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希藍,最近回老家住,自由的時間更少了。 很少有時間看書,更別提寫讀書筆記了。 有時有點時間,又不想寫,拿著手機刷短劇。 很多的短劇,雖然無腦,但看著過癮。 今天,控制一下自己,趁孩子睡覺,看看書,寫上幾句。 還是老樣子,繼續閱讀李辛老師的《精神健康講記》:一個中醫眼中的心身調適與精神發展。 書中,李辛老師說到:“一個人需要發展屬于自己的深入觀察和獨立思考。 我們雖然已經是社會意義上的成年人了,也需要自己來想一想: “我是否有獨立思考的習慣?” 平時在生活中,需要觀察“我是自己在思 考決定,然后行動”還是“急急忙忙、慌里慌張,在害怕和擔心中隨大流”。 這意味著,我們是否有主體。 內在的主體是慢慢發展出來的,每件事情要去想一想,觀察一下, 重要的不是找到某個答案,而是在去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在發展對這個 世界更全面一些的認識能力。 這個能力會使我們在面對陌生的人事物的 時候,能保持一個基本的理性和判斷,這決定了我們的內在是否扎實穩定。” 很多時候,我們都對生活、對周圍、甚至是自身發生的一些事情,是沒有深入觀察的,看到的都是表面上的問題。 有時候,還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這就導致我們是沒有主體的,不知道問題的根本,也不了解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體會。別人說的做的,是他的看法與認知,并不適合每個人。 當我們也遇到類似的問題時,需要從自己的角度和經歷以及放下環境,去觀察、思考,得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方式。 當自己做的與他人不同時,不必擔心別人的眼光與議論。 做適合自己的抉擇,而不是隨大流。 活得開心的人,都是有自己主見的人,都是顧及自己感受的人。 不要為了面子或者他人的看法,而委屈自己。 我是希藍,每天帶娃,讀書,寫點小作文就是我的日常,歡迎你關注我,共同成長。 END ![]() |
|
來自: 希藍k5pkc11iur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