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不少媒體報道稱印度明確拒絕了美國的F-35,并打算放棄俄羅斯的蘇-57,計劃與韓國韓華公司接洽,采購一批KF-21戰斗機用以過渡直到本國AMCA戰斗機服役。 假新聞啊!兄弟們! 印度軍方在近日的一份聲明中特意澄清:關于網絡上流傳印度打算采購韓國KF-21戰斗機的報道不實,我們目前沒有進行此類評估,韓國也沒有向新德里遞交KF-21的競標方案。 另一位印度官員還表示:當前我們沒有與韓國國防當局或韓國韓華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就KF-21采購事宜進行任何溝通,這款戰機也根本不在評估候選名單上,這些所謂采購KF-21戰斗機的消息都是推測性的,與當前的印度空軍采購優先事項是脫節的... 盡管KF-21是尋求具有成本效益的機隊升級比較現實的選擇,但印度指出,現階段空軍不太可能考慮它。 目前新德里的重點仍然是推進本土戰斗機AMCA的研發工作,并會繼續評估正在進行的、更為成熟的114架戰斗機采購計劃。 我就說嘛?之前咱們也是跟風分析了一波,當初就覺得這事有點不太靠譜,印度即使再不明事理也不會降級采購戰斗機的,畢竟人家可是個“大國”啊! 那么再回到原來的話題,印度空軍的第一款五代機會是“誰”? 現在印度基本也沒得選了,要不就是蘇-57,要不就是蘇-75,反正就這兩款,你隨便挑。 對于印度目前正在進行的MRFA招標計劃,在近期印度也作出了解釋; MRFA招標計劃是在今年一月份重新修訂發布的(原計劃是在2018年公布的),旨在為印度空軍采購114架迫切需求的多用途戰斗機。 當年在這份計劃被公布時,曾有八款戰斗機投標,它們分別是波音的“超級大黃蜂”/F-15EX,洛馬的F-21(在F-16V基礎上為印度量身打造的專屬戰斗機)、法國達索“陣風”、歐洲的“臺風”、瑞典薩博的“鷹獅”、米高揚的米格-35以及蘇霍伊的蘇-35。 以上這些戰機都參與過更早之前的MMRCA招標,那一次最后的勝利者是屬于法國“陣風”的。 現在這八款參與競標的戰斗機估計俄羅斯的兩款4++戰斗機是肯定退出了,然后會以蘇-57的身份重新加入進來。其他的戰機在法國“陣風”面前基本勝算都不大,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在七月底的時候印度官方人士已經對MRFA計劃進行了解釋稱,該計劃可能會被劃分為兩個部分,60架戰機會直接用于“陣風”F4的采購,剩余的戰機我們會選擇一款第五代隱身戰斗機。 ![]() 這個解釋果然是非常的清晰明了,而且簡單粗暴... MRFA招標招了七年都沒有一個明確結果,現在好了,政府官員直接一錘定音,他們就是法國的“陣風”和俄羅斯的蘇-57了。 列位別總說印度辦事拖拉,手續繁雜了,這次你看速度有多快,雖有內定的嫌疑,但你就說快不快吧? 最后就是印度寄予厚望的AMCA; 這款戰機其實不說也罷! 因為它現在基本沒有什么進展,在不久前的印度航展上該機曾以全尺寸模型亮相過一次,那時候印媒鋪天蓋地的報道給人的感覺是這款戰斗機似乎馬上就要服役了,但事實上根本就是“虛假”的繁榮。 最近一份關于AMCA戰斗機研發進展的報道是在7月中旬,當時印度宣布與法國賽峰公司正式簽署協議,雙方計劃投資67億歐元聯合打造一款推力達到120千牛的發動機來為AMCA提供動力;預計首臺發動機會在兩年后推出,2028年直接 然后就沒有其他的了,從發動機的量產時間推算,AMCA戰斗機的入役和量產時間只會比發動機更晚。 考慮到“飛行棺材”米格-21和“美洲虎”在今年九月份的時候全部退出現役,本就缺少戰斗機的印度空軍作戰中隊規模會進一步縮小,目測印度接下來的動作就是迅速的采購“陣風”和蘇-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