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科研訓練 如何選題和進行科研設計 如何建立實驗程序和做實驗記錄 如何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如何撰寫論文 如何申請基金 一、 基本科研訓練 1. “六能力” ① 文獻處理能力 ② 實驗設計能力 ③ 實驗操作能力 ④ 寫作能力 ⑤ 申請基金能力 ⑥ 合作和交流能力 2. “三定” ① 定方向 ② 定領域 ③ 定課題 3. “四要點” ① 目的明確 ② 依據充分 ③ 設計合理 ④ 方法恰當 二、 如何選題和進行科研設計 1. “五性” ① 先進性 ② 獨創性 ③ 實用性 ④ 可行性 ⑤ 影響力 2. 選題出發點 ① 從臨床來和回到臨床去 ② 短平快與長深久 ③ 抓住本人和本單位優勢 ④ 強強組合 ⑤ 力所能及 3. 研究對象的選取 ① 以人為本 ② 差異和多樣性 ③ 動物模型和細胞模型的目的 ④ 動物模型和細胞模型的選擇 ⑤ 群體研究和個體研究 4. 設定指標與實驗分組 ① 根據目的設定指標:以少為佳 ② 按照統計要求分組 三、 如何建立實驗程序和做實驗記錄 1. 實驗程序的建立 ① 根據研究目標確定研究內容 ② 根據研究內容確定研究方法 ③ 方法的選擇 A 照搬現成方法 B 重新建立方法 C 改動已有方法 D 改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2. 預實驗的必要性 3. 實驗記錄表格化:便于統計和隨時總結 ① 記錄表 ② 單項歸納表 ③ 匯總表 ④ 推薦使用Excel表和SPSS表 4. 方法選擇原則 ① 針對性強:一對一解決問題 ② 簡為上 ③ 不求全 5. 統計學與實驗 ① 從設計開始正確選擇統計方法 ② 透過表面看統計 ③ 人:多因素分析 ④ 動物和細胞模型:單因素分析 四、 如何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1. 如何面對結果 ① 與預計相符的結果 ② 與預計不符的結果;禁止舍棄部分數據使之與設想相符 ③ 直觀結果與統計結果 2. 解釋結果 ① 數據核實與誤差分析 ② 方法評估 ③ 找到支持或反對自己論點的主要證據 ④ 不懷疑并充分重視新發現 3. 補漏 ① 例數不夠統計學要求 ② 重復出現系統誤差的實驗 ③ 補充對照 4. 擴充和深化課題 五、 如何撰寫論文 1. 論文類型 ① 綜述 ② 論著 ③ 論著摘要和快報 ④ 病例報告 ⑤ 專論 ⑥ 講座 ⑦ 技術和方法 ⑧ 科普文章 2. 雜志種類 ① 權威雜志 ② 一級期刊 ③ 學報 ④ 專業雜志 ⑤ 地方性刊物 ⑥ 綜述性刊物 ⑦ 國際期刊 ⑧ 其他報刊 3. 如何寫綜述 ① 文獻準備 書、綜述、論著、快報、摘要 ——5年以內占2/3;當年1-2篇;立論關鍵要求出自權威刊物;最新內容可出自快報、文摘和個人交流;網絡內容須辯真偽;關鍵要準確理解,尋找和立論的有機聯系 ——文獻閱讀方法 復習綜述 瀏覽摘要 精讀經典的和新的論著 歸類 整理 與自己體會和資料對比 ——吸取部分 結論:明 結果:新 方法:略 ② 前言:講義式語言 主題和相關背景、存在問題、本題在該領域的地位 ③ 主要進展:描述性語言 引用文獻確切 排列資料整齊 提示可能機制 推測將來方向 ④ 小結 已解決 有爭議 待解決 關鍵在于 4. 如何寫論著 ① 前言:概略背景、存在問題、引出課題 ② 對象和方法:敘述簡明,他人所創方法僅標出處,新方法詳述(包括試劑來源),注明統計學方法。 ③ 結果:詳述,但不必羅列所有的原始數據,總結結果有條理。盡量使用圖(示范圖和示意圖)、表(結果統計表) ④ 討論:與前人相符、不符、新發現,解釋和推測 5. 有價值的病例報告:新病種、首先報道病例、罕見病確認、大家系 6. 論文評價:論文類型,論著第一;雜志水平,《Nature》第一;SCI,引用情況 六、 如何申請基金 1. 基金種類與來源 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由申請、青年項目、重點與重大項目、人才基金、專項基金、國際交流項目) ② 衛生部科研基金(一般、歸國、重點學科和實驗室) ③ 國家教委基金(歸國、青年、博士點) ④ 其他部委特設項目(科委、計委、計生委、殘聯) ⑤ 國家863和九五攻關項目 ⑥ 地方省市級:科委、火炬辦等 ⑦ 企業橫向課題(寶潔、默沙東):人才基金、藥物實驗節省 ⑧ 個人名義人才基金(霍英東) ⑨ 國際組織(WHO)和民間基金會 2. 申報程序(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例): 每年1月下達,3月上報。申報書一式9份,無高級職稱者需2名高職推薦。 3. 如何填寫申報書/可行性報告(舉例) ① 仔細閱讀填表說明,盡量規范,避免因格式不符而在預審落選 ② 了解最新進展(2-3年內文獻為主,當年1-2篇):避免立論不足和低水平重復,注意學科發展方向和鼓勵研究領域 ③ 根據課題內容、性質分類歸口申請:揚長避短和注意學科交叉 ④ 對標題、摘要和立論依據要字斟句酌:亮相最多 4. 優秀(自然基金)中標特點:新、高、特、小 ——有我國(或地域、種族)特色 ——國家投資熱點 ——有潛在應用前景 ——有連續性 ——與國際合作 ——跨大學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