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尖軌與基本軌密貼不良是外鎖閉道岔最普遍、最復雜多變的工電結合部病害。研究道岔密貼不良病害的成因,提出整治方法,對提高道岔設備運用質量有重要的意義。外鎖閉道岔尖軌與基本軌的開縫間距值是判斷道岔密貼程度的關鍵參數,開縫值超標則道岔密貼不良。現以5機牽引的ZYJ7型外鎖閉道岔尖軌為例,深入分析外鎖閉道岔密貼不良病害的成因,分別提出整治對策。???????????????????????????????????????????????????????????????????????????????????????????????????????????????????????????????????????????????????????????????? ![]() 1 病害成因1.1 鋼軌軌距幾何尺寸不符合標準道岔到位時,整組道岔的尖軌和基本軌都應自然平順密貼。局部基本軌軌距幾何尺寸不標準時,基本軌呈圓弧線,尖軌與基本軌無法自然密貼。當尖軌中部軌距偏小或僅滿足標準軌距下限時,道岔中部的基本軌向鋼軌內側彎曲,道岔第一牽引點與第二牽引點間,或第二牽引點與第三牽引點間會產生密貼不良的病害。當尖軌尖端軌距偏大或剛好在標準軌距上限時,道岔岔尖部向鋼軌外側彎曲,道岔尖部會產生密貼不良的病害。 1.2 基本軌或尖軌工作邊存在肥邊道岔基本軌或者尖軌工作邊產生肥邊,直接減小肥邊處鋼軌的有效軌距,道岔基本軌和尖軌不能均勻密貼。因此產生的道岔密貼不良病害的機理,與鋼軌軌距幾何尺寸不符合標準類似。 1.3 岔后工務頂鐵調整不當頂住尖軌根部尖軌根部受頂鐵力支撐,方向為垂直鋼軌向外。尖軌前端受各牽引點轉轍機拉力作用,方向也為垂直鋼軌向外。多種力作用點錯位,方向相同,在尖軌中后部產生彎曲變形,在尖軌第三牽引點處無法自然平順密貼,容易產生密貼不良的病害。 1.4 道岔尖軌受外力作用產生不可恢復變形尖軌變形后,產生彎曲弧度,無法自然與基本軌密貼,基本軌和尖軌彎曲的部位產生密貼不良的病害。 1.5 道岔兩邊開程和鎖閉量調整不平衡由于轉轍機動程和鋼軌軌距恒定,道岔定位或反位的其中一側開程偏小,另外一側的開程必然偏大。轉轍機因此無法把開程偏大側的道岔尖軌拉到位,尖軌與基本軌無法密貼。 1.6 道岔鎖鉤調整過松道岔尖軌與基本軌受外鎖閉裝置鎖閉力量不足,道岔密貼強度不夠,道岔尖軌和基本軌間在牽引點處開縫值超標,造成尖軌與基本軌密貼或者假密貼的病害。 2 整治對策2.1 標調軌道幾何尺寸工務部門應定期測量道岔框架值和軌距值,發現幾何尺寸不符合標準及時組織標調整治,確保道岔鋼軌各部幾何尺寸達標。 道岔不密貼處鋼軌軌距偏大,則應在標準范圍內改小此處鋼軌軌距。不密貼處鋼軌軌距符合標準,則可以在標準范圍內同步改小前部和后部牽引點的鋼軌軌距,使基本軌和尖軌在自然狀態下各部位都能夠平順密貼。???????????????????????????????????????????????????????????????????????????????????????????????????????????????????????????????????????????????????????????????? 2.2 整治鋼軌肥邊工務部門應當定期檢查道岔的尖軌和基本軌是否存在肥邊。如果存在肥邊,則應當及時打磨整治鋼軌工作邊的肥邊。整治后鋼軌的肥邊應當≦1mm,以切實保證基本軌和尖軌的有效軌距符合標準。 2.3 標調岔后工務頂鐵工務部門應整治岔后不符合標準的頂鐵,按照岔尖至岔根的方向從前往后逐個整治。通過增減頂鐵墊片,調整頂鐵與尖軌的間距。工務岔后頂鐵與尖軌間距標準為:0mm<頂鐵與尖軌的間距≦1mm,保證尖軌根部不受頂鐵作用力,處于自然平順密貼狀態。 2.4 整治變形量超標尖軌工務部門應當及時整治變形量超標的尖軌彎軌,使其恢復正常,讓道岔尖軌與基本軌能夠正常平順密貼。若彎軌整治不能達到效果時,工務部門應當更換尖軌,電務部門應當主動做好配合工作。 2.5 標調道岔開程和鎖閉量電務部門測量道岔定、反位的開程和鎖閉量,道岔定、反位開程和鎖閉量應基本平衡,開程與規定的標準值不大于3mm,同側各牽引點鎖閉量相差不大于2mm。發現道岔各部牽引點開程和鎖閉量不符合標準,電務部門應予以調整。根據兩邊開口及鎖閉量情況,確定調整動作拉桿方向后,在可調接頭鐵與齒板上畫一線條做記號。將道岔解鎖,松開可調接頭鐵與動作拉桿間的固定螺栓,變換齒板與可調接頭鐵的吻合位置即可完成調整,每調整一齒約為3mm。 2.6 標調道岔鎖鉤密貼強度電務部門應在道岔牽引點處定位和反位分別作4mm試驗。如試驗失效則說明該牽引點定位或反位的密貼強度偏小,可在該牽引點的定位或反位鎖閉鐵處通過增加調整片,增強道岔外鎖閉裝置的鉤鎖力,拉密道岔尖軌和基本軌,確保道岔密貼良好。 3 整治流程3.1 加強日常巡視和調閱分析電務部門通過日常巡視,發現道岔尖軌與基本軌的開縫值超標;或者通過道岔缺口監測系統,發現過車時道岔缺口變小,即可初步判斷為道岔密貼不良病害。電務和工務部門應互相溝通協調,聯合提報檢查計劃,提早發現病害,盡早到現場檢查,共同確定道岔病害。 3.2 聯合檢查找出病害成因工務和電務部門通過聯合檢查,找出道岔密貼不良病害的原因,聯合制訂整治方案,科學整治。不能盲目輕易調整道岔密貼,強行拉密貼尖軌和基本軌,否則道岔鎖閉和解鎖時極易發生空轉故障。最直接判斷道岔密貼不良病害原因的方法是,電務部門甩開道岔桿件,工務部門人工撥動尖軌正常密貼不反彈,說明工務鋼軌幾何特性達標,由電務部門負責整治道岔密貼。無法正常密貼或反彈,說明工務鋼軌幾何特性不達標,由工務部門整治后,電務部門再整治。 3.3 聯合整治消除道岔病害工務和電務部門應按聯合整治方案,積極主動地開展整治工作,確保整治效果良好。工務部門整治的順序為:先整治鋼軌肥邊,再整治軌距達標,最后標調其他部件。電務部門整治的順序為:先標調道岔開程和鎖閉量,再調整道岔密貼強度和缺口。 3.4 聯合驗收檢驗效果道岔病害整治完畢后,工務和電務部門應聯合進行道岔的車后復查、驗收,檢查整治效果。發現整治效果不佳或者整治反彈的情況,應及時組織再次整治,直到整治良好,道岔運用正常為止。 4 結束語工務和電務部門通過上述方法深入開展道岔聯合整治,嚴格執行聯合計劃,聯合檢查,聯合方案,聯合整治,聯合驗收,有效地解決了外鎖閉道岔密貼不良的病害,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道岔轉轍設備的運用質量,用行動具體落實了鐵路總公司“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的工作主題,為鐵路運輸安全作出了貢獻。 文章來源: 原文名稱:道岔尖軌與基本軌密貼不良病害整治???????????????????????????????????????????????????????????????????????????????????????????????????????????????????????????????????????????????????????????????? 作者信息:李林霄(柳州電務段,工程師,廣西 柳州 545007)???????????????????????????????????????????????????????????????????????????????????????????????????????????????????????????????????????????????????????????????? 期刊信息:廣西鐵道 2020年第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