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髂脛束 ![]() ![]()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關于“髂脛束綜合征”的描述,那么髂脛束到底是什么呢? 我們大腿上有一層深筋膜,像保鮮膜一樣的包裹著我們的大腿,這層筋膜就是闊筋膜。而闊筋膜向外側增厚,就形成了髂脛束,髂脛束并非獨立的結構 注意:這里的闊筋膜,不是闊筋膜張肌。 ![]() 髂脛束的結構 ![]() ![]() 髂結節 最上端髂結節(結節:基底的一個圓形的隆起),觸摸髂前上棘,順著上棘往后側摸到一個凸起?髂結節(即髂脛束最上端),非常厚。 ![]() 后面觀髂脛束有一個扭轉的感覺 髂脛束屬于大腿深筋膜,在近側端(大腿根),非常厚,在外側也很厚。位于大腿外側,連接骨盆和脛骨的強韌的結締組織。 向上增厚延續到闊筋膜張肌、后面的臀大肌,這兩處肌肉是髂脛束非常重要的附著點,闊筋膜在大腿后靠近坐骨結節處非常薄,在膝蓋處增厚。 ![]() 增厚點?黑色。薄?粉色。厚?膝外側綠色 髂脛束與相關肌群的聯系 髂脛束連接一個肌群,一個肌肉,所以它的位置決定了它的重要性 髂脛束連接髖外展肌群——闊筋膜張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同時髂脛束連帶股外側肌(股外側肌走到膝關節時,與髂脛束結合了)所以它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髂脛束的重要性 它是髖、膝關節的重要穩定結構。 (1)髂脛束張力的失衡,會導致膝蓋內翻/外翻,導致O/X型腿 (2)髂脛束是大腿內收肌與髖外展肌群這些肌肉連帶的紐帶。 對髂脛束的處理 解剖列車的操作方法: 髂脛束的操作方法與腓骨肌群相似:患者側臥位,膝蓋支撐于床面上;操作者由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半握拳或用指間關節,沿大腿外側中線向橫向延展髂脛束及其相關外展肌群。因為髂脛束的纖維與闊筋膜的環形纖維交織在一起,所以還可上下縱向進行操作。操作者用尺骨的扁平面,一個放于髂嵴下方,另一個放于股骨大轉子上方,緩慢仔細地帶動肘關節向膝蓋方向以刺激髂脛束,(髂脛束因為很結實,所以很難延展開)患者可以前后移動膝關節來配合操作。 (1)松解髂脛束的時候,對髖外展肌群的處理以及股外側肌的處理意義重大。 (2)直接用泡沫軸來滾松髂脛束,本質上來講意義不大。滾完之后,只是暫時性的,不代表能真正放松髂脛束。 髂脛束因為很結實,所以很難延展開 (3)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注跟髂脛束最核心的肌肉,而不是一上來就是用泡沫軸滾髂脛束。 (4)當松解完髂脛束相關肌肉之后,再用泡沫軸,從膝——髖的方向滾動(單方向) 用手指進行評估: 髂脛束前緣是否比后緣更厚、更固定或是張力更高?如果是,操作者可調整前臂的角度,就像改變小提琴琴弓的角度來使其他琴弦發出聲音一樣,對問題部位(前緣、后緣或中線)進行著重復操作。 ![]() 髂脛束綜合癥 跑步、自行車、劃船、爬山不停的伸膝屈膝,頻繁地在膝外側和大腿的外側容易形成磨損 髂脛束外反復彎曲,造成過度使用,這種摩擦產生的發炎,導致肌肉不平衡,所以用泡沫軸滾沒有用的,泡沫軸只能解決暫時的放松。 再比如跑步膝:很多時候就是這種過度的使用,不正確。初期癥狀是膝外側疼痛,尤其是在下樓梯時非常明顯,如果再繼續跑步,疼痛會進一步惡化。在下坡時,股外側肌肌腱特別容易開始腫脹。 ![]() 髂脛束,包括伸展膝,外展髖,跑步時穩定大腿。 闊筋膜張肌、臀中肌、臀大肌、股外側肌它們與髂脛束密切相關,所以我們在處理髂脛束綜合征的時候,要考慮對這些肌肉的處理,因為是它們成就了髂脛束的功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