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陽還五湯合五蟲湯 【藥物組成】黃芪80g, 當歸、赤芍各15g,桃仁、紅花、川芎、水蛭、土鱉蟲、全蝎、虻蟲各10g, 地龍12g,蜈蚣 2 條 。 加減:意識障礙者,加石菖蒲、遠志、麝香;頭暈者,加天麻、石決明、菊花;痰盛者,加膽南星、竹瀝、法半夏、天竺黃;口眼歪斜者,加熟附子、僵蠶;便秘者,加火麻仁、瓜蔞仁;頭痛者,加白芷、白蒺藜;肌肉無力者,加桑寄生、千年健。 【適用病癥】腦梗死。臨床表現均有肢體癱瘓,伴有頭痛或頭暈,或失語,或肢體麻木。經CT 檢查均為中、輕型腦梗死。 【用藥方法】每天1劑,水煎2次,分早、晚服。配合適當的肢體功能鍛煉。1個月為1個療程。 【臨床療效】 此方加減治療中、輕型腦梗死60例,痊愈 (意識清楚,血壓平穩,肢體及言語功能恢復正常,生活完全自理)39例,好轉(意識清楚,血壓平穩或時有波動,肢體及言語功能明顯改善,生活基本能自理)17例,無效(治療1個療程后,癥狀無改善,甚或加重)4例。總有效率93.3%。 【病案舉例】 張某,男,63歲。主訴:左側肢體活動障礙 2天。患者有12年高血壓病史,行走時突然頭暈,左側肢體麻木。診見:形體消瘦,面色潮紅,神疲嗜睡,舌強語謇,口角流涎,左側肢體麻木不遂,腰膝酸軟,舌暗紅、苔薄,脈細弦。檢查:體溫37.1℃,心率78次/分,血壓12/11千帕斯卡。神志清楚,雙瞳孔等大,左鼻唇溝變淺,伸舌向右歪斜,頸軟;左上肢不能抬舉,肌力2級,左下肢肌力3級,肌張力正常。顱腦 CT 檢查示:右側內囊見一低密度病灶,邊緣欠清。西醫診斷: 右側腦梗死。中醫診斷:中風(中經絡)。證屬氣滯血瘀,瘀阻 經絡。治以補氣活血、搜剔經絡。口服補陽還五湯合五蟲湯1個月后,癥狀消失,肢體功能基本恢復,生活自理。 【驗方來源】 朱益超.補陽還五湯合五蟲湯治療腦梗死60 例[J].江西中醫藥,2003,34(7):18. 按:腦梗死多因年老體虛,陰陽失調,加之痰濁內盛,憂思惱怒,恣酒飽食,外邪侵襲等,導致瘀血內停,阻滯經絡。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血瘀是關鍵。治以補陽還五湯合五蟲湯補氣活 血逐瘀,搜剔經絡之邪。方中以水蛭、虻蟲、桃仁、土鱉蟲攻逐瘀血,活血通絡,并能增加纖溶蛋白的溶解,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而減輕腦水腫,促進血塊吸收,改善細胞缺氧以恢復其功能;地龍、蜈蚣、全蝎以搜剔經絡之邪;重用黃芪配當歸、川芎、紅花、赤芍補氣活血,氣行則血行。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化瘀通絡之效,用于治療中、輕型腦梗死療效滿意。 地黃飲子加減方 【藥物組成】 山茱萸、石斛、五味子、巴戟天、石菖蒲、 遠志、僵蠶各10~15 g, 熟地黃、肉蓯蓉各15~30g,麥冬、茯苓各15~20g, 熟附子、肉桂各6~10g。 加減: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痰濕盛者,去麥冬、石斛,加制膽南星、清半夏;兼血瘀者,加紅花、川芎、丹參;血 壓偏高者,去熟附子、巴戟天,加白芍、鉤藤。 【適用病癥】腦梗死。 【用藥方法】 每天1劑,水煎2次,分早、中、晚服。意識障礙或有吞咽困難者,給予鼻飼。一般于發病第7天開始加用本方,并予降顱內壓、減輕腦水腫、改善腦部血循環、營養腦神經等綜合治療,并配合調整血壓、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治療。治療2周為1個療程。 【臨床療效】 此方加減配合常規西藥治療腦梗死26例, 基本治愈6例,顯效12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 92.31%。 【驗方來源】 蓋成安,張立明,劉軍華.地黃飲子治療進 展性腦梗死26例 [J].中國中醫急癥,2002,11(5):405. 按:腦梗死屬中醫學中風病范疇。病因多有素體羸弱,或年老體衰,或久病體虛等。臨床表現為肢體癱瘓逐漸加重,舌淡、 苔白滑,脈沉細等。病機為腎精虧損,下元虛衰,虛陽上浮,痰濁上泛而成。因此在常規處理的同時,選用地黃飲子加減方,不僅能有效控制逐漸加重的臨床癥狀,還能促進肢體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復。方中的熟地黃、山茱萸、麥冬、石斛、五味子滋陰助陽 以補腎,其中山茱萸、五味子可固腎斂脫,使腎氣攝納有權;肉蓯蓉、熟附子、肉桂、巴戟天扶陽益火以補腎,其中肉桂能引火歸元,使浮陽返納腎中;石菖蒲、遠志、茯苓、僵蠶滌痰開竅通絡。諸藥合用,共奏補腎攝陽、化痰通絡之功,用于治療進展性 腦梗死,有較好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