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身農民階級,以農民起義起家,最后卻成為最大的剝削者之皇帝,代表了官紳階級的利益,明太祖朱元璋的確可以說是屠龍者終成惡龍。 但是以古代人的視角來看,秦制以后的中國古代,所謂的改朝換代就是重新選一個皇帝統治天下,辛辛苦苦打下天下,不當皇帝,當什么呢?不能以現代人的思維考慮問題,在當時朱元璋做的并沒有錯。 而且雖然朱元璋背叛了農民階級,但相對來說,他結束了元末的粗曠統治和元末的天下亂世,給了老百姓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使得老百姓不再流離失所,甚至餓殍遍地,也是在時代局限下所做出的最佳選擇。 像明末起義的代表人物李自成,在當時被譽為下一個明太祖朱元璋,他是真的做到了沒有背叛自己出身的農民階級,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并且在1643年以前,為了維護底層老百姓的利益,實行了3年免賦。 ![]() 在打進北京以后,面對政權運轉所需的巨額開銷,李自成并沒有反悔3年免賦政策,并沒有要求老百姓納糧,反而對前明官紳階級進行“追贓助餉”,結果是得罪了官紳階級。 在古代底層百姓的民心其實并不重要,只有實在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了,才能有一定的話語權,而更多時候,民心其實是被官紳階級為代表的精英階級所把持的,只有獲得官紳階級的支持,才能真正的坐穩天下,所以李自成此舉是將自己置于一個很危險的地步。 這也是之后他在山海關被吳三桂和清朝多爾袞的聯軍打敗以后,之所以棄北京而逃的關鍵原因之一,因為他在北京不得“人心”,更是他之后一敗再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地方上的官紳害怕被他來一個“追贓助餉”,因此都是選擇支持維護官紳階級的清朝,選擇背刺李自成,他焉能不敗? 最后明末清初的結局是堅決不背叛農民階級的李自成成為失敗者,維護官紳階級的清廷成為笑到最后者,更是因為李自成消滅明朝以后,打破了舊世界,卻沒有建立新世界的秩序,使得清軍入關,開啟新一輪的天下爭霸,使得生靈涂炭無數,更是導致改朝換代的殘酷擴大了無數倍。 ![]() 相對來說,明太祖朱元璋的確是背叛了農民階級,但起碼在當時造就了穩定的環境,不至于像李自成那樣,想要建立心中的理想世界,結果卻造成了更大的戰亂和浩劫。 而且朱元璋那樣做也是古代的局限性所導致的,古人不是今人,哪里知道什么人人平等,說句不夸張的話,古人甚至都不知道沒有皇帝,天下依舊可以運轉,他們的邏輯就是,天下是需要皇帝管理的,沒有皇帝的天下還叫天下嗎,正好明太祖朱元璋結束了元末亂世,就是當皇帝的合適人選。 那樣的土壤,注定了屠龍者就會成為下一個惡龍,因為屠龍者不知道怎么杜絕新的惡龍出現,反而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新的惡龍,甚至屠龍就是為了成為新的惡龍,之后再千方百計的避免再出現新的屠龍者,最后避免不了,被新的屠龍者干掉,如此這般惡性循環著。 明太祖朱元璋還有一個優點,雖然他背叛了農民階級,但他某種程度上實現了“人人平等”,明朝不是宋朝那樣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雖然為了治理國家,肯定要不可避免的分權于士大夫,但明朝皇帝對于士大夫,或者更準確來說對于官僚集團是相當苛刻的,一直是實行嚴厲的追責制度,對于官僚并沒有優待一說,雖然這個王朝底色并不如宋朝那樣寬容和浪漫,是充滿血色殘酷的,但也正因為對于官僚集團的嚴厲追責,才使得明朝國祚長達276年,僅次于唐朝的289年,在單一王朝國祚時間中排行第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