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幾個概念,因為經常大家會模糊。 1.EQA與PT是一樣的,是國內與國際習慣的差別。
2.常規化學室間質評計劃與正確度驗證計劃
**正確度驗證價格貴哦,但是是溯源性驗證,也是正確度驗證。 3.PT與PTP是關聯的,PTP意思是能力驗證提供者(PT是能力驗證,最后一個P是提供者,合稱PTP),我們全國每個省都有一個臨床檢驗中心,由衛健委指定作為管理我們檢驗科實驗室的專業機構,這些機構負責了我們室間質評工作,也即能力驗證工作。臨床檢驗中心中有能力者會通過認可獲得PTP資質(能力驗證提供者資質),這個資質是CNAS-CL03《能力驗證提供者認可準則》(ISO/IEC17043),不同于我們實驗室認可通過ISO15189。目前全國通過PTP資質的臨床檢驗中心10個如下圖。 截至2025年8月18日通過PTP資質的臨床檢驗中心 “PT成績100%通過”反映了我們檢驗科專業組實驗室PT檢測結果在控準確性可控。需要關注的是PT結果在控還需要我們進一步量化分析,而不是簽字/已閱就“功成名就”了。 ![]() 從風險防范、持續性改進和應對措施的管理角度來說,我們要識別潛在的風險和改進的機會,如果我們不精細化管理進行PDCA,怎么去把PT和患者結果做準,甚至下一次PT會失控,因此必須防微杜漸避免結果不準確導致患者診療的延誤。 **這是一種管理工具,PT不僅僅觀察在控與否,還必須觀察變化趨勢。(IQC圖中大家經常會注意觀察控制指標12S,同時也會觀察趨勢性指標/異常。) 我們參加室間質評計劃是外部線上督查,必須時刻加強質量管理,否則會出現違法。 《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第四十九條明確指出“受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臨床檢驗中心或者有關其他組織,在檢查和指導中發現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存在檢驗質量和安全管理問題時,應當及時向委托的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提出改進意見。” 《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三)醫學檢驗實驗室出現以下情形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視情節依法依規從嚴從重處理: ……參加室間質量評價連續兩次以上不合格,經整改后仍不合格的。 ![]() 《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管理辦法》……對于連續2次或者3次中有2次發現臨床基因擴增檢驗結果不合格的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其暫停有關臨床基因擴增檢驗項目,限期整改。整改結束后,經指定機構組織的再次技術審核合格后,方可重新開展臨床基因擴增檢驗項目。 ![]() 我們不要錯誤地認為參加PT就是為了滿足政府督查,這是因為開始建立檢驗科的時候沒有進行標準化,早期的檢驗科基本都是臨床醫生成立的,醫學檢驗科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歷程,我們如今經過了疫情淬煉,無論政府還是行業都意識到要提升我們的質量和安全。因此,參加PT還需要我們PDCA,參加PT及反饋的評價反映了我們檢驗科實驗室檢的差異和檢測能力,這個能力會增加醫患的信任,也是我們自我舉證的官方證明。通過評價可以發現問題和采取措施包括選擇方法和儀器、確定重點投入和培訓,也是我們通過政府和CNAS認可實驗室的工具。所以不僅我們要內練內功,也要在法律的要求下“從有到優”,珍惜法律的容忍機會。 我們要看到PT評價包括了樣本處理、樣本檢測、結果報告過程,其中還會涉及人工復溶/復融、編號上機、網站頁面錄入數據等人工操作過程,因此需要全生命周期地識別不合格/趨勢性編號,分析原因和尋找解決辦法,防止再發生相似問題。目標是為了患者結果更準確。 表1 可能誤差原因
SDI分析(Z分數分析)的判斷規則 ![]() 六個規則的名稱代表什么意思? SDI是標準誤差區間,也是標準差指數SDI=(測定值-組靶值)/組SD SDI=Z=(X-T)/S X是檢測值、T是靶值、S是SD即標準差。 Z:0-2滿意結果;Z:2-3有問題;Z>3不滿意的結果 **我們衛健委臨檢中心網站登錄后會有分組內的SD,沒有這個數值是無法計算SDI的。 **這里標準差也是遵循正態分布的。 表2 誤差SDI分析
**表格中看起來是4個,實際有6個規則,有兩個是任選一個規則執行。 建議:通過表1 可能誤差原因、表2 誤差SDI分析進行室間質評PT反饋結果反饋,除此以外,發現問題保持觀察。 丟失文件了,寫了好長時間的內容。好在主體都在。 |
|
來自: 求真我gcvbmj6p > 《室間質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