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有的人明明沒做錯什么,卻總被小人纏上? 不是被背后議論,就是被暗中算計,搞得心力交瘁。 其實老祖宗早說過“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很多時候,“小人”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而是我們無意中“吸引”來的。 尤其是當(dāng)你犯了這兩個“漏福”的錯,相當(dāng)于給小人遞了“入場券”,快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易經(jīng)》里講“潛龍勿用”。 “潛龍勿用”是說,就算你是個人才,就算你是個了不起的人,就算你什么都懂,剛開始的時候也不能亂動。 所以我建議大家,剛到一家公司的時候,最好不要有一大堆意見,是會惹笑話的,最起碼先了解三個月再說,那就比較不會自找麻煩。 初來乍到,意見一大堆,你是神仙嗎? 要告訴新進的員工,你再能干,三個月之內(nèi)不要說話,先看看我們這里是什么樣的環(huán)境,了解了以后再說。這樣就對了。 現(xiàn)在不管是老師,或者是家長,都教小孩盡量把他的才能表現(xiàn)出來,其實這是不妥當(dāng)?shù)摹?/span> 中國人是講隱藏的,你看“潛龍勿用,履霜堅冰”都告訴你,沒有搞清楚狀況之前,任何話都不要講,任何事都不要顯露出來。 不該講的話,一句話都不能講。有的人無意間泄露很多機密,然后再來怪人家陷害你。 其實現(xiàn)在有錢的人很多,你有什么創(chuàng)意,他一聽到馬上就做了,你完全沒有用。 所以我們現(xiàn)在老是覺得,隱秘好像是不誠實,好像在搞陰謀,其實不對,該有黑箱的時候還是要有黑箱,你不相信就試試看。 我們常常講,某個人口舌太多。口舌太多的意思,在今天就叫作意見太多。 正因為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立場不一樣、感受不一樣,所以必然存在諸多相互對立或者相左的意見。 如果某個人恰好沒大沒小,什么話都敢講,就很容易惹出麻煩。 所以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才干,不管有多豐富的經(jīng)驗,剛剛開始的時候,要多聽、多問、多想。 第一步小心謹(jǐn)慎,要把方向弄清楚,把方法搞清楚,然后慢慢去發(fā)展。 你跟人家在一起,讓人家占一點兒便宜,這樣所有人對你都不會提防,有好處一定想到你,這樣你就是占便宜的。 如果剛開始就算得很清楚,讓所有人都怕你,到最后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個。 所以,千萬記住,做人絕對不可以精明。 精明的人是最吃虧的。什么叫精明?就是聰明外露。 這個人好精明,就是他聰明到大家都知道他聰明了,那就完了。 《大學(xué)》里講得清清楚楚:“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有好處先讓給別人,你是最占便宜的;有好處你先拿,最后你是最吃虧的。 人與人的聰明程度只差五分鐘而已,他可能剛開始沒有覺悟到,但是后面一定不會讓你。 有句話叫“君子樂意當(dāng)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你懂了這句話,就會心安理得。 為什么說君子樂得當(dāng)君子? 因為君子永遠就是吃虧的,但是他不會讓你吃大虧,他會讓你吃小虧,老天厲害之處就在這里。 你如果連小虧都不吃,他就讓你吃大虧。你如果能吃小虧,他就知道你是君子,然后就愛護你。 如果說一個人完全不吃虧,其實這個人很難。我們現(xiàn)在知道,不能吃虧的一定是小人。 小人冤枉當(dāng)小人。當(dāng)你被人說是小人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肯定是說,冤枉,我才不是小人。 他不會承認(rèn)他是小人,他會說:我是不知道才這樣做的,知道的話我不會這樣做,我絕對不是小人,我一定是被冤枉的。 人,吃虧你才會占便宜。但是我希望你把這句話忘掉,你老記得你是靠吃虧才占到便宜,所以你來吃虧,那你又是小人。 你不要認(rèn)為是吃虧,你認(rèn)為你是占便宜,你就占便宜,你認(rèn)為是吃虧,你永遠是吃虧,這句話才是結(jié)論,一切都是你自己在認(rèn)定。 ![]() 說到底,“遇小人”不是運氣差,而是“福氣漏”。 老祖宗講“福禍相依”,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小人,只有不知不覺的“漏福”。 你鋒芒太露,就像在身上插滿刺,別人不扎你扎誰?你斤斤計較,就像把自己關(guān)在小圈子里,小人不堵你堵誰? 其實,避開小人的最好辦法,不是“防”,而是“修”——修自己的脾氣,別讓鋒芒扎人;修自己的心量,別讓計較堵路。 說話軟一點,做事讓一步,待人寬一些。 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小人越來越少,真心的朋友越來越多——不是命運突然變好,而是你堵住了“漏福”的洞,福氣自然越攢越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