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朋友千里迢迢給寄了一小包正山小種,密封的嚴嚴實實。沒有急著打開,等忙過了一段,找了一個下午,午睡醒來,還微微有點懵懂著,閑來無事,慵懶卻輕松。煮水,燙杯,將那茶打開泡了一壺,坐在窗邊慢慢喝著。 茶湯在白瓷中瀲滟,一圈金邊明凈又圓潤,我在心里贊了一聲,真是好湯。 ![]() 喝了一口,呆了一呆,心想這是什么香氣如此特別?其實打開層層疊疊的包裝時味道就沖出來了,只是那時還淺淡些,如今得了水,香氣完全揮發,幽幽然,縈繞。 我端著杯子,努力思索這個香氣,有一點濕噠噠的,沉穩又清爽,像大自然間吹過了一縷風,攜裹著樹木的穩重,青草的香氣與露珠的清涼。 濕木?清晨的草?森林里泥土或者植物的氣息?好像都有又都不是,如此混雜又如此單一的氣息,我想我應該是熟悉的,于是將自己置于其中,沉下心慢慢感受,忽然靈光一現,這是松香,這么大氣清新的松香味,我小時候在長滿松樹的山上跑過的啊,就是這樣被松香包圍著,三泡之后,這松香又增添了一縷甜。 ![]() 急忙給朋友發消息:我在喝你寄的茶,松香氤氳,太喜歡了。她回:喜歡就好,是我親自做的,只有三斤,我們分一下,要再多也沒有了。 我知道她每年都去山里采茶,做茶,但喝到她親手做的茶,還是第一次。稀少,加上美妙,這包茶,更值得珍惜了。 喝茶,一是迷戀那種沉下心的靜氣,二是迷戀茶香。 陸羽在《茶經》中說:茶有真香。這四個字,對后世的茶文化影響非常大。真香,是贊美,是肯定,又似述說。宋代的宋徽宗,蔡襄等茶人,都繼陸羽后塵,提出了茶有真香這個概念。 ![]() 茶香是很單一的,需要保護的,不能在喝茶的同時燃很濃郁的香料,素白靜美中,茶香氤氳,宛如一朵飄散在空中的花朵,摸不著,只好盡嗅覺之可能,吸納著天地萬物中精華之味。 考慮到茶香不容褻瀆,于是《茶疏》寫飲茶不宜用:惡水、敝器、銅匙、銅銚木、桶柴薪、麩炭、粗童、惡婢、不潔巾、各色果實、香藥。都是怕影響了茶自身的香味,為了保護茶香,甚至連各色果實都不能用,因為果子也是散發香氣。 王維寫茶香: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叢。薄霜澄夜月,殘雪帶春風。 香氣是虛的,抓不住。因為抓不住,所以更加誘人。茶的香氣,是輕的,輕到要一顆足夠安靜的心來感知還不夠,還要經過一系列嚴肅的茶道儀式的沉淀,才能領略。能將茶香也表現的栩栩如生。茶香和竹香融匯,是極美妙的。茶是熱香,中和竹的冷香。 ![]()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叢。薄霜澄夜月,殘雪帶春風。 都是極美的視覺和味覺享受。 醥,清酒。松屑,松子。詩人喝著百花釀就的清酒,一邊吃著松子,茶香飄過竹林,不知道是他在煮茶,還是另外有別人喝茶飄過來的香味。在這樣靜謐夜色中,殘雪正在悄悄消融,已經能感受到春風的影子了。 王維一生追求高雅的生活,他是個想要兼得的人,他追求高品位的物質享受,同時也保留著精神上的高潔和清雅,他很慣著自己的這些個人感覺,所以,在安祿山造反之后,要他做事,他心里不愿意,卻并沒有表示出激烈的氣節和反抗精神,沒有視死如歸。他從了安祿山,這也成為王維一生的瑕疵。后來,他也是因為這件事,被唐王朝罷免,成為庶人。 ![]() 現在想來,王維并不是沒有氣節,他只是舍不得他的生活。那樣精致、穩定、安寧的生活,他不是那種要名利的人,也不是那種要清高的單純文人,他什么都要。 只是命運像茶中香氣一樣,是抓不住的。 ![]() 【互動】 圖片|弘益茶道美學圖庫 編輯|羨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