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日記——再續資治通鑒 歷史筆記,讀歷史,學百科 ![]() 前言 《資治通鑒》,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遂賜名《資治通鑒》。 全書分為294卷,約三百多萬字,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截止到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按照時間順序,記載了16朝1361年的歷史。 《資治通鑒》引用的史料非常豐富,除了各個朝代的正史之外,還有各種雜史、私人筆記等,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 但《資治通鑒》只寫到五代后周顯德六年,之后的歷史并沒有再寫,從北宋、遼、金、南宋、元朝、明朝到清朝的歷史,后面也出現了很多編年體的史書,如《續資治通鑒長編》、《續資治通鑒》、《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等等。 因為愛好歷史的緣故,我自己也想寫一部編年體現代白話版史書,時間跨度從北宋建立到清朝滅亡(公元960年至公元1911年),以時間順序記載北宋、遼、南宋、金、元、明、清的歷史。 這部編年體史書,我會以簡單易讀的白話文的方式來編寫,讓所有喜歡歷史的愛好者都能非常輕松愉快地進行閱讀,非常輕松地了解,從北宋到清朝,每一個年份,每一個月份,每一天,在中華大地的每個不同國家,到底發生過什么事?到底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這部史書主要以記載和帝王將相有關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內容為主,但也會兼顧記載民俗物產、風土人情、天文地理、宗教信仰以及和平民百姓相關的有趣的民間故事。 除了記載正統王朝的歷史之外,對于新疆、西藏、東北、云南的其他少數民族的歷史,我也會一并記載,因為它們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十、公元969年 北宋太祖(趙匡胤)開寶二年 遼穆宗(耶律璟)應歷十九年、遼景宗(耶律賢)保寧元年 北漢英武帝(劉繼元)天會十三年 南漢后主(劉倀)大寶十二年 大理(段素順)明政元年 正月己卯初一,以出兵攻打北漢,不上朝。 正月己卯初一,遼穆宗在宮中宴會,不接受祝賀。 正月甲申,在近郊打獵,賞賜隨從官員名馬、器幣等。 正月己丑,到飛龍院,賞賜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等十二人名馬,命大家自己選擇。之前符彥卿及天平節度使石守信、歸德節度使高懷德、鎮寧節度使張令鐸、忠正節度使王審琦、靈武節度使馮繼業都因為南郊祭祀來朝,留在京師,還沒有回到藩鎮。 正月己丑,立春,遼穆宗飲酒過度醉酒,,命殿前都點檢耶律夷臘葛代替進行擊土牛的禮儀。 正月甲午,遼穆宗和大臣們進行紙牌賭博游戲。 正月戊戌,遼穆宗在醉酒狀態下,突然擢升左右部分官員的官職。 正月戊戌,以龍捷軍使石萬德右千牛衛將軍,在任上退休。 石萬徳,殿前指揮使都虞候石漢卿的父親。石漢卿受到寵信,所以石萬徳一起授予官爵。 正月己亥,以吳越國王錢俶世子錢惟濬為鎮海、鎮東節度使。錢惟濬奉錢俶之命來助南郊祭祀,將要返回,特地下詔封賞。太祖對待錢惟濬十分優厚,曾經在一次錢惟濬參加的宴會中,命黃門奏簫韶樂,讓錢惟濬和諸位王爺同席而做,賞賜白玉帶、綴珠衣、水晶鞍勒御馬,賞賜物品價值數萬。辭別當日,又賞賜襲衣、玉帶、金鞍勒馬。 正月壬寅,派遣殿中侍御史李瑩等十八人分別到各州縣,征調各路軍隊趕赴北漢。 正月乙巳,遼穆宗下詔太尉化哥:“我醉酒時處理事情可能會有問題,不要盲目聽從,等酒醒后,再重新上奏。”從立春到月底,一直沒有處理政事。 正月丙午,又派遣使者四十九人征發各道軍隊,屯駐于潞、晉、磁等州。 南唐樞密使、左仆射、平章事湯悅被貶為鎮海節度使,湯悅不喜歡去外地當節度使,上書請求,南唐后主改為太子太傅、監修國史,但仍然為鎮海軍節度使。 正月,加吳越國王錢俶食邑三千戶、實封六百戶。 客省使盧懷忠出使江南回來,半路上生病,坐轎子回到京城。太祖派遣太醫為他治病,讓太醫用艾灸的方法進行診治,下旨說:“我曾經試過艾灸,非常有用,你要安心治療。”盧懷忠病逝后,太祖很悲傷。 二月己酉,派遣宮中使者為盧懷忠護喪。 二月庚戌,符彥卿辭別太祖回歸本鎮。 二月甲寅,北漢劉繼元繼位,派遣使者向遼國請求冊封。 二月乙卯,命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勛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侍衛步軍指揮使黨進為副部署,宣徽南院使曹彬為都監,棣州防御使何繼筠為石嶺關部署,建雄軍節度使趙贊為汾州路部署,出兵討伐北漢。 在長春殿大敗宴席,命彰德軍節度使韓仲赟為北面都部署,彰義軍節度使郭延義為副部署,防備遼國的進攻。 二月戊午,太祖下詔親征北漢。 二月己未,以開封尹趙光義為上都留守,樞密副使沈義倫為大內部署、判留司三司事。 命昭義節度使李繼勛、建雄節度使趙贊,先出兵攻打太原。 二月辛酉,遼穆宗派遣韓知范前往太原冊封劉繼元為帝。 二月癸亥,彰國節度使、侍衛馬軍都虞候張廷翰病重,太祖車駕前往探病,張廷翰去世,太祖很悲傷,追贈侍中。 二月癸亥,遼穆宗殺死引導官,分尸拋尸。 二月甲子,北漢派遣使者到遼國。 二月甲子,太祖車駕從京城出發。 二月丙寅,太祖來到滑州。 二月丁卯,太祖來到王橋頓。 彰德節度使韓重贇來見,太祖對他說:“遼國知道我親征北漢,必然會率眾來救援,他們肯定認為鎮、定一帶沒有防備會由此路攻入境內。你可領兵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打敗他們。”于是以韓重贇為北面都部署、義武節度使洛陽祁廷義為副部署。 代理科考的趙逢上奏安德等合格進士七人。 二月己巳,太祖到達相州。 之前,遼穆宗被女巫肖袞所迷惑,相信人的膽能是長生不老藥,胡亂殺人取膽。后來遼穆宗感覺肖袞可能在欺騙,便用鳴箭射殺肖袞,從此遼穆宗變得嗜酒好殺。 五坊掌管野獸的人和近侍、給事諸人總是因為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原因遷怒遼穆宗,受到炮烙、鐵梳等酷刑而死,有時候直接被刀刺、斷手足、腰斬、破口劃牙齒,大多拋尸野外,而且命人將拋尸之地封死,死者數百人,京城里還設百尺深地牢來關押犯人。晚年,遼穆宗變得更加殘暴恐怖。 二月己巳,遼穆宗到懷州,打獵捕獲一頭狗熊,侍中蕭思溫與伊勒希巴牙哩斯等進酒祝賀,遼穆宗高興開懷暢飲,大醉,回到行宮休息。當年夜晚,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造反,殺死遼穆宗。 遼穆宗年三十九歲,廟號穆宗。后葬于懷陵。遼興宗重熙二十一年,謚號為孝安敬正皇帝。 二月庚午,蕭思溫和南院樞密使高勛、飛龍使女里等人擁立遼世宗第二子耶律賢為帝,耶律賢和眾人率披甲騎兵數千人趕赴行營,在遼穆宗尸體前放聲痛哭,群臣紛紛勸進,于是在遼穆宗的靈柩前登基稱帝,百官上尊號曰天贊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保寧。殿前都點檢耶律伊賴哈、右皮室詳袞蕭烏哩濟因為護衛不利,被斬首,以女里為行宮都部署,加政事令。 耶律賢為遼景宗。 二月庚午,太祖到達磁州。 二月乙亥,太祖到達潞州,因大雨駐扎休息。 當時各州的糧食軍餉,都集中在城中,導致交通堵塞,車馬難行。太祖認為是非法滯留,想問罪于轉運使。宰相趙普說:“朝廷各路大軍剛來,就問罪于轉運使,敵人知道了,會以為我們糧草軍餉不足,會使我們的威信喪失,當前只需選派擅長處理雜難事務的官員治理此州即可。” 二月丙子,命戶部員外郎、知制誥王祜代理潞州知州,王祜立即命令運輸車馬全部出發,很快道路無阻。 以樞密直學士趙逢為隨駕轉運使,鑄造官印給他。 北漢侍衛都虞候劉繼業、馮進珂屯兵于團口谷,派遣牙隊指揮使陳廷山帶數百騎兵巡邏,碰到李繼勛的前軍部隊,陳廷山立即率部投降。 劉繼業和馮進珂知道寡不敵眾,便領兵撤回太原。北漢皇帝劉繼元大怒,罷免他們的兵權。李繼勛等人于是包圍太原。 此時遼國使者韓知范來太原冊封劉繼元為皇帝,劉繼元深夜打開北門放韓知范進城。 第二天,劉繼元大擺筵席,遼國使者和群臣全部參與,宰相郭無為卻在中庭大哭,還拔刀要自殺,被左右人勸住,劉繼元走下臺階拉著郭無為的手讓他座下。郭無為說:“為何以孤城抗拒百萬軍隊?”郭無為想以此動搖北漢的軍心。 ![]() 三月戊寅初一,宴請跟隨出征的大臣們。 三月庚辰,以刑部員外郎滕白為河東諸州轉運事。 三月壬午,以潁州團練使曹翰為河東行營都壕寨使,王令嵒為副使。 三月乙酉,命近臣分別在潞州城的寺廟中乞求天晴。 三月丙戌,遼景宗到上京,因為擁立的功勞,封蕭思溫為北院樞密使。太平王罨撒葛逃入沙陀部落。 三月己丑,遼國夷離畢粘木袞因為依附于罨撒葛被誅殺。 三月辛卯,祕書丞、河東轉運事劉儀因尉運輸軍餉糧草延期,免除目前的官職。 之前有下詔沿邊地區通過官方采購籌集軍需物資,然而,太祖又擔憂此政策可能會擾民,派遣宮中使者李神祐前去制止。當時下詔已經五天,李神祐一天往返完成任務。 太祖在潞州駐扎了十八天,擒獲一位北漢的間諜,問他太原城的情況,間諜說:“城是百姓深受劉氏的毒害,日夜盼望朝廷到來,只恨來得太晚。”太祖大笑,給間諜宋衣服,然后釋放。 三月壬辰,太祖從潞州出發 三月癸巳,太平王罨撒葛回到遼國朝廷。 三月甲午,遼景宗以北院樞密使蕭思溫兼北府宰相。 三月乙未,太祖到達南關。李繼勛來報,在太原城下擊敗北漢軍隊,斬首千余人,擒獲戰馬六陳匹。 三月戊戌,太祖到達太原城下。 三月己亥,遼景宗封南院樞密使高勛尉秦王。 三月庚子,太祖在城南觀戰,命將士修筑連通長城,封鎖太原城。 三月辛丑,太祖到汾河,搭設新橋。以兵部員外郎、知制誥盧多遜為太原知府。 三月癸卯,派遣使者征調太原下屬諸縣百姓數萬人到城下。 北漢憲州判官史昭文以憲州來投降,命史昭文為憲州刺史,賞賜襲衣、玉帶、鞍勒馬。 三月乙巳,太祖到城東南角,下令修筑長堤攔住汾河水。 之前,有人建議再增加兵力攻城,左神武統軍陳承昭說:“陛下有數千萬兵力在身邊,為何不用?”太祖沒有醒悟,陳承昭用馬鞭指著汾河水,太祖大笑,因此安排陳承昭負責這個工程。 三月丙午,開掘晉詞附近的汾河水灌太原城。 三月丁未,命李繼勛軍在城南、趙贊軍在城西,曹彬軍在城北,黨進軍在城東,搭設四座軍寨圍困太原城。 北漢軍乘著夜黑突圍,進攻城西軍寨,趙贊率部奮力阻擊,戰況十分激烈,趙暫退步中流矢,北漢軍依然沒有被擊退。當時黨進派遣東寨都監李謙溥在西山伐木給軍中使用,李謙溥聽到戰場的聲音后,便率部增援趙贊,才把北漢軍打退。 太祖趕到戰場,責怪救援的軍隊不是精銳甲士,問了才知道是李謙溥的伐木部隊,十分高興。 北漢大將劉繼業又率數百騎兵攻打東寨,被黨進擊退,黨進挺身帶著數十人追擊劉繼業,劉繼業躲藏在壕溝中,等到北漢軍出城救援,才抓著繩子爬上城頭得以活命。 三月,南唐后主命游簡言兼門下侍郎、平章事。 南唐右仆射、判省事游簡言親自處理文件,督促檢查拖延事務,下屬官吏都畏懼他。但缺乏大局觀,不被士大夫們看重。有人托他辦事,他故意不肯辦,也不考慮事情是非對錯。數次以疾病要求辭官,但后主不同意。 四月戊申初一,到城東觀看修筑大堤。 四月戊申初一,遼景宗進封太平王罨撒葛為齊王,改封趙王喜隱為宋王,封隆先為平王,稍為吳王,道隱為蜀王,必攝為越王,敵烈為冀王,宛為衛王。 遼景宗從遼穆宗的暴政中吸取教訓,實施寬政。趙王喜隱,長年被關在牢獄中,聽說遼景宗繼位大赦天下后,自己去掉枷鎖,回歸朝廷,遼景宗十分惱怒,說:“你是罪人,怎么能隨便離開囚禁的地方?”把看守他的守衛殺死,又把他抓起來。但不久又釋放了喜隱,還把皇后的妹妹嫁給了喜隱。 之前,遼景宗的弟弟耶律只沒聰慧敏達,通曉契丹、漢字,能吟詩作此,遼穆宗晚年,耶律只沒和宮女私通,遼穆宗得知后大怒,棒打數百,刺瞎一只眼睛,還實施宮刑,下獄,準備處斬。遼景宗繼位后,立即釋放只沒,把哪位宮女賞賜給只沒,封他為寧王。 四月辛亥,派遣海州刺史孫萬進領數千人圍攻汾州,以判四方館事翟守素為監軍。 四月壬子,再到城東,賞賜群臣和將士們當季服裝,宴請跟隨大臣們。 之前,棣州防御使何繼筠為石嶺關部署,駐扎陽曲,太祖聽說遼國分兵來救援北漢,有一路會從石嶺關進入,便通過驛戰召何繼筠到行在,授予他作戰方略,并給何繼筠數千騎兵,去阻擋遼軍。又對何繼筠說:“第二天中午,希望能看到你的捷報到來。” 當時是盛夏,太祖命官員將麻漿粉賞賜給何繼筠,何繼筠喝完立即離去。 何繼筠率兵在陽曲和遼軍大戰,大敗遼軍,擒獲武州刺史王彥符、斬首千余級,俘虜獲牲畜百余頭、七百余匹馬,鎧甲無數。 四月己未,何繼筠派遣兒子何承睿來送捷報,何承睿還沒到,太祖登臺北望,發現一騎前來,一問,果然是何承睿。 北漢一直依附遼國,所以太原城久攻不下,太祖拿繳獲的遼軍鎧甲、斬殺的遼軍首級拿到太原城下示眾,太原城軍民士氣大跌。 四月壬戌,到汾河觀看建造戰船。 四月戊辰,到城西,賞賜跟隨大臣飲酒。 四月乙亥,鎮國節度使羅彥绬病逝,太祖因為在外行軍作戰,沒能停止上朝,也給與賞賜。 四月丙子,又到城西。 北漢麟州刺史結羅齊、兵馬都監嘉且舍鄂舉城投降。 五月戊寅,命結齊羅為汾州團練使,嘉且舍鄂為石州刺史。 遼國軍隊果然從定州來救援北漢,韓重赟列陣于嘉山等待遼軍,遼軍看見宋軍旗幟,大為驚駭,想撤退,韓重赟立即發動攻擊,大破遼軍,俘獲戰馬數百匹。 五月戊寅,遼景宗立蕭氏為皇后,蕭皇后,北府宰相蕭思溫的女兒,少年時期便十分聰慧。蕭思溫曾經觀察幾個女兒打掃衛生,微笑蕭后打掃的特別干凈,高興的說:“這個女兒必定大富大貴。”蕭氏當上皇后,還能參與決策朝政,遼景宗更加敬重他。 五月癸未,韓重赟派遣使者向太祖送捷報。太祖大喜,手下詔書嘉獎。 五月甲申,到城北,引導汾河水到新修筑的長堤內,然后用水灌太原城。 五月戊子,到城東南,命水軍乘坐小船用強弩攻城,內外馬步軍都軍頭、橫州團練使王廷乂親自擂鼓作戰,脫下盔甲,一馬當先登城,但被流矢擊中頭部而昏迷。 五月庚寅,王廷乂重傷而亡。 五月辛卯,殿前指揮使都虞候、袁州刺史石漢卿也身中流矢,溺死于河中。 五月癸巳,追贈王廷乂建武節度使,石漢卿袁州防御使。石漢卿父親石萬徳被重新啟用為伴食都指揮使、端州刺史。石漢卿為人狡詐,善于迎合皇帝意思,喜歡干預軍事,仗著皇帝寵信橫行霸道,朝廷內外沒人敢得罪他,得知他死后,很多人拍手稱好。之后太祖也知道了石漢卿的很多不法之事,便令石萬徳退休。 以前蜀中刺史聶章為沁州兵馬部署,以宮苑使梁為監軍。 五月丁酉,到城西,命諸軍猛攻西門。 派遣偏師攻打嵐州,北漢嵐州刺史趙文度處境危難,請求投降。 五月戊戌,趙文度見太祖,賞賜襲衣、玉帶、金鞍、勒馬、器幣等。趙文度原名趙弘,為宣祖諱,改名。趙文度母親在太原,有人認為他的罪過是不能為母親死節。 五月己亥,以以右千牛衛將軍周承為嵐州團練使。 五月庚子,宴請趙文度于行宮。后來從太才返回后,授予趙文度重國軍節度使。 五月辛丑,以潘州團練使周廣為攻城樓櫓戰棹都部署。 五月壬寅,后漢派遣使者李匡弼、李元素到遼國祝賀天清節。 五月癸卯,以代理府州知州折御勛為永安軍留后。當時折御勛與建寧留后楊重勛都沒有接到詔書,但主動到行宮來求見,太祖很感激他們的舉動,加以豐厚賞賜,讓他們回去。 五月,太祖以酷暑炎熱,深感在押囚犯的痛苦。下詔西京各州,命地方長官監督地方官員五日檢查一次監獄、打掃衛生、清洗枷鎖刑具,提供飲食和醫藥,以及及時處理輕罪案件,不得延誤。以后每年夏季,都要重申這件事,以此告誡官吏。 五月,太原被團團圍困,郭無為一直謀劃要逃出太原,因此請求帶兵出城夜襲宋軍,劉繼元相信了郭無為,精選數千騎兵,命郭無為任主將,劉繼業、郭守斌為副將,劉繼元親自到延夏門送他們出城,同時暗中觀察他們的舉動。 當天夜晚,開始天氣晴朗,但很快風雨交加、天昏地暗,郭無為行軍至北橋附近,停止前進召集眾將集合,但劉繼業因為戰馬腿部受傷,無法作戰,只能率兵退入城中,郭守斌又半途迷路,無法聯絡,郭無為不能獨自前進,只能和手下數十人返回。 五月,遼景宗射柳樹祈雨。有司請以皇帝生日為天清節,遼景宗同意。 ![]() 閏五月戊申,汾河水從延夏門甕城流入,穿透兩重外城墻流入城中,城中軍民十分恐慌。太祖到大堤上觀看到此情況。 這時,太原的城墻出現一個大的缺口,河水從缺口流入城中,缺口越來越寬闊,北漢守軍紛紛用各種障礙去堵塞缺口,而宋軍則對準缺口射箭,不讓北漢守軍堵塞缺口。 這時,有一大堆草料從城中飄出,正好把缺口堵住,宋軍弓箭不能射透草料,北漢守軍于是立即將這個缺口堵塞。 郭無為又勸說劉繼元出城投降,但劉繼元不聽。宦官衛徳貴,極力向劉繼元訴說郭無為謀反行為已經昭然若揭,不可赦免,劉繼元因此將郭無為殺死,城中軍民才人心穩定。 北漢軍隊從西邊的通長連城悄悄出城,想焚燒宋軍的工程器械,但被宋軍擊退,斬首萬余人。 半夜,城外突然傳來喊聲,稱北漢皇帝已經投降。太祖命護衛穿上盔甲,打開寨門,但八作使趙璲說:“接受投降如同面對敵人,怎么可能半夜輕易投降?”太祖派人去核實,果然是北漢間諜在搗亂。 閏五月己酉,到城南,命水軍乘坐小船去焚燒城門。 右仆射魏仁浦病逝。之前,在侍春宴會上,魏仁清向太祖祝壽,太祖私下問他:“我想親征太原,如何?”魏仁浦答道:“欲速則不達,請陛下三思。”太祖根高興他的答復,宴會結束,賞賜他美酒十石,羊百頭。 出征北漢,魏仁浦一同跟隨,中途生病,死于梁侯驛,追贈侍中,謚號宣懿。 太原城久攻不下,東西班都指揮使李懷忠率眾猛攻,作戰失利,中流矢,差點戰死。殿前指揮使都虞候趙廷翰率眾將士向太祖請命,愿意當先鋒猛攻城墻,即使戰死也在所不惜,但太祖不同意,他說:“你們這些將士都是我所訓練出來的,都可以以一當百,所以是我的左膀右臂,大家同生共死,我寧可得不到太原,也不忍心你們冒刀槍劍戟,置于必死之地。”眾將士都感動涕零,再拜倒山呼萬歲。 當時大軍都露營于野外草地中,夏天多雨,很多將士感染腹部疾病,而遼國北院大王耶律屋質率領精銳騎兵夜間出發,倍道兼行,已經來到太原西邊,鳴鼓舉火,和北漢遙相呼應,北漢得以外援。 閏五月壬子,太常博士李光贊上書道:“陛下戰無不勝,謀無不克,四方小邦,僭越稱帝,當年與中原為鄰,現在都是陛下的臣子。小小的北漢,根本不需要陛下親自出征討伐,得到它也不多,失去它也不少。國家崇尚清靜無為,天道物極必反。聽說這長戰爭,已經耗盡府庫的錢財、耗盡百姓的民力、大家踴躍參戰,其實各有所圖。左傳說:鄰居強大,那么君主就薄弱。不如陛下回歸京城,派兵駐扎上黨,讓他們夏天收割小麥、冬天收割稻谷,既減輕了勞役和賦稅,也是平定北漢的長久策略,請陛下決斷。何況現在天氣炎熱,下雨連綿,一旦河流泛濫,道路難行,運輸困難,會勞民傷財。” 太祖看如果,很高興,又問宰相趙普的意見,趙普也同意,因此命趙普將李光贊招來親自安撫。 閏五月癸丑,移駕到城東罕山之南,開始商議班師回朝。 閏五月己未,將太原的一萬余戶百姓遷移到山東、河南,并給與糧食。 閏五月庚申,命使者十七人,用禁軍護送,到鎮、潞等州,實施薛化光的計策。薛化光說:“凡是伐木、要先剪掉樹枝葉子,再砍伐樹根。如今北漢外有遼國援助,內有百姓繳納賦稅,恐怕短時間內不能攻滅,應當在太原北石嶺山及河北界西山東靜陽村、樂平鎮、黃澤關、百井社等地各自修建城寨,阻斷遼國援兵,將北漢的百姓遷移于西京、襄鄧唐汝等州,給他們閑田耕種,斷絕他們對北漢的納稅。如此數年時間,就可平定。” 太祖十分欣賞并采納他的建議。 閏五月壬戌,太祖車駕從太原出發。 宋軍有數百人被北漢軍包圍,太祖命驍雄副指揮使孔守正領兵救援,孔守正奮力營救,全部救出。 北漢劉繼元得到了宋軍撤退時丟棄的大量軍需物資,糧食三十萬石、茶、絹各數萬,北漢戰敗物資耗盡,依靠這些物資艱難度日。 閏五月戊辰,到鎮州。真定有位名叫蘇澄的道士,善于養生,居住在隆興觀。后唐、后晉時期數次被皇帝召見,但都推辭生病不去,契丹耶律德光入主中原時,對有名有僧道都進行加官進爵,但唯獨蘇澄不接受。 太祖召見蘇澄說:“我修筑建隆觀,一直希望有道之士來居住,道長有這個想法嗎?”蘇澄說道:“京城浩大而嘈雜繁榮,并不是安居的地方。”太祖也沒有勉強他。 閏五月壬申,道蘇澄的住處,太祖說:“師父年過八十,但容貌還很年輕,能把養生之術教我嗎?”蘇澄說:“我養生,不過是冥想和練氣功,但帝王養生則不同。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正,無為無欲,凝神太和。當年黃帝、唐堯享國長壽,都用此方法、“太祖聽完很高興,重賞蘇澄。 樞密使李崇矩生病,太祖派遣太醫診治,命李崇矩乘坐涼車先回去,李崇矩叩頭說道:“涼車是皇帝所專用,讓我座是要我早死死嗎?”堅決不肯做,太祖也就同意了。 閏五月,南唐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游簡言病逝。 六月己卯,從鎮州出發。 以儀鑾使、知易州賀惟忠為易州刺史,兼易、定、祁等州巡檢使。賀惟忠守衛邊疆數次有功,因此升遷他的品級而不改變他的工作職責。 六月庚辰,下詔車駕所過之處,百姓不用交今年的秋租。 六月壬午,到邢州。 六月癸未,以右補闕王明為荊湖轉運使,將要對嶺南用兵。 六月丙戌,到相州。 漳河泛濫,毀壞浮橋,命將士立即修復,浮橋修復,太祖步行通過,但浮橋又損壞,下詔諸軍只能各自分散渡河。 六月己丑,到滑州。 六月辛卯,南唐后主派弟弟李從謙來進貢,太祖在胙城縣接見李從謙,南唐水部員外郎查元方起草李從謙的奏章文書,太祖命知制誥盧多遜負責宴請李從謙于公館。盧多遜在和查元方下棋時說:“江南情況如何?”查元方整理衣襟答道:“江南臣服中原已經十幾年,極盡君臣之禮,不知道其他事。”盧多遜羞愧向查元方道歉:“誰說江南沒有人才。查元方,查文徽之子。 六月癸巳,從太原返回京城,赦免部分京城的囚犯。 六月,宋軍撤退后,北漢皇帝劉繼元斬殺樞密副使段煦及馬軍都虞候馮超于城墻缺口處,罪名是沒有去搶救堵塞缺口。 劉繼元掘開太原城中的水,將水引導入臺駘澤中,大水退去后,太原城的城墻有多處突然倒塌。遼國使者韓知范還在太原,看到后感嘆道:”宋軍用水攻城,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他們先浸泡城墻而后把水放掉,則北漢早就滅亡了。” 遼國的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援兵駐扎在太原城下,劉繼業對劉繼元說:“契丹貪財不講信用,早晚必然要滅了我國。如今他們的援兵驕橫而沒有防備,我愿意率兵偷襲,擒獲數萬戰馬,然后以河東之地歸順中原,使得河東百姓免于涂炭,陛下也可保長享富貴,不亦說乎?”但劉繼元不同意。 數日后,耶律斜軫北歸,劉繼元贈送十分豐厚的禮物。 之后,劉繼元又贈送錢幣于北院大王耶律屋質,耶律屋質告訴遼景宗,遼景宗命他接受。 六月,建昌府邛部川蠻都鬼主阿伏和山后兩林蠻王子勿兒派遣使者來到黎州,希望在十月份向朝廷進貢,成都府向朝廷上奏了此事,下詔同意。 七月丁巳,到封禪寺。下詔鎮、深、趙、邢、洺五州管內鎮、砦、縣全部修筑城墻。 七月甲子,大擺筵席,賞賜宰相、樞密使、翰林學士、節度、觀察使襲衣金帶。 七月丙寅,以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為鳳翔節度使。符彥卿在大名府坐鎮十余年,很多事情委任于牙將劉思遇處理。劉思遇貪財而狡猾,軍府幾乎沒有治理,所以要選擇其他官員取代。 七月戊辰,下詔:從今開始祭祀天地用太牢,如果要用牛的,用豬羊代替。 西南蠻族部落順化王子武才等進獻地方特產。 七月癸酉,到新水硙。汴河在下邑決口。 七月乙亥,天空看見壽星。 八月己卯,下詔:開封、河南府,從今日起,奴婢如果非正常死亡,要碎石檢查尸體查明死因,正常病死的不用檢查,讓家屬快速收斂尸體,官吏們為此騷擾百姓的要問罪。又聽說兩京無論士家還是百姓,在婚嫁喪事時,官府的官員們經常帶著伶人登門攔道,要求財務,從今開始禁止有違反者重罪。 靈武節度使馮繼業殺死兄長,取代父親為藩鎮節度使,但為人驕傲自滿、恣意妄為,當地部落不服他,自己又不撫恤士卒,部下大多懷有貳心,馮繼業擔心內部會叛亂生變,因此請求全家內遷。 八月庚辰,以馮繼業為靜難軍節度使。 以棣州防御使何繼筠為建武節度使,兼任棣州事務。 八月丁亥,下詔,西川、峽江各州,發現有有父母健在,但擅自遷移外地轉移財產者,判處死罪。 八月己亥,戶部員外郎、知制誥王祐代理大名府知府,辭別時,太祖對他說:“大名府,你的故鄉,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衣錦還鄉。” 八月庚子,西京留守向拱,專門喜好飲酒做,作樂,不處理政事,導致強盜居然在白天鬧事里殺人,太祖聞聽后大怒,將他貶為安遠節度使。 八月,宋朝派遣使者到吳越國,賞賜吳越國王錢俶生日禮物并御衣紅袍一件、金鎖甲一幅,戰馬白匹,吳越國也進貢秘色瓷器。 九月乙巳初一,到武成王廟。 九月丁未,以左武衛上將軍焦繼勛為河南府知府,告諭焦繼勛:“西京洛陽長年得不到治理,你不能再像向拱那樣!”焦繼勛到了洛陽視察詞匯表月,將洛陽的問題全部肅清。 九月庚戌,命盜竊致人死亡者要上奏裁決。 朝廷選擇可以取代馮繼業的人,當時考功郎中段思恭任泗州知州,太祖以段思恭在眉州有功勞,召他入朝面談,命他到靈州任職。 先下詔:“馮繼業說靈州不是由蕃人任主帥,當地蕃人部落不服管理,不是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名將,都要被驅逐。意思是我們宋人不行,你能治理靈州嗎?”段思恭道:“我會奉詔行事。”太祖很感動,又說道:“唐朝李靖、郭子儀都是儒生,但都立過大功,難道我朝就沒有人才嗎?”于是重賞段思嚴恭。但考慮到靈州和很多蕃部羌戎部相鄰,太祖又贈送很多金帛。段思嚴恭到了靈州后,認真做事,糾正奉繼業的過失,悉心安撫軍民和當地部落,深入民間、調查弊病,多次向朝廷提出建議,很得靈州軍民之人心。 九月庚申,以合州濃洄鎮為廣安軍。 遼國涿州刺史許周瓊來投降,以為右羽林將軍,仍然擔任涿州刺史。 九月壬戌,到玉津園參加宴射活動。 九月辛未,以龍捷左廂第六軍指揮使潘光裕為內外馬步軍副都頭、振州團練使,獎賞潘光裕在石嶺關抵抗遼軍的功勞。 十月甲申,前司徒竇貞固病逝,竇貞固因為前朝三公可以繼續參加朝會,便拜訪范質請求擔任東宮三少職位。但范質并沒有幫她上奏,所以他回到洛陽、在山水間游玩,和一幫平民攜帶妓女放縱喝酒作樂。 十月丁亥,下詔,西川、山南、荊湖等道,從今開始,派遣舉人往來,都發放券。 十月戊子,到近郊打獵。 散指揮都知杜延進與其黨羽十九人陰謀作亂,事情敗露,太祖深夜開啟玄武門,命內侍密詔殿前都虞候楊義進行搜捕,到天明將亂黨全部抓獲。太祖親自升殿審問。 十月庚寅,將杜延進等人全部斬首示眾,滅九族。 楊義的辦公場所臨近玄武門,有一次太祖在水池觀看水軍演習,戰鼓聲響徹內外,楊義聞聽,不知道發生什么事,便跑到苑門查看,還穿著禁軍的官服。太祖看見后,命楊義就座,對他說:“我在訓練水軍,因此讓他們擊鼓。”楊義走后,太祖堆近侍說:“這個才是忠臣。” 十月辛卯,下詔歸、峽兩州直屬京城管理。 相、深、趙三州民夫有三百三十四人戰死于太原城下,下詔免除家中三年的租稅。 十月戊戌,到新水磑,到飛龍院,賞賜跟隨大臣每人一匹馬。又到封禪寺。 易州來報,遼國右千牛衛將軍王甲以豐州來投降,命其子王承美為豐州衙內指揮使。 十月己亥,太祖在后苑宴請藩鎮大臣們,喝到盡興之時,從容對大家說:“你們都是國家的元老功臣,長年駐守重要的軍鎮,公務十分繁忙,這不是皇帝優待大臣的本意。” 前鳳翔節度使、兼中書令王彥超立即上前道:“臣本來沒有什么大的功勞,長時間得到恩寵,如今已經年老腐朽,請求回家歸隱田園養老。這是臣的心愿。” 前安遠節度使兼中書令榆次武行德、前護國節度使郭從義、前定國節度使白重贊、前保大節度使楊廷璋,都開始講述自己參加戰爭的功勞及艱辛,但太祖說:“這些都是前朝的事情了,不用去討論。” 十月庚子,以武行德為太子太傅,郭從義為左金吾衛上將軍,王彥超為右金吾衛上將軍,白重贊為左千牛衛上將軍,楊廷璋為右千牛衛上將軍。 太子太傅王溥升太子太師,入朝拜謝,太祖說:“王溥為相十年,三次升遷一品,福份官祿都達到鼎盛,前所未有。” 之前,丁徳裕、王班、張璵一同帶兵駐守西川,丁徳裕非常的專橫恣意,兵馬都監張延通和張璵是好友,所以對丁徳裕也十分不滿。 太祖親征北漢時,有使者從太原來,稱太祖頂著些炎熱酷暑,還親自冒著飛矢炮石指揮作戰。張延徳對丁徳裕說:“太祖如此辛苦暴露在野外,我們卻每天享受美酒佳肴、自己享樂。”張延通的話語是自己有不安的意思,但丁徳裕卻沒有回答。 張璵先回朝,太祖給與豐厚賞賜,等張延通、丁徳裕等人回朝后,太祖又召張延通問候,但對丁徳裕卻有些冷談,丁徳裕便懷疑張延通等人在太祖面前讒言于他,非常疑慮和恐懼,于是便上奏稱張延通、張璵等人在公共場合的言論有不當之處,還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太祖大怒,將張延通、張璵、王班等人全部逮捕讓御史太審問,張延通為了能見到太祖明辨是否,便都承認了罪行。 十月癸卯,太祖升殿親自審問張延通,張延通推翻供詞,極力抗辯,被斬首示眾,張璵、王班及內品王仁吉處以杖刑,張璵全家流放沙門島,沒收財產,王班發配許州,王仁吉發配到西榷務。 契丹舍利、于魯等十六族歸附,以其大首領羅美四人為懷德將軍,八人為懷化郎將;次首領諾爾沁旺布十五人為歸德司戈。 ![]() 十一月甲辰初一,遼景宗行柴冊禮,在木葉山祭祀,駐扎在鶴谷。 注:柴冊禮,最初為契丹部落聯盟選舉可汗的禮儀,是遼國的一個重要禮儀。 十一月乙巳,遼景宗封北院樞密使蕭恩溫為魏王、北院大王耶律屋質加于越。 注:于越,遼國的官職,位在百官之上。 十一月丙午,到鎮寧軍節度使張令鐸府邸探望病情。 十一月戊申,冬至日,到乾元殿接受朝賀。 十一月甲寅,到近郊打獵,到金鳳園游玩。 十一月庚申,回鶻、于闐都派遣使者來進貢地方特產,回鶻使者途徑靈州時,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知州段思恭派遣官吏去買鋼砂,官吏和回鶻使者在買賣過程中發生爭執,段思恭將自己手下官吏釋放,然后扣押回鶻使者數天。 回鶻使者回去后,告訴回鶻可汗,回鶻可汗派遣使者到靈州去質問段思恭,段思恭自知理虧,沒有將此事報告朝廷,數年間,回鶻再也沒有進貢。 十一月丙寅,到近郊打獵,到金鳳園游玩。 十一月戌辰,下詔中書舍人李昉、兵部員外郎知制誥盧多遜設立直學士院,直學士院就從李昉、盧多遜開始。 之前,大堂官吏有事匯報翰林院,都在堂下拜見,翰林學士略微離席作揖,事情結束就退下,人還沒有就座,李昉之前在翰林院時也是這樣。 有一次,有來匯報事情的人在堂上拜見,還改變了以往的禮儀形式 ,李昉很愕然,詢問同僚,同僚說已經改了很多年了,不知道什么原因。禮部尚書楊昭儉喜歡諷刺譏笑,他曾批評李昉謁見堂吏時遞名帖。 十一月,南唐后主在青龍山打獵,回到大理寺后,親自重審囚犯,大多維持原判。 中書侍郎韓熙載上奏:“牢獄之事必須有司負責處理,牢獄之地不是皇帝車駕來得地方,請發內庫錢物三百萬充軍費開支。”后主聽從,說:“衡量過失,糾正錯誤,韓熙載有功勞。” 十二月癸未,到中書省探視趙普的病情。 十二月乙酉,以房州防御使王彥升為原州防御使。王彥升善于擊劍,人稱王劍兒,而且性格殘忍,在原州五年時間,戎人有侵犯漢人者,王彥升并不用刑法,而是召集下手設宴飲酒,把犯罪的戎人帶到酒宴上,把戎我耳朵撕掉,直接當成下酒菜,戎人渾身鮮血、嚇得魂不附體,前前后后王彥升吃了數百戎人的耳朵,戎人十分畏懼王彥升,不敢侵犯邊境。 十二月戊戌,以辛文悅為房州知州。太祖最初跟隨辛文悅學習完成,等繼位后,召見辛文悅,授予太子中允,判太府寺。后周鄭王當時在房州,太祖認為辛文悅是長者,所以這樣安排。 十二月己亥,丁徳裕上奏西川轉運使,禮部郎中李鉉曾經酒后胡言亂語,太祖召見李鉉,讓御史下獄審問,李鉉稱丁徳裕在蜀地有事求李鉉,但大多被李鉉拒絕,所以狀告他。太祖也發現丁徳裕有問題,只追究李鉉醉酒的問題,李鉉被貶為左贊善大夫。右贊善大夫王昭文,負責監督大盈倉,因為他兒子和官吏貪贓,被官降二級,發配汝州。 十二月,鳳翔節度使符彥卿生病,請求回西京洛陽,太祖說病情緊急,可以回洛陽看病,符彥卿病假超過百日,但依然領取滿額俸祿,被御史們所彈劾。太祖以府彥卿是皇親國戚,所以赦免了他,但免去了節度使的職位。 十二月,遼景宗以自己的府邸舊臣韓匡嗣為上京留守,很快又封燕王。韓匡嗣命兒子韓徳讓侍奉遼景宗,遼景宗因為韓徳讓做事謹慎、嚴謹,提拔他為東頭供奉官、樞密院通事。 當年記事:塔坦國天王娘子之子策卜迪來進貢。 當年記事:南唐后主普遍度化各州郡的僧人。右鋪設、同平章事湯悅為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 當年記事:南漢國,有一個士兵路過蒙州,遇到一位獵戶牽著獵犬追逐一頭鹿,所以拿槍去刺他們,但人、狗、鹿突然之間全部化為石頭,矗立在道路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