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馬寺石窟 ![]() ![]() 石馬寺石窟在大寨鎮(zhèn)石馬村,感覺這里像私人承包的景區(qū),門票也不菲48。寺院在河谷處,分東、西兩片,西寺簇新,石窟在東寺,因早晨來的,建筑都是逆光拍。寺院大概因石馬而得名,披紅掛綠的新馬立在大殿前,老石馬退休在寺院的一個展廳里。 東寺由牌坊、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六角亭及東西配殿等組成,其他子孫殿、觀音殿、藥師殿等因地制宜而建。石窟分別在7個崖面上,宋以后為保護(hù)石刻,建殿筑閣,造像多為北朝,隋唐次之。 ![]() ![]() ![]() ![]() 大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里面造像開鑿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為寺院建窟之始印記。整個石窟有單佛、一佛二弟子、三佛并坐、菩薩、力士、十六羅漢、供養(yǎng)人等造像,有好事者統(tǒng)計約有1300余軀。 石馬寺最大的洞龕是為通道式,兩壁均有窟龕,明朝嘉靖年間用磚砌成了無梁建筑以保護(hù),還殘存幾鋪明代壁畫。此處北朝與隋唐造像共融,最高的5米大佛,立于蓮臺上,施無畏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子孫殿也是北魏窟,明代建的保護(hù)殿,里面有造像30余尊。觀音殿為唐窟,上有風(fēng)化的姿態(tài)閑逸的自在觀音。地藏殿里還殘留一些晚期壁畫。 院落南側(cè)有一殿,展陳石馬寺歷代碑碣,一對矮石馬隆重地放在玻璃罩里,其一頭部有修補,整體圓雕手法,轡頭、兜鈴、障泥、馬鞍、腳蹬等細(xì)節(jié)雕鑿拙樸,它是寺“名”的溯源吉祥物。想從碑中找些寺院信息,但碑幾乎都剝泐不堪。 ![]() ![]() ![]() ![]() ![]() ![]() ![]() ![]() ![]() ![]() ![]() ![]() 崇教寺 ![]() ![]() 崇教寺在縣城高坡上,寺前一條街是上個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的風(fēng)格,飯店、商店、郵局、理發(fā)館之類的,像是“大寨風(fēng)”的刻意延續(xù)。崇教寺在街尾,居高地而眺望田間屋舍。廟前正在美化硬化,趕的不巧,居民告我們師傅剛走。 崇教寺為國6,為元明清遺構(gòu),它的奇特性在于“回”字型結(jié)構(gòu),即前殿、后殿、東西配殿以梁架連為一體,屋瓦相銜,形成似四水歸一的天井式院落。這就是沒有進(jìn)去的遺憾,而非門口打卡的替代,只能期待重訪。 ![]() ![]() ![]() ![]() ![]() ![]() ![]() 宋金文化博物館 ![]() ![]() 宋金文化博物館也在昔陽縣城,2013年縣中醫(yī)院擴(kuò)建改造時,發(fā)現(xiàn)了4座宋金墓葬,其中3座為壁畫墓,后在松溪路、墺垴山、柳條峪、朝陽街等地又挖掘清理了16座墓,于是在中醫(yī)院舊址修建保護(hù)性大廳。 外加遷挪來的胡窩1號、松溪路2號、墺垴山1號、柳條峪3號這4座宋金墓,共8座,以此建館展示,這才是對遺存文化的善待態(tài)度,而非一平了之。 ![]() ![]() ![]() ![]() ![]() ![]() ![]() ![]() ![]() 這些宋金墓葬均為磚結(jié)構(gòu),由墓道和八邊形室墓組成,青磚疊澀出穹窿頂,有的墓葬還有壁龕。它們沒有稷山馬村磚雕墓的華麗,概為經(jīng)濟(jì)條件所限。而留存的壁畫,內(nèi)容既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也包含對來世生活的想象,算是千年的社會紀(jì)錄片。 ![]() ![]() ![]() ![]() ![]() ![]() ![]() 賈庭揚、楊云翼墓前的石虎【金】兩人都是金代狀元,昔陽國保“離相寺”所在在川口村就是楊云翼的故里。 ![]() 賈庭揚墓地前文官、武官【金】1986年、2012年昔陽紅土溝村出土 ![]() 金“故劉公墓志”石幢【金明昌五年(1194年)】2016年昔陽西峪村征集,這類墓幢集中出現(xiàn)在金大定年以后,昔陽的東部山區(qū)最多。 ![]() ![]() ![]() 碑正面:“平定軍樂平縣黃巖村重開水渠記”【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背面:“黃巖村立井地之記”【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昔陽趙璧鄉(xiāng)黃巖村征集,它是一個興修水利與土地契約一體的碑。 ![]() “造寶塔”石幢【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2014年昔陽北掌城村征集 ![]() “敕□□圣寺額黃牒”殘碑【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2018年昔陽庫城村征集 ![]() “建石香爐”石幢【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2018年昔陽趙璧鄉(xiāng)黃巖村征集 朝陽街出土的壁畫墓在二樓展示,畫有仿木斗拱、普柏枋和倚柱,分割的畫有侍奉、庖廚、備宴、宴飲等圖像,與汾陽東龍觀金墓庖廚圖一樣,煙火氣十足。如庖廚圖一人站著包包子,另一人坐著給爐膛添柴,目光都盯著7層籠屜,鮮活的生活場景躍然而上。■ ![]() ![]() ![]() ![]() ![]() ![]() ![]() ![]() “李公生藏銘”石幢【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2014年昔陽東寨村征集 ![]() 素面灰陶罐【金】昔陽柳條峪5號墓出土 ![]() 黑釉瓷爐【金】昔陽柳條峪5號墓出土 ![]() 弦紋銅鏡【金】昔陽柳條峪5號墓出土 ![]() 黑釉鐵銹斑梨形瓷壺【金】昔陽柳條峪4號墓出土 ![]() ![]() ![]() 白釉褐花玉壺春瓷瓶【金】昔陽中醫(yī)院舊址出土 ![]() 白釉臥足瓷缽【金】昔陽中醫(yī)院舊址3號墓出土 ![]() 平定窯白釉印花鳳穿牡丹紋瓷碗【金】昔陽中醫(yī)院舊址2號墓出土 ![]() ![]() ![]() 白釉刻花腰圓形瓷枕【金】昔陽桃花池墓地出土 ![]() 白釉鏤空剔花牡丹紋腰圓形瓷枕【金】昔陽松溪路1號墓出土 ![]() 黑釉茶具【金】西松溪路1號墓出土 ![]() ![]() 提梁銅挑子【金】昔陽松溪路2號墓出土 ![]() 白釉瓷盞【金】昔陽宋金墓出土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fù)登臨 與同好同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