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聞茶香就像是吃飯時先聞飯菜香,香氣對了,一頓飯才吃得舒服;同樣,茶香對了,這喝茶的過程才會令人愉悅。 但是香氣看不見摸不著,許多香氣物質因為太少甚至難以聞到。對于一些茶友而言,聞茶香還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不過,很多事情都是從陌生到熟悉,通過多次嘗試和訓練,最終達到熟能生巧的狀態。 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如果事先能掌握好方式方法,就能少走許多彎路,做到事半功倍。 茶學知識告訴我們,茶香是一種混合物。目前已經鑒定出的茶葉中的香氣物質有上百種之多,但總的含量卻微乎其微,還不到鮮葉的0.02%。如果再細分到每一種芳香物質上,含量就更少了。 這些少得可憐的芳香物質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一是脂肪類的衍生物,二是萜烯類的衍生物,三是芳香族的衍生物,四是含氧和氮的雜環化合物。 普通茶人聞茶香并嘗試去辨別這些茶香,主要是依靠一個鼻子去完成,其難度可想而知。 要聞茶香,先要把茶香激發出來,就是通過沸水沖泡這個過程去激發茶香。從這一點來看,茶葉沖泡得好不好,茶香釋放得是否充分,對聞茶香的結果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除了沖泡后聞茶香,茶客間還流行一種“干嗅茶香法”,也就是對沒有浸泡的茶葉通過“聞”這一動作去辨別香氣。 方法是將茶葉靠近鼻腔細嗅,刺激鼻腔內的嗅覺神經進行區分。如果遇到一些茶葉香氣低淡,可以用口對著茶葉呼氣,茶葉稍微受熱后,香氣也會適當被激發。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濕嗅葉底法”,趁熱去聞第一次浸泡后的茶葉葉底所散發的香氣。 茶葉經過高溫浸泡后,香氣物質能夠充分揮發出來,同時一些不好的氣味也會釋放出來。所以,第一次洗茶(或潤茶)后,趁熱聞葉底香氣,最容易辨別出茶香。 為了更準確判別茶葉的香氣類型、香氣高低和香氣持續時間的長短,聞香時應重復一兩次,但每次聞的時間不宜過久,因為人的嗅覺容易疲勞,嗅香過久,嗅覺的敏感性下降,嗅香就不準確了,一般是3秒鐘左右。 嗅葉底辨別茶葉的香氣,分熱嗅、溫嗅、冷嗅三個階段。 熱嗅是指葉底溫度在65℃以上,這時辨別香氣類型和香氣的高低,并且較容易辨別茶香是否有污染味。 溫嗅是指葉溫在30℃~65℃,主要辨別香氣類型和茶香的優劣,在55℃左右時,最容易辨別香氣類型。 冷嗅是指葉溫在30℃以下,主要辨別香氣的持久度,這是聞茶香余韻,高者為優。 喝茶,到了成為一種嗜好和享受的階段,聞茶香是必須的動作。不管是什么茶,都會習慣性先聞茶香,不然喝茶似乎就會顯得不完整,至少會小有遺憾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