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作為秋季的起始,是自然界氣機更替的關鍵節點。 俗語“貼秋膘”流傳已久,但事實上,秋季進補得看體質,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補。 現代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攝入的脂肪、蛋白含量并不低,沒必要刻意“貼秋膘”。 立秋后的養生,滋陰潤燥比貼膘更重要。 一、立秋后,為什么“貼秋膘”要因人而異? 1、現代人的飲食現狀 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日常攝入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并不低。 很多人在日常飲食中已經能夠滿足身體對營養的需求,甚至部分人還存在營養過剩的問題。 因此,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立秋后并不需要刻意“貼秋膘”。 2、個體差異 不同體質的人在秋季的需求也不同。 體弱的人可以適當進補,但本身健康的人則不需要額外補充。 對于高脂血癥、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人群來說,立秋后更要警惕長“秋膘”,避免加重身體負擔。 二、立秋養生,滋陰潤燥比貼膘更重要 立秋后,氣候逐漸干燥,燥邪易傷肺氣,導致皮膚干燥、口干舌燥、干咳等癥狀。 因此,滋陰潤燥比貼膘更重要。 以下是一些適合立秋后食用的滋陰潤燥食物:推薦食物: 1、蓮藕:具有清熱生津、潤燥止渴的功效,適合立秋后食用。 2、山藥:健脾益肺、滋腎益精,能夠增強體質,適合體弱者食用。 3、銀耳:富含天然膠質,具有潤肺、滋陰、美容的作用。 4、甘蔗:汁多味甜,具有清熱生津、潤燥的功效,適合秋季食用。 5、秋梨:具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的作用,適合秋燥引起的咳嗽。 6、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適合秋燥引起的咳嗽和失眠。 7、香蕉:富含鉀元素,能夠緩解肌肉酸痛,同時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8、蘆根: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的作用,適合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 9、荸薺:具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的作用,適合秋燥引起的咳嗽。 10、蜂蜜:具有潤燥、解毒的作用,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泡水喝。 ![]() 三、秋季適合食用堅果,但需控制量 堅果是秋季的理想零食,能夠增強飽腹感,提供豐富的營養。 但堅果熱量較高,需控制好量,以免適得其反。推薦堅果: 1、核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健腦益智,適合老年人和學生食用。 2、杏仁:具有潤肺止咳、通便的作用,適合秋燥引起的咳嗽和便秘。 3、腰果: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增強體質,適合體弱者食用。 4、巴旦木:具有潤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適合秋燥引起的咳嗽。 注意事項: (1)控制攝入量:堅果熱量較高,每天攝入量建議控制在10 - 15克左右。 (2)選擇無鹽、無糖堅果:避免選擇添加鹽或糖的堅果,減少鈉和糖的攝入。 四、立秋養生的實用建議 (一)飲食調養 1、多吃蔬菜水果:選擇應季的蔬菜和水果,如蘋果、梨、葡萄、菠菜、芹菜等,這些食物不僅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幫助潤燥。 2、少吃辛辣油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煎炸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癥狀,導致身體不適。 3、適量進補:立秋后可以適當進補,但要注意不要過度。可以選擇一些溫和的滋補品,如枸杞、紅棗、桂圓等,有助于增強體質。 (二)起居調養 1、早睡早起:順應自然的規律,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晚上盡量在10點前入睡,早上6 - 7點起床。 2、注意保暖:立秋后天氣逐漸轉涼,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的時候。適當增添衣物,避免受涼感冒。 3、適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2 - 3次,每次20 - 30分鐘,有助于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減少細菌和病毒的滋生。 (三)情志調養 1、保持樂觀:保持樂觀的心態,多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心情保持愉悅。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學會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2、學會放松:通過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每天安排10 - 15分鐘的時間進行放松練習,有助于保持情緒穩定。 立秋是養生的重要轉折點,通過“養收”原則,調整起居飲食、精神情志和運動鍛煉,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順應自然變化,保持健康。 立秋后,滋陰潤燥比貼膘更重要,選擇適合的食物和生活方式,能夠有效預防秋季常見疾病,提升生活質量。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立秋養生的重要性,掌握實用的養生方法,享受一個健康、舒適的秋季。 感謝緣分,讓我們相識,我是健康管理師三壽。 我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讓我們一起上心,永葆身心安康! 今天先和大家聊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下一篇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