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生化檢驗能全面反映糖友身體的代謝狀況,下面為您詳細解讀各項關鍵指標。 【血糖相關指標】 ![]() 空腹血糖 參考值: 一般來說,正常人空腹血糖在3.9 - 6.1mmol/L,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標因人而異,通常在4.4 - 7.0mmol/L 。 年輕、病情較輕且無并發癥的糖友可接近下限,而老年糖友或伴有多種并發癥者,可適當靠近上限。 偏高影響及應對: 空腹血糖偏高,意味著基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長期偏高會加重血管和神經損傷,增加糖尿病慢性并發癥風險,如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糖友需調整飲食,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增加全谷物、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適度增加運動,如每天進行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像慢跑、騎自行車等,有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若飲食和運動調整后效果不明顯,應及時就醫,可能需要調整降糖藥物劑量或更換治療方案。 偏低影響及應對: 空腹血糖偏低,會引發低血糖癥狀,如頭暈、心慌、手抖、出汗等,嚴重時可能導致昏迷,損害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常見原因有降糖藥物使用過量、未按時進食等。一旦出現低血糖,應立即食用含糖食品,如糖果、餅干,快速提升血糖。之后需排查原因,若是藥物問題,需與醫生溝通調整劑量;若是飲食不規律,要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 餐后2小時血糖 參考值: 正常人餐后2小時血糖小于7.8mmol/L,糖尿病患者一般控制在4.4 - 10.0mmol/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餐后2小時血糖偏高,表明進食后血糖升高過快,會加重胰島細胞負擔,加速并發癥進程。糖友要優化飲食結構,控制每餐碳水化合物的量,多吃蔬菜,延緩碳水吸收。餐后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20 - 30分鐘,促進血糖消耗。若血糖仍不理想,需咨詢醫生,可能要調整藥物,比如增加α -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類藥物,減緩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 偏低影響及應對: 餐后2小時血糖偏低,可能提示降糖治療過度。需要排查飲食和藥物因素,如是否進食過少或藥物劑量過大。調整時,可適當增加食物攝入,或在醫生指導下減少降糖藥物劑量,避免再次出現低血糖。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 參考值: 正常范圍在4% - 6%,糖尿病患者一般目標為小于7% 。但對于老年人、有嚴重低血糖風險等特殊人群,目標值可適當放寬。 偏高影響及應對: 糖化血紅蛋白偏高,反映過去2 - 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較高,血糖控制不佳,發生慢性并發癥的風險大幅增加。糖友需全面審視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情況。嚴格遵循飲食計劃,加強運動,若現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應與醫生討論調整方案,可能涉及更換藥物、聯合用藥或調整胰島素劑量。 偏低影響及應對: 糖化血紅蛋白偏低,可能是近期血糖波動大,出現多次低血糖,也可能是檢測誤差。若是低血糖導致,需調整治療方案,減少低血糖發生;若是檢測誤差,可在合適時間重新檢測。 【血脂相關指標】 ![]() 總膽固醇 參考值: 合適范圍小于5.2mmol/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總膽固醇偏高,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幾率。糖友要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少吃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增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堅果等。同時加強運動,控制體重。若通過生活方式調整效果不佳,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脂藥物,如他汀類藥物。 偏低影響及應對: 總膽固醇偏低,可能與營養不良、肝臟疾病等有關。糖友應排查原因,若因營養不良,需調整飲食,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若是疾病因素,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甘油三酯】 ![]() 參考值: 合適范圍小于1.7mmol/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甘油三酯偏高,同樣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可能誘發急性胰腺炎。糖友要控制飲食總量,減少甜食、酒精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加強運動,減輕體重。若甘油三酯嚴重偏高,可能需要使用貝特類等降脂藥物。 偏低影響及應對: 甘油三酯偏低,一般臨床意義不大,可能與過度節食、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有關。若因過度節食,應合理調整飲食;若是疾病原因,需治療相關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 C) 參考值: 男性大于1.0mmol/L, 女性大于1.3mmol/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是有益的,它能逆向轉運膽固醇,將血管壁內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偏低影響及應對: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會降低血管的保護作用,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糖友可通過戒煙限酒、加強運動、控制體重等生活方式調整來提升其水平,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提升HDL - C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 C) 參考值:一般人群小于3.4mmol/L ,對于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目標通常小于2.6mmol/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會將膽固醇運輸到血管壁內,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糖友要嚴格控制飲食,減少膽固醇攝入,增加運動。多數情況下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他汀類藥物,將其控制在目標范圍內。 偏低影響及應對: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一般對身體影響較小,但過低可能與某些疾病或藥物過量有關。若懷疑是藥物原因,需與醫生溝通調整藥物劑量;若是疾病導致,需治療相關疾病。 【肝功能相關指標】 ![]() 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 參考值: ALT 0 - 40 U/L ,AST 0 - 40 U/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ALT和AST偏高,提示肝細胞可能受損。可能原因包括藥物性肝損傷(如某些降糖藥、降脂藥)、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糖友需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若是藥物引起,可能需要調整藥物;若是其他疾病導致,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飲酒和使用可能損傷肝臟的藥物。 偏低影響及應對: ALT和AST偏低一般無臨床意義,無需特殊處理。 【總膽紅素】 參考值:3.4 - 17.1μmol/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總膽紅素偏高,可能是肝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膽道梗阻或溶血等原因引起。糖友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病因。若是肝臟疾病,需針對具體疾病治療;若是膽道梗阻,可能需要手術等治療手段;若是溶血,需查找溶血原因并進行相應處理。 偏低影響及應對: 總膽紅素偏低一般臨床意義不大,通常無需特殊處理。 【腎功能相關指標】 肌酐 ![]() 參考值: 男性 53 - 106μmol/L , 女性 44 - 97μmol/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肌酐偏高,提示腎功能可能受損,糖尿病腎病是常見原因之一。糖友應及時就醫,進一步評估腎功能。嚴格控制血糖、血壓,減少蛋白質攝入,遵循優質低蛋白飲食原則。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保護腎功能,延緩腎病進展。 偏低影響及應對: 肌酐偏低,可能與肌肉量減少、營養不良等有關。糖友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進行適度的力量訓練,增加肌肉量。 尿素氮 參考值:2.9 - 7.2mmol/L 。 偏高影響及應對: 尿素氮偏高,可能是腎功能不全、高蛋白飲食、脫水等原因導致。糖友要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若是腎功能問題,按腎功能不全治療原則處理;若是飲食原因,需調整飲食,減少蛋白質攝入;若是脫水,要及時補充水分。 偏低影響及應對: 尿素氮偏低,可能與蛋白質攝入不足、肝功能衰竭等有關。若因蛋白質攝入不足,應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若是肝臟疾病,需針對肝臟疾病進行治療。 通過對大生化檢驗報告單各項指標的了解,糖友能更全面掌握身體狀況,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管理糖尿病,預防并發癥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