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早起,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再加上去跑步,我想更是寥寥無幾!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關于健康的話題總是備受關注,尤其是對于年過 50 的人群來說,如何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更是至關重要。
除了那些真正熱愛跑步的人,基本上都會選擇早晨躺在被窩里睡覺了吧,畢竟戶外去運動不僅冷還累。
所以早起需要勇氣,早起去跑步更需要毅力!
但最近在網上有一個頗具爭議的觀點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早起晨跑,不如在家睡覺?”
這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且聽醫生為我們細細道來。
很多醫生表示:早起晨跑固然好,但是上了年紀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尤其是年過 50 的人,需要謹記“兩不做”。
不要跑前熬夜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早起晨跑可能是開啟活力一天的絕佳方式,然而,對于年過半百的人而言,情況或許有所不同。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機能逐漸下降,關節的磨損、心肺功能的減弱等等,都使得晨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輕松。
畢竟對于過了50歲之后的人而言,身體的恢復能力已不如年輕時那般強勁,如果頂著本就睡眠不佳的身體還去跑步,還真的不如在家踏踏實實的睡覺。
建議過了50歲之后的跑者,一定要保持跑步前的一晚有7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睡前避免過于興奮的活動,比如看激烈的電視劇,這樣能夠減少傷病的發生。
總之,年長者在追求跑步帶來的健康益處時,一定要警惕跑前熬夜,精心安排好休息。只有這樣,才能讓跑步成為促進健康的助力。
如果跑步安排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早上多睡一會,在8點鐘以后再去晨跑。
不要忽視小傷小痛
過了 50歲的人來說,有一點尤為關鍵,那就是千萬不能忽視跑步過程中出現的小傷小痛。
當 50 歲以上的人在跑步時,如果出現了諸如腳踝的輕微扭傷、膝蓋的隱隱作痛或者肌肉的短暫拉傷等小傷小痛,絕不能掉以輕心。
比如,我們鄰居的李大哥,50 多歲了,有一次跑步后覺得小腿有些酸痛,他沒當回事,繼續堅持跑。結果,酸痛逐漸加重,最后發展成了肌肉炎癥,不得不休息很長時間來恢復。
我們一定時刻要記得不能馬虎對待,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不要逞強去早起跑步。
其實日常訓練中根本不需要做到每天都去早起跑步,適當的可以安排一些力量訓練,增強一下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力量。
比如我們可以從基礎的深蹲開始,雙腳與肩同寬,緩慢下蹲,保持背部挺直,膝蓋不超過腳尖。通過多次重復,增強腿部和臀部的力量。
總之,合理地進行力量訓練,能夠為跑步提供更強大的動力和支撐。
對待早起跑步,我們更應該順其自然,該好好的休息的時候就休息,但是一定發生這兩大行為還去早起跑步,那真不如在家睡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