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60分)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西方諺語 “我想無論寫作還是人生,正確的出發(fā)都是走進'窄門',不要被寬闊的大門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沒有多長。” ——余華 讀了上述名言,作為胸懷夢想、復(fù)習迎考的高三學子,你有怎樣的感悟,請就此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邏輯謬誤】 第一重錯誤:概念混淆——“窄門”是“選擇率低”還是“通過率低”? 作文解析中說:“寬門指向表象的繁華與群體的盲從,窄門則通往內(nèi)在的豐盈與個體清醒的堅持。”寬門指向盲從,窄門通往個體清醒,這似乎是說,窄門是指選擇人少的那條路,這是指選擇率低。 可是,解析又說: “寬門” 以“寬”“大”“人多”為特征,象征著無需付出太多努力的捷徑:它可能是學習中的投機取巧,成長中的隨波逐流,或是追求中的淺嘗輒止……“窄門”的“窄”“小”“人少”則暗含深刻寓意。“窄”意味著準入的嚴苛,需摒棄浮躁與功利;“小”象征著路徑的專注,要抵御外界的誘惑;“人少”凸顯選擇的孤獨,需堅守內(nèi)心的信念。 “窄”意味著準入的嚴苛,這似乎又隱約指向了“通過率低”。 人人都把清北作為高考的目標,可是,被錄取者極少,考取清北這條路是寬門還是窄門呢?如果說它是窄門,大家都對清北趨之若鶩,這明顯是“表象的繁華與群體的盲從”;如果說它是寬門,它的通過率又是極低的。 第二重錯誤:難以思辨——盲目選擇窄門也是“獨立價值判斷”? 作文解析中說: 立意當從“選擇窄門”的行為表象,深入至其精神內(nèi)核——即獨立價值判斷、對生命本質(zhì)的珍視及對時代責任的自覺擔當。 又說: 寫作時應(yīng)結(jié)合高三備考的實際情境,將“窄門”“寬門”與高三學習生活相聯(lián)系,比如“窄門”可對應(yīng)備考中的刻苦鉆研、堅守目標、深度學習,“寬門”可對應(yīng)學習中的懈怠、投機取巧、刷題求捷徑應(yīng)付一時考試等。 這段表述混亂不堪,好像在說,選擇人少的路就是有獨立價值判斷,就是對生命本質(zhì)的珍視及對時代責任的自覺擔當。就好像有學生立志報考清華北大,就是選擇了窄門,就是有自我意識。可是,如果這個學生平時只能考300多分,他盲目地選擇“窄門”,也是“獨立價值判斷”?那些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報考一般院校的同學反而是“盲從”了? 第三重錯誤:導向錯誤——從盲從走向盲從 一味盲從固然不好,一味標新立異,追求“窄門”是不是就好?別人一天三頓飯,我一天一頓飯,是不是就有獨立價值判斷?此題的價值導向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總結(jié):本題的立意方向只有一個:選擇必須是個人獨立價值判斷的結(jié)果,與寬窄無關(guān)。從眾未必不好,獨辟蹊徑未必就好。只要是獨立價值判斷的結(jié)果,就是好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