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嶺山古墓群為國3,它在荊州城西北20多公里處,群山玉屏,歲歲草榮,自古就是萬年吉穴的優選之地。據載有東周18位楚王、8代南平5代帝王、明代11個藩王等都葬于此。百冢同承星斗露,千山共護地靈暉,與邙山、岳麓山差不多,處處無閑土。 朱植墓是“八嶺山”唯一開放的古墓,門票30。墓園簡單,有新建的大門和牌坊,唯一的看點就是地宮。據說明末李闖集團破壞過,《大明會典》規制的這些藩王墓的享殿、墓碑、石像生等估計也是毀于那時。 ![]() ![]() ![]() ![]() ![]() ![]() 墓室系磚石結構,墓道下去有五室:前室、中室、后室、兩個耳室。墓室頂部為拱形頂,青磚對縫,地面是陶質方磚。墓室里水汽很大,寒意逼人,與室外的燠熱形成強烈反差,地面還十分濕滑,所以進去的時候被告知注意安全。 墓室之間原裝有一道石門和兩道木門,現只剩81顆乳釘的石門,墓志被放在前室,隆重地被磚砌著,根本看不到,一個明代的東西還不至于這樣。后室是主室,為遼簡王朱植及妃子的靈魂寄所。墻四周開有拱券龕,曾置貢品,黑色棺槨下是束腰寶床,也是一件殘存的老物。 ![]() ![]() ![]() ![]() ![]() ![]() ![]() ![]() 朱植為太祖重八的十五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封藩為“遼王”,封地廣寧(今遼寧北鎮),與寧王朱權都是大明最北的藩王了。其實朱植前后只在廣寧待了三年,前期沒建好宮室,后期因“靖難”,渡海勤王,“帝以植初貳于已,嫌之。”于是永樂帝將他改封荊州,職稱沒變,所以荊州有“遼王”之墓。 至于封荊州是因為湘獻王朱柏有人告他有謀逆之心,“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王無子,封除。”湘獻王的墓就在荊州太暉觀的西面。國除了,空出地方朱哥補上了。而朱植的北鎮王府,宣德元年成為危房被拆除,位置就是北鎮烈士陵園一帶,至于荊州的王府,幾經換主,明末張獻忠毀之。 ![]() ![]() ![]() ![]() ![]() ![]() ![]() 《明史·卷一百十七·諸王二》里有朱植傳記,早年“植在邊,習軍旅,屢樹軍功。”是個能干事的精神小伙,只是后來算是排錯隊、站錯位吧。曾經一起北駐的寧王朱權,他倒是走對路了,但后來戶籍也被永樂換到了贛A,朱權曾給洪熙說,南昌并不是我的封地,洪熙帝說,叔叔你已經在南昌20多年了,這還不算封地?也說明朱權對藩地重置是不太滿意的。 ![]() ![]() “馬山墓群”分布在荊州的馬山鎮、川店鎮、紅旗林場一帶,面積約25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望山、紀山、八嶺山等等墓群,不遠處就是行政上屬于沙洋的另一個國保“紀山楚墓群”,其實它們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墓葬。 楚國800年,作為都城的郢就長達411年,新墳舊墓代代相壘,自然遺存豐厚,包括楚王、貴族和平民墓,其中較大的有雙冢、熊家冢、鄧家大冢、六招冢、蔡家冢、車帽冢等。 ![]() ![]() ![]() ![]() ![]() 去定位的馬山墓群的子項 “紀山墓群”,它就在紀山公路的旁邊,和紀山寺、紀山楚墓群都在一條路上,彼此都能步行到達。這一帶屬于相對高的地帶,為貴族等人所選。墳冢相連,綠草茵茵,監控也密,國保碑睡在地上,好在沒有碎。 馬山墓群出土了不少文物,國家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荊州博物館等都有收藏,如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面衾、龍鳳虎紋繡羅單衣、根雕辟邪、吳王夫差矛等等,以及禁止出國出境的195“越王勾踐劍”,它也是鄂博里排長隊看的鎮館之寶之一。 ![]() ![]() ![]() 越王州句銅劍【戰國】江陵馬山墓群“藤店村一號楚墓”出土,荊州博物館藏 ![]() 吳王夫差矛【春秋】1983年江陵馬山5號墓出土,上有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鈼”,湖北省博物館藏 ![]() 越王勾踐劍【戰國】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湖北省博物館藏 ![]() 咸魚【戰國】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 龍耳陶方壺【戰國】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 上:青銅劍【春秋·楚】1965年江陵望山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熊家冢也是“馬山墓群”的子項,在川店鎮,發現有數十座殉葬墓和一個大型車馬坑,是目前荊州規模最大的、保存完好的楚國某王或某貴族的高等級墓葬,與淅川下寺楚墓、棗陽九連墩等遺址,都是楚文化符號的序列。這里已建成考古遺址公園,門票85。 墳冢像一座小山,上面還是一觀景臺,旁邊有略矮的陪葬冢,繞個彎就是車馬坑展示廳。車馬坑作為附屬葬制,在“事死如事生”禮制思想下,是身份與權力的極致追求。 ![]() ![]() ![]() ![]() ![]() ![]() ![]() ![]() ![]() ![]() ![]() ![]() ![]() ![]() ![]() 1979年對車馬坑第一次勘查,2008年進行了考古發掘,坑長130多米,算是特大型車馬坑了,展示的部位有30多輛車戰車、儀車及近百匹馬骸骨,而未挖掘的地方預估還有10多輛車,“天子駕六馬,諸侯駕四”,其中“天子六駕”有3乘,其他是一車四馬及一車兩馬等組合。 早期的楚國,司馬老師在《史記》里這樣描述:“僻在荊蠻,蓽路藍縷。”后逐漸成為“千乘之國”,地方五千里,強霸一方。長期與中原抗衡,還有“問鼎中原”志小天下的野心。我們今天的很多國保“X國遺址”,如鄧國、黃國、蔡國、蔣國、應國、沈國等等50多國,都是被楚親自滅掉的。春秋無義戰,而戰國時大國直接滅小國更是種流行生態,比如“譚國”,曾拒絕過齊桓公的某種要求后隨即團滅,生殺予奪,因為掌握著話語權,楚國、晉國等都是如此。 ![]() ![]() ![]() ![]() ![]() ![]() ![]() ![]() ![]() ![]() ![]() ![]() ![]() ![]() ![]() 野胡蘿卜花,傘形科,胡蘿卜屬,我們吃的胡蘿卜是它的變種 ![]() 玉珩【戰國】熊家冢墓地出土,荊州博物館藏 ![]() 神人與龍形玉佩【戰國】熊家冢墓地出土,荊州博物館藏 ![]() 陰湘城遺址在馬山鎮陽城村外,上世紀九十年代,經過考古發現其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的城垣遺址,最早有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堆積。它的西、北護城河已和湖水融合,東、南護城河還有些影子。 而現場看到城墻,低矮又斷斷續續,荒草凄迷中似有似無。護城河已是荷塘,旁邊還有“遺址護岸工程”的宣傳牌,也不見有任何動工現象。“泥根玉雪元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荷花算是遺址上最大的看點了。■ ![]() ![]() ![]() ![]() ![]() ![]()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與同好同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