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咳得睡不著,嗓子像被砂紙磨過一樣”“孩子咳嗽好幾天,咳得小臉通紅”…… 咳嗽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癥狀,卻能讓人坐立難安。很多人把咳嗽當成小毛病,硬扛著不處理,結果拖成了慢性咳嗽。其實,咳嗽背后藏著不同的健康信號,找對原因才能有效緩解。 咳嗽分 “干濕”,處理大不同 咳嗽最直觀的分類就是干咳和濕咳。干咳時喉嚨癢得厲害,沒什么痰,常見于感冒初期、過敏或空氣干燥時。比如春天花粉多,有些人一出門就開始干咳,這就是過敏引起的氣道反應。濕咳則伴隨著咳痰,痰的顏色還能提示問題:白痰可能是風寒感冒,黃痰往往意味著有細菌感染,灰黑色痰要警惕空氣污染或長期吸煙的影響。 還有些咳嗽藏得很深,比如晚上躺下就咳得加重,可能是鼻涕倒流刺激咽喉(鼻后滴漏綜合征);吃完飯后咳嗽加重,還伴有燒心,要小心胃酸反流引起的咳嗽。45 歲的張先生咳嗽三個月,一直當成感冒治,最后檢查發現是鼻竇炎引發的,治好鼻子后咳嗽也跟著好了。 這些止咳誤區,你可能也犯過 “咳嗽了就喝止咳糖漿” 是最常見的錯誤。如果有痰卻強行止咳,痰會堵在氣管里,反而加重感染。尤其是小孩,呼吸道比較狹窄,痰堵著可能引發呼吸困難。 用 “土方法” 止咳也有風險。有人用大蒜水、蜂蜜水止咳,其實蜂蜜不適合 1 歲以下寶寶,可能引發肉毒桿菌中毒;大蒜的刺激性會讓咽喉黏膜更敏感,反而加重咳嗽。 還有人覺得 “咳嗽要少喝水”,擔心 “越喝越咳”,這完全是誤區。多喝水能稀釋痰液,讓痰更容易咳出來,每天喝 1500-2000 毫升溫水最合適,別用飲料代替。 對癥緩解,咳嗽好得快 針對不同咳嗽,緩解方法各有側重: 干咳無痰:可以用潤喉糖保持咽喉濕潤,或在房間放加濕器(濕度 50%-60%),避免干燥空氣刺激。過敏引起的干咳,要遠離過敏原,必要時用抗過敏藥。 有痰咳嗽:重點是化痰而不是止咳。可以用空心掌從下往上輕拍背部,幫助痰液松動;喝梨湯、銀耳湯能稀釋痰液,讓痰更好咳出。如果是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伴有咳嗽、咽癢、咯痰稀薄色白等癥狀。 夜間咳嗽:如果是鼻后滴漏引起的,睡前用生理鹽水洗鼻能減少分泌物刺激;胃酸反流導致的咳嗽,睡前 3 小時別吃東西,睡覺時把上半身墊高 15 度。 做好這幾點,減少咳嗽反復 增強呼吸道抵抗力是關鍵。每天保證 7-8 小時睡眠,讓免疫系統好好 “工作”;堅持每天散步 30 分鐘,能提高呼吸道的防御能力,減少感冒幾率。 過敏體質的人要做好防護:花粉季戴口罩,家里勤吸塵除螨,定期清洗空調濾網。有鼻炎、哮喘的人要積極治療,這些疾病很容易引發咳嗽。 吸煙的人趕緊戒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直接損傷呼吸道黏膜,讓咳嗽反復難愈;廚房炒菜時開油煙機,減少油煙刺激;霧霾天盡量少出門,出門戴 N95 口罩。 咳嗽雖然常見,但持續超過 3 周、咳血、伴有胸痛或呼吸困難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排除肺炎、肺結核等嚴重問題。記住,咳嗽是身體的 “警報”,既不能硬扛,也不能亂用藥,找對原因才能讓呼吸道盡快恢復舒適。畢竟,能順暢呼吸、安心入睡,才是最踏實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