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多種因素促成了像AK-47、米格-21還有RPG-7這類武器的全球普及。不管什么因素,這里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因素,這些武器都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特征“皮實”。非常耐用,維修簡便,可能造價并不低廉,但是獲得的效果卻是不容忽視。因為聊蘇系武器,只能單方面忽略掉美系AR系列。這里也不用去過高說蘇系武器多么便宜,而是因為在極特殊時期的價格。不像618百億補貼的價格幻覺,蘇系那是真補貼。咱們也聊過很多單兵蘇系火箭筒,今天就算是回顧一下經典型號“GPG-7”的歷史。 你要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你若問我RPG有多強,敵方裝甲全躺平。當談到手持火箭筒時,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名字無疑就是RPG-7。盡管“老七”已經服役多年,但在當今現代戰爭中依然屢次展現其強大效能,證明其依舊具有現實價值。RPG-7的知名度遍及全球,甚至在西方國家中,它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反坦克火箭筒,是這個武器類別的象征。盡管它的主要用途是打擊坦克和戰場上的各種技術裝備,但它的功能遠不止于此。 不管你是幾代坦克,幾代裝甲防護。首先要考慮能防御這種歷史悠久、技術不佳、穿透力也不算強的RPG。在探討各種蘇系和外國武器時,無論是普遍使用的還是較為罕見的類型,都無法忽視RPG-7的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揭示了為步兵配備有效反坦克武器的迫切需求。手榴彈的投擲距離極短,這使得投擲它的士兵幾乎成為了自殺式攻擊者。
步槍榴彈雖然對付戰壕中的步兵或在進攻中使用尚可,但對抗坦克效果甚微。拋射軌跡彎曲、精度不高。正如歷史所證明的那樣,二戰后,這種武器迅速在各國軍隊中失去了人氣。
反坦克步槍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因為坦克的防護能力在戰后迅速增強。
戰場急需一種全新的武器——不僅能有效對抗現代坦克,而且射程足夠遠、精度也要高。
在二戰期間,美國人使用了“巴祖卡”,德國人則開發了“鐵拳”(Faustpatrone)。蘇聯直到戰爭勝利也未能擁有這種類型的火箭筒。最多只是研制出了手投型的聚能反坦克手榴彈,如RPG-43和RPG-6,但始終沒有發展出真正能發射反坦克榴彈的武器。戰后才開始補上這方面的空白。
于是,借鑒“鐵拳”和“巴祖卡”的原型,蘇聯在1949年推出了RPG-2,配套使用PG-2榴彈。這款武器的整體概念,已經與今天全世界都耳熟能詳的RPG-7十分相似了。
這是一款可重復使用的發射器,也就是一根管子。它是一種無后座力的動力反應式榴彈發射器。其總體原理借鑒了“巴祖卡”,同樣將發射藥包集成在彈體上。然而,RPG-2在設計上的一大成功之處,是它摒棄了“口徑限制”這一傳統思路:不像“巴祖卡”和其他許多戰時及戰后西方榴彈發射器(如“卡爾·古斯塔夫”)那樣,彈頭最大直徑受限于發射筒口徑。這一改進為日后的改進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使得可以研制出更大威力、更先進的新型彈藥。而這個思路也被繼承到了RPG-7上——它采用40毫米口徑的發射筒,發射的是“超口徑”彈頭(彈頭大于筒口)。 RPG-2的有效射程為150米左右(相比之下,“巴祖卡”為135米,“鐵拳”早期型僅30米,后期型最高也不過150米)。很顯然,這個射程并不能滿足蘇軍的需求。于是在1950年代中期,蘇聯啟動了一個新項目,目標是研發一款更加精準、射程更遠的手持反坦克火箭筒。 由?瓦連京·康斯坦丁諾維奇·菲魯廖夫領導的設計團隊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他們的成果不僅獲得了列寧獎,還為其帶來了延續數十年的世界聲譽。 注:瓦連京·康斯坦丁諾維奇·菲魯廖夫,(Валенти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Фирулёв 或 Firulin Valentin Konstantinovich)是蘇聯武器研發領域的一位設計師或工程師,據一些俄語來源資料稱,他參與了RPG-7 火箭筒的設計工作。雖然 RPG-7 通常歸功于“玄武巖”設計局(Bazalt)的集體研發成果,但在蘇聯武器史研究或退役專家的回憶錄中,菲魯廖夫這個名字有時被提及為其主要或關鍵的個人設計者之一。
這項突破性的設計,在發射藥之外,首次在彈體中加入了火箭助推發動機(固體推進劑)。發射初期由發射藥將彈體推出發射筒,速度約為100–120米/秒;隨后火箭發動機啟動,將彈體加速至300米/秒。這大大提高了武器的有效射程。飛行中的旋轉,以及彈體尾部展開的安定翼,使彈體在飛行中極為穩定,有效抵消了反作用力產生的偏移,使得彈道軌跡可預測、命中精度大幅提高。這無疑是一次技術飛躍——武器的有效射程提升到了500米。
如今,配合某些新型彈藥,RPG-7的有效射程可達700米。而在復雜作戰環境中,實際有效射程通常在300米左右。但即使如此,和最初的150米相比,依舊是巨大的進步。
RPG-7于1961年被正式列裝,并一直廣泛裝備。其核心部分——可重復使用的發射筒,自那時以來幾乎未有改變。而彈藥種類則不斷得到擴充,瞄準鏡也曾數次改進。 這種武器結構極其簡單,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非常原始,以至于想要對其做出改進都相當困難。從工藝工程師的角度看,其發射管結構甚至比火箭彈本身還要簡單。
發射筒:管徑40毫米。 中段膨脹區(裝藥室):用于提高起始發射藥燃燒效率。 尾部噴口:喇叭形擴散段,是RPG-2所沒有的結構。 隔熱護套:用于保護射手不被高溫灼傷。 兩只握把:前握把集成了擊發扳機機構。擊發機構設計極為簡潔,且非??煽?。 底部設有簡單的撞針。 折疊式機械瞄具(準星、照門)。 用于安裝光學瞄準鏡的支架。 攜行用背帶。發射筒和尾喇叭部的防塵蓋。配套工具包和隨身維修包。
實際上,這種武器就這些東西,沒有其他復雜的部分。它的拆解、清潔都非常簡單,下面我們會稍作詳細介紹。而射擊操作也極為容易。 火箭彈的一般結構:一枚RPG-7用彈主要由戰斗部(可以是破甲、高爆破片、溫壓或串聯戰斗部)和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組成。后部旋上起始發射藥包,此藥包與火箭彈通常一起裝箱運輸,但單獨包裝(包裹在特殊的防潮紙中,以防受潮)。 火箭彈結構分為以下幾部分: I. 彈頭部分(戰斗部) II. 火箭發動機 III. 起始發射藥包 詳細部件如下:
如果拆開彈殼,里面的發射藥呈細長條狀,看上去有點像切碎的紙條,類似碎紙機處理過的紙。這些火藥條通常圍繞著一個軸芯捆扎成束,該軸上固定有折疊式尾翼(穩定彈道)和尾部小渦輪(用于在飛行中產生旋轉)。所有這些都被包裹在紙質外殼(彈殼)內。
那些仍處于包裝中的發射藥可能還能正常使用,但凡是已經拆封、并在露水中放置了幾天的,那基本上就報廢了。 火藥具有吸濕性。這也是RPG-7系統少數幾個薄弱環節之一。因此,對于火箭彈所用的火藥,必須格外注意儲存環境,務必遠離潮濕。 對于已經不合格的火藥,可以通過拆解彈殼進行晾干。但此類火藥已不再適宜用于原用途。雖然理論上可以“土法復原”:將其重新纏回軸芯上,用線捆扎,再用紙制作簡易彈殼封裝起來,貌似又能“恢復出廠狀態”……但實際上,這樣做風險極高,因此一般不再用于戰斗用途。 這種火藥在野戰條件下倒是另有用途:可用來點燃戰壕內的火爐或生火取暖,是很不錯的助燃材料。
至于那些失去發射藥(因受潮、損壞或遺失)的火箭彈彈頭,如今也有了新用途:可作為戰斗部,用于越來越常見的FPV(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或搭載在大型無人機上進行俯沖投擲。 RPG-7的性能參數
RPG-7用彈類型
RPG-7最早的標準彈藥于1961年列裝,即ПГ-7В(PG-7V)型:
后續彈藥改型:
這些改型的總體趨勢為:
這些型號今天主要用于對比與歷史研究,便于理解早期RPG-7瞄準具的刻度設定。在現代戰場上已極為罕見,僅在部分偏遠或特殊地區偶有發現,軍隊正規供給體系早已不再配發。
RPG-7的現役彈藥現今,帶有累積戰斗部的基礎彈藥是1977年的PG-7VL“光芒”。
這就是俚語中所說的“胡蘿卜”。 重量:2.6公斤。彈頭口徑:93毫米。穿甲能力:可達500毫米。初速:112米/秒。有效射程:300米。 是的,為了獲得更強大的穿透力和殺傷力,犧牲了速度和射程。但在實戰中,300米幾乎是極限,超過這個距離用RPG-7準確命中非常困難。所以這是合理的。理論上可以射更遠,但那是在無風等理想條件下,并且不清楚用的是哪種彈藥。實戰中敵人不會給你這些機會。
1988年,彈藥系列新增了:
兩者重量均為4.5公斤。最大外徑105毫米。機械瞄準鏡有效射程為200米(使用UP-7V瞄準鏡可達550米)。顯然,這些彈藥被標準化,以免瞄準鏡的修正數據因彈藥質量和空氣動力學差異而復雜化。
“總結”效果不佳……RPG-7串聯彈的效能并不確定。顯然設計是為了對抗帶有動態裝甲的坦克。但實際上,前置裝藥爆炸后,經常會偏移主裝藥的彈道,導致累積射流不能正常形成。無法如設計般穿透坦克裝甲?;蛘呱疃炔粔?,或者裝甲依然完好無損。 根據一些使用這些彈藥者的經驗,效果最多只有20%。因此更可靠的戰法是由兩名火箭筒手配合使用普通“光芒”彈藥:第一枚擊毀動態裝甲,第二枚擊穿裸露裝甲。這樣效率更高。串聯彈通常只在別無選擇時才用。對動態裝甲坦克能有神奇穿透的幻想不現實。
熱壓彈在針對掩體、碉堡、壕溝和建筑中的步兵時表現良好。其實就是替代了RPO“熊蜂”,作用相似。 90年代末,RPG-7彈藥家族又新增了OG-7V“破片彈”和OG-7VM,俗稱“鉛筆”。
重量:2公斤??趶剑?0毫米。可產生1000片破片。覆蓋面積150平方米。有效射程350米。使用UP-7V瞄準鏡可達700米。 RPG-7的改進型與瞄準具最早的RPG-7配備了第一代瞄準具PГО-7,在60年代初被RPG-7В所取代,后者使用的是PГО-7В瞄準具。實際上,兩者之間的差別僅在于瞄準具,其瞄準分劃略作修改,以適應實彈的真實彈道。 1963年,推出了傘兵用的RPG-7Д版本:該型號的發射管可以拆解為兩段,并配備了兩腳架。
后續還出現了可安裝夜視瞄準具的RPG-7Н與RPG-7ДН(RPG-7DN)版本。 1977年,為配合“Luch”(Луч)【射線設計局】型彈藥的出現,開發了PГО-7В2瞄準具,其瞄準分劃同時適用于新舊彈種。 1988年推出了RPG-7В1改進型,配備了新的光學瞄準具PГО-7В3,擁有適用于各類彈藥的多種刻度。此外,還引入了可拆卸的兩腳架。 進入2000年代初期,推出了RPG-7В2版本,配備通用型瞄準具УП-7В。 如何使用RPG-7
若后噴口與發射管上有保護蓋,必須首先拆除。如果準備使用機械瞄具,則應展開其構件。必須徹底展開到位,而非半開狀態,否則無法準確瞄準。 若使用光學瞄準具,則需先將其安裝到位。
為火箭彈旋入推進藥包。確認武器處于保險狀態(扳機組右側有一根小桿突出)。這既可以目視確認,也能通過觸摸感知。
將彈藥插入發射管。在最后插入階段,要將彈體上的螺紋與發射管尾部的缺口對準。不要過分用力,但必須堅定、果斷地推入,讓螺紋正確卡入缺口,確保彈藥正確裝填。
根據所用彈種調整瞄準具刻度。將RPG架到肩上。注意!必須握持握把,而不是抓發射管或彈體…… 瞄準(通過地形或目標大小估算距離,判斷彈道修正量)。拉下扳機組后部的擊錘使其上膛。握把握持時手應靠在專門的支撐上,不能貼近擊錘區域,否則有受傷風險。
確認后方無人員,也無近距離障礙物。向周圍人員大聲警告:“開火!” 瞄準。按下保險桿,使其不再突出在扳機組右側表面??蹌影鈾C。擊錘擊打撞針。撞針擊發彈體底火,引爆推進藥,發射完成。
發射幾乎無后坐力。相反,會有輕微的前傾力。這是通過特殊的管體后部幾何結構實現的。后方噴氣的火藥氣體與從喇叭口側面噴出的氣體共同作用,使總壓力向前,因此產生互相抵消的效果。 在室內、戰壕中或有灌木等遮蔽物的情況下發射時,需注意火箭彈發射后會展開尾翼。尾翼展開后直徑約為32厘米。務必確保不會被障礙物阻擋。雖然提前起爆在50米距離以內不會發生,因此并不會引發事故,但若未命中目標,則會提前暴露射手位置。
瞄準與修正在光學瞄準鏡的輔助刻度上,可以通過目標(如坦克、裝甲運兵車)的尺寸來判斷距離,并據此選擇相應的垂直瞄準標線。 也可以通過角分來估算目標距離。瞄準鏡視網格中的每一個水平刻度表示 10角分。
如果使用的是機械瞄具,則需憑目測或借助測距儀、或通過其他武器的光學瞄準鏡來判斷距離。 舊版本的 RPG-7 的機械照門只有一套刻度,僅適用于當時流行的老式彈種。如果使用老版 RPG 射擊新型彈藥,就必須參考相應的“彈種—瞄準點”對照圖表來修正瞄準。
新版 RPG-7 的機械照門具有三套刻度:“Р”、“Л”與中間一套。中間一套用于老式彈藥,“Л”表示適用于“Луч”型串聯破甲彈,“Р”代表“Резюме”——即串聯戰斗部和溫壓彈。
根據光學瞄具的型號,其視網格包含該時期現役所有彈種的瞄準標線。所以如果瞄準鏡較老,彈種較新,也同樣需要查閱對應的修正圖表。這并不復雜。 火藥的燃燒速度——即彈丸的初速——會因環境溫度變化而改變。在寒冷季節,機械照門使用默認照門準星;而在溫暖季節,則翻出第二根準星,使前方顯示為一個“+”號。光學瞄準鏡中也有類似的溫度切換功能。 水平修正需根據風力和目標的水平運動速度進行調整。與子彈或其他彈道彈不同,帶尾翼的火箭榴彈在飛行中受風影響的方式不同。風主要對尾部的尾翼施加作用力,從而使彈體偏轉,彈頭會朝向逆風方向。因此需反向修正瞄準點。 例如:如果風從右往左吹,應瞄準目標左側,因為榴彈會被風推動偏向右側。 要想在200米以上的距離、再加上有風的情況下一次命中目標并不容易。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射手經驗。通常需要“試射修正”。 開火后,不要一直盯著彈道,而應立即撤離發射位置,以免遭敵方反擊。但可以自己觀察彈著點,或通過觀察員反饋來判斷命中情況。根據誤差做出修正,通常有經驗的射手第二發就能大幅提高命中率。 RPG-7的拆解拆解RPG-7火箭筒極其簡單。使用隨槍附件包(ЗИП)中的專用沖頭,或者干脆用自動步槍的通條,就能從擊發機構(УСМ)前方打出固定銷。然后帶有擊發機構的握把就能輕松從導軌上拆下來。擊針可以用專用工具擰下,但用老虎鉗也行。清潔后再重新裝回。 擊發機構由4顆螺絲固定。用螺絲刀就能卸下,但也可以用AK步槍機匣蓋的邊緣、刀子等隨手工具完成操作。清理完擊發機構內部,再重新組裝即可。
實際上也就這些,RPG-7內部沒有太多復雜結構。
如今,RPG-7依然能輕松擊毀任何非坦克裝甲目標,從任意角度射擊都有效。對現代坦克而言,是否能有效破壞取決于其是否配有爆炸反應裝甲或主動防御系統。但若非正面裝甲,用兩發RPG也常常能摧毀目標。 由于能夠在正面抗衡現代主戰坦克的火箭筒屈指可數,因此說RPG-7“落伍”是不現實的。這種武器還將繼續服役數十年。
RPG-7不僅能用于攻擊地面目標,還能用來打擊懸停的直升機,或者攻擊躲藏在掩體中的敵方步兵。還有一種基于RPG-7的改裝形式,將其拼成簡易的遠程布雷系統,變成一種山寨多管火箭炮,由數根筒體組成,發射裝配了集束地雷的改裝彈頭。也有很多改裝的彈頭實例,比如將原有戰斗部卸下,換成82毫米迫擊炮彈,并連接至RPG的火箭推進裝置。 甚至連美國人都在仿制RPG-7。他們采用了不同材料,進一步減重(降至3.5公斤),但犧牲了部分可靠性。
這些仿制品上加裝了皮卡汀尼導軌,以便安裝各種非標瞄具。
據官方統計,RPG-7已生產超過900萬具。若加上克隆品和仿制版本,實際產量估計早已突破1000萬具。 這確實是一件偉大的武器!不過,如果你在野外發現野生的RPG。一定要交給帽子叔叔,撿到一分錢都交給帽子叔叔,何況是R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