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腎臟科醫生,當我面對一個雙腎布滿囊腫的 B 超報告時,我的腦海里,會立刻浮現出“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這個診斷。在過去,這幾乎就是故事的全部了。我們會告訴患者,這是一個遺傳病,我們需要密切監測你的血壓和腎功能。 但這篇發表在《Kidney News》上、解讀最新 KDIGO 指南的文章,以一種極其清晰和全面的方式,告訴我們:發現腎臟的囊腫,可能只是故事剛開始。 這篇文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遺傳咨詢師,為我們系統性地梳理了“基因檢測”這件武器,在 ADPKD 診療棋局中的、日益重要的戰略地位。 ![]() 何時需要基因檢測?我們必須承認,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于有明確家族史的患者,一張簡單的 B 超,其診斷的準確性已經足夠高。但指南同樣為我們指出了那些 B 超結果“模棱兩可”或“信息不足”的關鍵時刻,這時,我們要依賴基因檢測,為我們提供一錘定音的證據:
當我們做基因檢查時,我們在尋找什么?這篇文章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復雜的 ADPKD 遺傳圖譜。
這張復雜的“嫌疑人”名單,意味著我們的基因檢測,不能再滿足于只檢測 PKD1 和 PKD2。一個全面的“腎囊腫疾病基因包”,應該包含所有這些潛在的“罪犯”。 終極目標:精準治療那么,我們費盡心力去進行精準的基因分型,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精準治療。 PROPKD 風險評分,已經將基因分型,作為其預測患者預后的核心變量之一。而更激動人心的,是那些正在開發中的、針對特定基因通路的靶向療法,比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針對 miR-17 的 Farabursen。 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面對一個新診斷的 ADPKD 患者時,我們開出的“處方”,將不再僅僅是一張降壓藥的藥方,而很有可能是一份基于其獨特基因分型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源于我們今天對基因檢測的正確理解和應用。 |
|
來自: limingxin1969 > 《多囊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