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教育部首次發布《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并啟動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2.0”,標志著我國教育數字化邁入新階段(New stage)、建立新標準(New standard)、探索新路徑(New ways),推動教育深層次、系統性變革,為助力全球智慧教育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進入智慧教育新階段 加速教育系統變革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持續創新突破重新定義著人類與人造工具的能力邊界,不斷革新教育理念、持續拓展教育內涵,推動教育行業全方位智能化升級,并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開啟“智慧教育元年”,加速助力教育數字化邁向智慧階段。進入新階段,教育的底層邏輯發生變化,教育生態系統加速迎來變革重構,教育范式由“師—生”二元結構走向“師—生—機”三元結構、教育場景由有界走向無界、教育資源由用戶生成走向智能生成、教學形態由人際交互走向人機交互、教育評價由單一走向多元、教育治理由經驗主導走向數智循證、教育科研由數據驅動走向智能驅動,更加連接、更加開放、更有韌性、更可持續的智慧教育從未來暢想走向現實可能。 樹立人才培養新標準 夯實國家競爭力根基 智能時代,社會生產力大幅提升,引發生產關系的變革,倒逼教育從知識傳授為重轉變為能力提升為本、價值引領為先,亟須構建相適應的育人質量與標準體系。新標準強調智能時代的人才需具備基礎能力、高階思維和未來素養。首先,教育始終以啟智潤心、價值塑造為核心,重在培養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和健全人格,使學生具備思辨能力、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樹立正確三觀,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其次,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環境和社會,教育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辨力和創新力,強化系統思維,培養他們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與協作能力。最后,未來社會將是高度人機協同的社會,教育要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人才,要注重發展學生的人工智能思維、提升人機協作能力、樹立人工智能倫理意識。教育要讓技術始終為人的發展服務,為國家戰略發展重大任務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開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貢獻中國教育智慧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重塑與再造正在加速實現,教育內容、教學模式、教育治理和教育形態正在深刻改變,亟須構建面向未來的高質量教育體系。一是培育未來教師。人工智能賦予教師新角色和新使命,通過智能備課、精準輔導和智慧教研等方式,實現教學流程優化與專業能力提升,推動教師從事務性工作轉向創造性育人。二是打造未來課堂。人工智能將推動未來課堂向“師—生—機”三元協同模式轉型,通過整合智能技術、創新模塊化教學和虛實融合場景,重構教學流程與學習體驗,實現從知識傳授到主動建構的范式升級。三是建設未來學校。人工智能將推動學校智能化轉型,通過技術賦能管理決策、資源調配、綜合評價三大核心領域,構建數據驅動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實現教育資源的精準配置與學生發展的全面評估。四是創設未來學習中心。打造以學生為核心的未來學習中心,通過智能技術整合跨界資源、重構學習模式,構建“能力導向—個性服務—社會共享”的新型教育生態,全面提升學生的未來競爭力。 新階段呼喚新作為,新標準引領新變革,新路徑開辟新未來。站在“智慧教育元年”的起點,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勇擔使命、共謀發展,為建設全民可及、人人可享、終身可持續的智慧教育體系不懈努力。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數字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理工大學校長) 光明社教育家,2025.8.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