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實用心理《5分鐘心理學》 ![]() 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檸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圖源 前兩天,我看到一個檸友的留言,她說: "老師,我真的撐不住了。 工作被裁員,談了5年的男朋友跟我分手,現在我連早上起床都需要用盡全部力氣…… 為什么生活會突然變成這樣? 我覺得自己像被掏空了,連哭都哭不出來。" 不知道此刻的你,是否也在經歷類似的低谷? 像是走在一條漆黑的隧道里,看不到光。 而你的心理能量像手機電量一樣,在極端消耗下真得會耗盡。 那么,當人生進入至暗時刻: 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那點殘存的能量,不被徹底拖垮呢? 下面,我就分享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 第一步:承認自己低谷的狀況,停止自我攻擊 很多人在低谷期的第一個反應不是自我關懷,而是否認和自責: "別人都能挺過去,怎么我就不行?" "肯定是我哪里做錯了才會這樣…" 正是這種持續的自我攻擊,最消耗能量,現實的困境反而不是最可怕的。 就像我的一個來訪者: 他在創業失敗后一直不敢出門。 他對我說:"我不敢見朋友,怕他們覺得我是 loser。" 但當他終于敢約朋友吃飯時,卻發現根本沒人看不起他,他才意識到,原來一直是他自己在反復羞辱自己。 承認"我現在就是很累",允許自己暫時做不到,是走出低谷的第一步。 事情還沒壓倒你,別先被自己打倒了。 2 第二步:建立"最小生存模式",找回身心節奏。 當能量低到臨界點時,先把生活簡化到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比如: 固定睡眠時間(哪怕睡不著也躺下休息) 保證一日三餐(不用復雜,營養夠就行) 每天做15分鐘簡單運動(逛逛超市、在公園散散步) 有位產后抑郁的來訪者曾問我: "老師,我現在連給孩子換尿布都沒力氣,怎么辦?" 我問她:"今天喝夠水了嗎?曬太陽了嗎?" 她愣了一下搖頭。 你看,人總是想著解決遠處的難題,卻忘了先給心理系統打好基礎。 這個階段的重點不是解決問題,而是: 讓身心重新找到節奏。 就像電腦死機時,最好的辦法不是繼續狂敲鍵盤,而是強制重啟。 3 第三步:識別"能量吸血鬼",設置隔離帶 在這個時期,遠離那些會加速你能量消耗的人。 比如: 每次都找你倒苦水卻從不傾聽你的朋友; 或者看似在關心你,卻不停地問你: "你都30了還不結婚?" "找到新工作了嗎?"的家人親戚。 這些過度關心只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壓力,根本沒辦法讓你變好。 保護能量不是自私,而是生存必須。 4 第四步:尋找"微小確定感",重建掌控力 研究發現,人在失控狀態下,完成小小的任務能讓前額葉皮層,也就是負責理性決策的腦區重新激活。 比如: 整理一個抽屜 讀完10頁書 成功做出一道菜 這種微小但確定的正面反饋,就像黑暗中的螢火蟲,雖不能照亮整條路,但能告訴你: 我還有點亮光的能力,生活沒有那么絕望。 5 第五步:打造"心靈急救包",存下情緒備用金 你可以: 收藏3首能瞬間讓自己平靜的歌 記錄5個過去克服困難的經歷 保存別人對你的真誠贊美,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時,就打開讀一讀。 這種身體被溫暖的感覺,很容易帶給你新的力量。 處在低谷時,你可能會覺得天塌下來了,自己完蛋了,但是等你熬過去,回頭再看,就會發現: 你擔心的問題并沒有那么可怕, 你有讓自己渡過難關的能力。 所以在這之前,你只需要多多給自己充電,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如果你正經歷低谷期,想要找人陪你聊聊,給你指點一些方向,我們的老師可以幫你哦。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