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攝影” ,學習基礎入門知識 從某種角度來看,微距攝影其實就是放大攝影,把非常微小的景物放大到照片上,一覽微觀世界的震撼。 昆蟲、花朵都是微距攝影的常見題材,此外微距攝影還可以在商拍中展現耳釘等小型商品的細節。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微距攝影的知識點,并分享幾個微距攝影的小技巧。 首先要找到放大倍率最大的那顆鏡頭,有的手機是超廣角鏡頭,有的手機是長焦鏡頭,具體可以去手機官網的介紹頁查詢。 找到專業模式,切換手動對焦(MF),并選擇最近的對焦距離。然后移動手機,直到被攝物體對上焦,這就是最大的放大效果。 如果覺得小,還可以再使用數碼變焦繼續放大畫面,但要注意變焦時不能切換鏡頭,保持使用放大倍率最高的鏡頭。 ![]() 如果是變焦鏡頭,首先要確定廣角端和長焦端哪個放大倍率高。具體可以去鏡頭官網的介紹頁查詢。 調整大放大倍率最高的焦距,切換手動對焦(MF)并調整至最近對焦距離,然后靠近被攝物體直至對上焦為止。 ![]() 普通拍攝 VS 微距拍攝 ![]() ![]() ![]() - 微距攝影相關知識 ![]() ![]() 鏡頭的放大倍率表示能把景物放大多少倍,這是微距攝影最重要的指標。(注意,“放大倍率”是鏡頭的參數,與相機機身無關) ![]() 怎么看放大倍率呢? 如果放大倍率是1:1,那就是1÷1=1倍;如果放大倍率是1:2,那就是1÷2=0.5倍。 放大倍率能達到1倍或更高,那就算是標準的微距鏡頭了,說明放大能力非常強。 1倍就表示映射在相機傳感器上的影像和現實中的物體一樣大。 全畫幅相機的傳感器長3.6厘米,寬2.4厘米。假如現實中有一個直徑2.4厘米的圓形卡片,那么它投射在傳感器上的影像就是這樣的。 你最終就會得到一張這樣的照片: 但是索尼生產的APS-C傳感器(索尼、尼康相機用)長2.34厘米,寬1.56厘米。那么這個圓形卡片投射在傳感器上的影像就變成了這樣。 你最終就會得到一張這樣的照片: 有沒有發現,APS-C相機的放大倍率更高,全畫幅相機要用1.5倍的放大才能拍出這個效果。 所以放大倍率為1倍的鏡頭,安裝到APS-C畫幅相機上,放大倍率就變成了1.5倍。這就是“等效放大倍率”,用原來的放大倍率×等效系數。 ![]() ![]() 1.焦距 焦距會影響放大倍率,焦距越長,拍攝視角越小,也就意味著放大能力越高。 2.拍攝距離 拍攝距離會影響放大倍率,離得越近,放大能力越高。拍照前需要先對焦,所以最近的對焦距離就等同于最近的拍攝距離。 |
|
來自: 新用戶2695WSE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