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最南端點:曾母暗沙是中國領土的最南端,比海南島最南端的錦母角更靠南。 2、不是島嶼:它并非露出水面的島嶼,而是一組水下暗沙,最淺處水深約17.5米,高潮時完全淹沒在海中。 3、暗沙組成:由曾母礁丘、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組成,其中曾母礁丘是主體部分。 4、靠近赤道:距離赤道僅約200多公里,是中國領土中最接近赤道的區域。 5、鄰近國家:北距中國海南島約1900公里,南距馬來西亞沙撈越州海岸僅約80公里。 6、名稱由來:“曾母”一詞可能與古代航海家或漁民的命名有關,“暗沙”則因常年隱于水下而得名。 7、歷史記載:中國古代漁民在《更路簿》中對這片海域有詳細記載,稱其為“沙排”,是傳統漁場的一部分。 8、首次命名:現代名稱由中國政府在20世紀正式確定,1983年被公布為標準名稱。 9、珊瑚礁生態:暗沙基底是珊瑚礁,孕育了豐富的珊瑚種類,如鹿角珊瑚、腦珊瑚等。 10、魚類樂園:周邊海域生活著數百種魚類,包括金槍魚、馬鮫魚、石斑魚等,是重要的熱帶漁場。 11、浮游生物密集:因靠近赤道,水溫高且光照充足,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海洋生物提供充足食物。 12、無臺風影響:因靠近赤道(臺風生成需要一定的地轉偏向力,赤道附近幾乎為零),極少受到臺風直接襲擊。 13、能見度高:海水透明度可達20-30米,水下景觀清晰,適合潛水觀察(需專業設備)。 14、油氣資源:位于南海油氣富集區的中心,周邊海域是南海四大油氣盆地之一的曾母盆地,油氣儲量豐富。 15、漁業資源:是中國漁民傳統作業區域,盛產熱帶經濟魚類,年產量可達數千噸。 16、可燃冰潛力:海底可能蘊藏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資源,中國已在此區域開展相關勘探。 17、航運價值:鄰近國際航海通道,是南海航線的重要節點,馬六甲海峽至南海的船舶常經此附近海域。詳情 18、無常駐人口:因無露出水面的陸地,沒有常住人口,也無軍事駐守,主權由中國海軍定期巡邏維護。 19、巡邏常態化:中國海警和海軍艦艇常年在附近海域進行巡邏,保障主權和漁業秩序。 20、國際關注:因其戰略位置和資源價值,是南海周邊國家關注的區域之一,但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21、地質采樣:科學家通過水下鉆探獲取了暗沙的地質樣本,發現其形成于約1萬年前的全新世。 22、衛星監測:中國通過高分衛星對曾母暗沙海域進行常態化監測,用于生態保護和資源管理。 23、重力異常:該區域存在局部重力異常現象,與地下地質結構密切相關。 24、無晝夜溫差:海水的調節作用使晝夜溫差極小,通常不超過2℃。 25、罕見結冰:自有記錄以來,從未出現過海水結冰現象,是中國唯一全年無冰的海域之一。 26、潛水勝地:對專業潛水者來說,這里是探索水下暗沙和珊瑚礁的獨特地點,但需獲得相關許可。 27、距離之最:從中國最北端的漠河到曾母暗沙,直線距離約5500公里,跨越近50個緯度。 28、未來變化:受海平面上升影響,曾母暗沙的水深可能逐漸增加,對其生態和地形產生長期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