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初,岳父李秀成書信蔡元隆,希望他能率兵回到天京,與湘軍作戰。蔡元隆內心五味雜陳,李秀成一手栽培自己,但他還想活下來。 ![]() 1853年,太平軍西征,攻打兩湖,在岳州俘虜了一位15歲少年蔡元隆。按照太平天國規矩,蔡元隆還達不到上陣要求,便編入“童子軍”。 “童子軍”大多承擔后勤、運輸工作,偶爾也帶兵去偵查敵情。太平天國猛將陳玉成、譚紹光、范汝增、譚體元都出自“童子軍”。 后勤工作很沒意思,但蔡元隆盡心盡力,做事認真,引起了李秀成的注意。李秀成很喜歡從“童子軍”中提拔人才,還把李榮發當做養子。 蔡元隆、李榮發都是兩湖人,少年時代就沒了父母,在洞庭湖邊打魚為生,故而有很多的交集。 蔡元隆沒有李榮發幸運,當不成李秀成兒子,卻做了女婿。李秀成參加太平軍時已經28歲,是典型的大頭兵。 1856年天京事變,首義五王相互內斗,太平天國元氣大傷,陳玉成、李秀成走上前臺,力挽狂瀾。 陳玉成有石達開留下來的“靖難軍團”,實力比較強大,而李秀成手頭兵馬有限,就只好從底層提拔人才,蔡元隆就是其一。 ![]() 蔡元隆得以出頭,屢立戰功,冊封會王千歲,還成家立業,要感謝李秀成。沒有李秀成,就沒有蔡元隆的飛黃騰達。 李秀成西征、東征,都讓蔡元隆當前鋒,讓他跟著譚紹光、陳坤書、陳炳文、陸順德等悍將同臺競技,憑借戰功在軍中立足。 1862年,李秀成幾乎拿下整個江浙,便讓女婿蔡元隆駐守太倉,掩護蘇州大本營。 為了增強太倉防御力量,李秀成通過好朋友伶俐的關系購買洋槍、洋炮。李秀成又跟親信史密斯商議,去上海私底下購買美國南北戰爭后運來販賣的先進步槍。 李秀成大手筆購買火器,大多分配給譚紹光、蔡元隆這些親信。蔡元隆也借助岳父支持,組建起一支強大的“洋槍隊”,實力僅次于鄧光明。 蔡元隆坐鎮太倉,著手強化防御,準備迎戰李鴻章的淮軍以及戈登常勝軍。李鴻章對太倉勢在必得,蔡元隆則讓淮軍受挫了一年,若非戈登幫忙,李鴻章啥也得不到。 1863年2月,李鴻章讓弟弟李鶴章帶兵攻打太倉,包括淮軍第一悍將程學啟在內,全部都要接受李鶴章節制,清軍、常勝軍總計3萬人。 ![]() 蔡元隆手頭兵馬有限,只有7千人,卻成功在城外打了一個埋伏,消滅淮軍一千余人,大將周盛波狼狽逃走,讓李鶴章十分惱火。 李鶴章來到太倉,二話不說,憑借絕對優勢的兵力與火炮,對著太倉城外的堡壘狂轟濫炸。蔡元隆則挖掘地道,偷襲淮軍營壘,焚毀淮軍物資。 堡壘爭奪戰,太平軍死戰不退,給淮軍造成很大的傷亡,但蔡元隆所部損失也很大,況且太倉太平軍沒有援軍,李鴻章卻不斷增加前線兵力。 李秀成在干嘛呢?奉命執行洪秀全糟糕透頂的“進北攻南”作戰,江浙太平軍大多被抽調,各地守軍自顧不暇,也沒辦法救援蔡元隆。 李鶴章進展受挫,干脆玩起了“結硬寨,打呆仗”,下令士兵挖掘壕溝,構筑炮臺,封鎖太倉城,斷絕內外聯系。 程學啟能征善戰,蔡元隆派兵外出賣糧食,都被程學啟抓獲。蔡元隆組建“敢死隊”,偷襲程學啟的營壘,也沒多大效果,程學啟防守十分嚴密。 淮軍鐵了心拼消耗,如何是好?放棄太倉,保存有生力量,無疑是最佳選擇。但是,李秀成還在進北攻南作戰,一旦蔡元隆撤退,蘇州就危險了。 太平天國在江浙根基不穩,許多士紳都不擁戴太平軍,只是李秀成會籠絡人心,且太平軍實力強悍,士紳才有所畏懼。但是,他們還是經常私底下與清軍聯系,隨時倒戈。 ![]() 要知道,常熟守將駱國忠已經投降,錢桂仁、李文炳、徐少蘧、熊萬全等也不安分。如此,蔡元隆決定堅持抗清,留在太倉擋住淮軍,為李秀成爭取時間,也為蘇州之戰贏得時間。 長期圍困下,太倉糧食、彈藥、物資耗盡,蔡元隆便書信李鶴章,要求“投降”。蔡元隆多次書信,且言辭“誠懇”,用詞謙卑,李鶴章并不懷疑。 李鶴章看來,蔡元隆彈盡糧絕,城池危如累卵,太平軍只有投降一路可走,故而沒啥戒備,他相信蔡元隆的誠意。 蔡元隆與李鶴章約定時間,打開城門,放淮軍進來。李鶴章不知是計,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帶著一千五百親兵,以防不測。 李鶴章入城,蔡元隆立刻出兵襲擊,事先埋伏好的太平軍殺出來,把城門關上,圍著李鶴章打。 太平軍槍炮齊射,吶喊聲震天,入城的淮軍紛紛中槍倒地,李鶴章左腿也被集中。城外淮軍見狀,知道主將被圍攻,也強攻城門,試圖把李鶴章救出來。 淮軍拼死攻城,李鶴章也奮戰突圍,奈何太平軍槍炮太猛,淮軍也沒轍。此時,程學啟率三千兵馬趕來增援,淮軍用大刀劈開城門,與李鶴章相互策應。 ![]() 一旦血戰,淮軍傷亡達到兩千余人,但程學啟也成功救出身受重傷的李鶴章。淮軍不敢戀戰,看到主將出來,也選擇撤退,回到軍營。 蔡元隆功敗垂成,卻也給淮軍重創,此后李鶴章、程學啟便專門圍城,能不打就不打,看誰能耗得起。 李鶴章被打傷,李鴻章怒不可怒,他決定宰了蔡元隆,奈何淮軍不給力。為了抓到蔡元隆,李鴻章拿出重金,要求戈登率常勝軍參戰。 戈登常勝軍裝備精良,有眾多開花大炮,火器十分強大。為了讓常勝軍賣力,李鴻章在戈登出兵時立刻運來餉銀,提前發三個月,激勵他們作戰。 有了戈登常勝軍,淮軍如虎添翼,又開始發動猛攻,強攻太倉數月。開花大炮威力無窮,多次炸開缺口,但蔡元隆都堵住了。 常勝軍火力優勢明顯,淮軍人多勢眾,太平軍則陷入斷糧的困境,彈藥的不足。常勝軍每一次炸開缺口,蔡元隆都要投入大量彈藥,以密集槍炮阻擋敵軍。 消耗戰,蔡元隆吃不消,常勝軍炸開西北城墻數十丈,淮軍蜂擁而入。蔡元隆保存主力,沒有打巷戰,而是率兵突圍,轉戰其他地方,躲避李鴻章追擊。 淮軍攻克太倉,蔡元隆卻跑了,李鴻章很不滿意,他立誓要抓到蔡元隆,為弟弟李鶴章找回公道。如此,李鴻章每攻占城池,免不了劫掠一番,或者屠戮。 ![]() 1863年12月,蘇州陷落,李鴻章背信棄義,殺了郜永寬等8大將,并屠戮城內4萬太平軍,讓蔡元隆膽戰心驚。 可以說,李鴻章不會放過蔡元隆,而太平天國大勢已去,誰能保住蔡元隆呢?蔡元隆本打算血戰到底,但太平軍各自為戰,互補配合,無論如何努力都沒意義。 湘軍圍困天京,城內糧道斷絕,李秀成也多次書信江浙太平軍,希望他們回來勤王。李世賢、黃文金拒絕了,他們不愿意回去,況且自身難保,蔡元隆也是如此。 李秀成雖說是岳父,但蔡元隆手頭兵馬不多,天京也沒糧食,就算回去也沒啥用。如此,蔡元隆決定找老鄉蔣益澧幫忙,希望能投降湘軍。 蔣益澧,湘軍名將,也是左宗棠麾下頭號戰將,但個性十足。蔡元隆是湖南老鄉,都算是自己人,蔣益澧決定幫助他,跟左宗棠商議。 接納蔡元隆,意味著得罪淮軍,跟李鴻章過不去。那么,左宗棠如何做呢?左宗棠惱火李鴻章派兵攻打湖州,插手浙江軍務,不給自己這位閩浙總督面子。 李鴻章喜歡招降安徽籍太平軍,強調“保皖元氣”,左宗棠則接納兩湖太平軍,“保湘楚元氣”。再則,蘇州殺降,湖南籍太平軍將領被屠戮殆盡,左宗棠也不滿意。 如此,蔣益澧作為擔保人,確保蔡元隆不會再次投奔太平軍,左宗棠也就接受他。蔡元隆投降后,立刻被授予實際職務的參將,三品武官。 左宗棠接納蔡元隆,李鴻章很不滿意,當即派人去質問,讓左宗棠交出蔡元隆。左宗棠以兵不厭詐為由,說戰場上的較量,各憑本事,把李鴻章的人打發走。 ![]() 蔡元隆隸屬湘軍,李鴻章無可奈何。太平天國滅亡后,蔡元隆回到湖南華容定居,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育有四女二兒,并做生意,也是人生贏家。 李秀成提拔蔡元隆,給他發展的舞臺,蔡元隆也拼力作戰,死守太倉,不輕易放棄。但是,太平天國大勢已去,蔡元隆也沒辦法,他希望得到一條活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