量不足。 當然除了艾灸八髎穴之外,我們也要搭配著脾肺腎虛相關穴方的推拿調理以及其他穴位的艾灸。 具體我們可以掃描文末的二維碼添加顧問老師,詳細進行辨證之后進行調理,很多媽媽在給孩子調理其他的疾病的過程中,尿床問題不知不覺就好了,所以只要給孩子根本補足,很多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 ![]() ![]() ![]() ![]() 堅持給孩子調理,大部分都是能實現整夜不尿,當然前提是家長也不要焦慮,不要強迫,而是真正的從補虛,補陽氣入手。 我們也想對所有媽媽說,戒掉尿不濕并不是孩子的起跑線競爭,而是一場身體與心靈的雙向成長,我們要放下,別人家的孩子都戒掉了、為什么他能戒掉你戒不掉的焦慮,蹲下來聽聽孩子身體的聲音。 用艾灸、推拿、飲食去精心的調理,你就會發現孩子不僅戒掉了尿不濕,更是增加了對自己能掌控身體的自信。 生活處處有中醫,想要健康,就要學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實中醫的思維和知識,在我們群里,每天都有很多這方面的自發討論,大家踴躍分享各自的認知、見聞、經驗,在交流中得到啟發,在討論中提升思想,在實踐中增長能力。 想要走進中醫、了解中醫育兒的朋友,不妨加入我們這個溫暖而正能量的大家庭,和大家一起抱團學習。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近期文章導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