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是越來越熱了,身體也變得不清爽起來。
![]() 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變化,在中醫看來,很可能是濕邪入侵的征兆。 對抗濕氣、養護脾胃,一般人會想到吃薏米、白扁豆。其實在7、8月份有一個“祛濕米”正在大量上市,它就是——雞頭米。 ![]() 生吃補腎、熟吃養胃健脾 雞頭米其實就是新鮮芡實,與茭白、蓮藕等八種植物并稱為 “水八仙”,還有 “水中人參” 的美譽。它不僅是補脾的佼佼者,更是排濕的好幫手。 ![]()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深諳芡實的養生之道,他晚年身強體壯、才思敏捷,與他的一個習慣密不可分,就是每日含服30粒芡實。 每當閑暇之時,他就取出足量煮熟的芡實,放入口中緩緩含食,直至滿口唾津,再徐徐咽下。 ![]() 中醫認為,芡實性平,味甘、澀,歸脾、腎經,能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它補先天又補后天,生吃補腎效果佳,熟吃則能養胃健脾,助力排出體內濕氣。 夏季濕氣重,很多人會出現脾胃虛弱、手腳冰涼等情況,此時很適合食用芡實。 而且它溫潤不寒涼,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老人小孩、體虛者都能通過它來補養身體。 ![]() 芡實養生食譜 01 芡實蓮子百合羹 ![]() 材料有芡實15g,蓮子、百合各30g,冰糖適量,清水500毫升。 先將芡實、蓮子、百合用冷水清洗后浸泡60分鐘,再將泡好的食材和冰糖依次放入豆漿機,加500毫升清水,選擇 “米糊” 選項啟動。打好后盛入碗中,撒上玫瑰花碎或桂花,香氣更濃。 此羹能養心安神、益腎固精、脾腎雙補。 02 四神豬肚湯 需要芡實、蓮子、薏苡仁、茯苓各10g,豬肚250g,枸杞6g,姜片、鹽少許。 新鮮豬肚在鍋中焯水1分鐘后撈起備用;芡實、蓮子、薏苡仁、茯苓用冷水清洗后浸泡60分鐘,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再放入豬肚和姜片,煮開后轉小火煮40分鐘左右,最后加鹽調味,加枸杞點綴。 該湯可健脾祛濕止瀉。 ![]() 03 黃芪芡實飲 取生黃芪20克,芡實6克,玉米須3克,防風3克,生山楂3克,清水適量。 將上述材料洗凈后放入鍋中煮20分鐘,去渣取汁代茶飲。 能健脾補中、益腎固精、利水消腫。 ![]() 04 芡實山藥粥 取芡實、蓮子、薏苡仁各60克、鮮山藥100克,大米150克。 先將大米洗凈備用,再將芡實、蓮子、薏苡仁洗凈后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將芡實、蓮子、薏苡仁、大米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中火熬煮1個小時。最后放入山藥,轉文火,再熬制30分鐘即可。 能健脾利濕,補腎益精。 ![]() ![]() ![]()
|
|
來自: 道鑫_嶄桐 > 《飲食調養禁忌麻木三伏灸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