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生活中的實用心理《5分鐘心理學》
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檸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圖源
最近我收到一個25歲檸友的來信,她跟我說:
“每次我在朋友圈發和別人聚餐的動態,媽媽就會立刻發消息問我'工作找得怎么樣了';
當我說最近工作順利時,爸爸總會補一句'別太得意,要多學習,不是有工作就一切順利了'。”
她困惑地問:“為什么我的父母好像見不得我輕松快樂?”
可能你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明明是值得開心的事,卻總要在父母面前小心翼翼,他們會不自覺地打壓你,讓你的輕松和快樂消失殆盡。
為什么會這樣呢?
下面我從這幾點來分析:
1
父母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自己經歷過物質匱乏或時代動蕩,形成了“生存焦慮”的思維定式。
就像來訪者小李的父親常說:
“你現在高興太早,等遇到困難就晚了。”
這種擔憂本質上是他們對自己童年不安的投射。
2
有部分父母潛意識里將孩子的快樂視為失控。
系統家庭治療理論指出,當孩子展現獨立幸福感時,某些父母會感到自己不被需要。
就像50歲的王女士在咨詢中坦言:
“兒子談戀愛后天天樂呵呵的,我反而覺得心里空落落的。”
孩子持續的快樂,打破了家庭原有的情緒平衡。
3
內心存在一種隱秘的心理補償機制:苦難必須對等。
精神分析學派發現:
經歷過艱難歲月的父母,往往在潛意識里期待孩子也經歷相似的“苦修”。
這就像來訪者小凱的父親說的:
“我當年吃了那么多苦才有的今天,你憑什么這么輕松?”
這其實是一種未被療愈的創傷在作祟。
4
父母需要孩子的煩惱來維系連接。
兒童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
有些父母只能通過“解決問題”來建立親子聯結。
就像32歲的來訪者阿文說:
“每當我真的遇到困難時,反而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在這種關系模式下,快樂反而變成情感的阻斷劑。
5
父母缺乏正確的情感表達方式。
我的一個朋友跟我吐槽過:
她碩士畢業,當她把優秀畢業論文給父母看時,父親第一反應是:“別驕傲,人外有人。”
母親接著說:“你這個專業以后不好找工作。”
她知道父母愛她,但對她的每次成就,父母都會本能地潑冷水。
我們可以發現,這是很多父母那代人表達愛的方式——用擔憂代替喜悅。
來自: 檸檬心理課堂 > 《待分類》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督導感悟】(十七)與“恐懼的來訪者”很難工作
【督導感悟】(十七)與“恐懼的來訪者”很難工作。進食障礙來訪者的短程家庭治療督導感悟。Karin老師會在聽我的案例報告時提出很多問題來幫助我確定這個案例的地圖,督導前在確定來訪者部分我是一直有...
不批判和界限:閑聊中的越界行為
不批判和界限:閑聊中的越界行為發布時間:2020-09-25這其實部分歸功于咨詢師們的不批判原則,一個合格的咨詢師,不會對來訪者的言語行...
為什么很多人長大后,都開始厭惡父母?背后的原因很扎心第一心理
高考之后,成績優異的周婷不顧家中的反對,只身來到北京求學,也因此導致自己和父母關系的決裂,在父母的觀念當中,因為周婷一個女孩子...
什么樣的爸爸是好爸爸?(好文推薦)
父親還更傾向于提供一些挑戰性的情境,比如激發孩子去競爭,父親與孩子的戲耍也同時提供給了孩子一些適當的挫折,能夠幫助孩子去應對在...
心理學:小時候內心越匱乏的人,越容易有愧疚感,也越容易失敗
心理學:小時候內心越匱乏的人,越容易有愧疚感,也越容易失敗。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百分之九十的感受和行為是由潛意識控制的,潛意識往往才是真實的自我。如果你要為人父母,請盡量給孩子一個不匱乏的童...
火爆全網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讓你心靈治愈的神奇之旅
火爆全網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讓你心靈治愈的神奇之旅。鼴鼠覺得蛤蟆的“情況”非常嚴重,于是它就和熱心能干的河鼠,還有老成...
你抑郁了嗎?或許你還不自知
他的朋友們覺得他可能抑郁了,勸說他去看看心理醫生,并且幫他找好了心理醫生。蛤蟆在與心理醫生交往中,不知不覺的快樂起來。這是《蛤...
戀愛也會引發抑郁癥
戀愛也會引發抑郁癥。一般而言,輕度抑郁癥對工作、社交影響較小,中度抑郁癥則表現為做事力不從心,而重度抑郁癥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工...
最容易把孩子「養壞」的行為,它排第一
很多父母都沒有發現,自己會無意識和孩子“詭辯”:而對于這樣的父母,我們將其稱之為“詭辯式父母”——。在父母面前感覺不到自信與肯...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