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暖風頻吹,我國數字醫療行業前景廣闊 數字醫療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征,通過整合和應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實現醫療服務的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在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質量和可及性方面,數字醫療發揮關鍵作用,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政策暖風頻吹,我國數字醫療行業前景廣闊。2024年我國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元,預計2025年我國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2748億元,同比增長24.7%。 我國數字醫療行業相關政策 時間 | 政策 | 主要內容 | 2024.07 | 《健康中國行動一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 | 加強規范化診療和健康管理。完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相關診療指南、臨床路徑。探索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規范化基層診療輔助系統。 | 2023.07 | 《健康中國行動一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一2030年)》 | 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遠程會診、臨床輔助決策等服務,提高基層診療能力和效率。推進糖尿病智慧健康管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豐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推廣物聯網應用、可穿戴設備。試點開展人工智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持續葡萄糖監測等糖尿病健康管理新技術,提升健康管理效率和效果。 | 2024.07 | 《中藥標準管理專門規定》 | 堅持傳承與創新并重,遵循中醫藥理論,尊重傳統經驗,體現中藥特點,鼓勵新技術和新方法在中藥標準中應用,支持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持續提高中藥質量可控性。 | 2024.06 | 《2024-2025年持續開展"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 | 各單位結合運營管理實際需要,參考《公立醫院運營管理信息化功能指引》,建立健全以業財融合為核心的運營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強化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加快內部各類信息系統互通互聯、各類數據共享共用,充分發揮信息化在業務管理與經濟管理融合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顯著提升運營管理精細化水平和效率效益。 | 2024.05 | 《規范醫療器械產品分類界定工作》。 | 若為軟件產品或者含有軟件組件的產品,應當寫明是否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是否給出診斷結論(結果)等信息。 | 2024.02 | 《加強醫療監督跨部門執法聯動工作》 | 各地要加強監督執法平臺建設,探索建立省級醫療監督管理平臺。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利用已有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收集、整合、分析醫療監督業務關鍵信息,加強業務協同,打通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共享互通,破除"信息孤島"。 | 2023.12 | 《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 | 統一縣域醫共體內信息系統,加強數據互通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在縣城醫共體內的應用。將遠程醫療延伸到鄉村,推行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加強網絡信息安全。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二、醫療服務市場急劇增長催生數字醫院運營解決方案需求,多元化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增長勢頭強勁 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由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和數字醫院運營解決方案構成。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字醫院運營解決方案包括電子病歷系統、醫院信息系統(HIS)、資源管理(如ERP)、患者關系管理(PRM)、數據分析等。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患者群體日益龐大,國內醫療服務需求持續攀升。傳統醫療模式在應對急劇增長的需求時,逐漸顯露出資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等問題。而數字醫院運營解決方案具備便捷性、高效性等優勢,能夠有效解決這些痛點,滿足人們對醫療服務的更高期望。近年來,國內數字醫院運營解決方案需求快速增多,根據數據,2020-2024年我國數字醫院運營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由360億元增長至742億元,CAGR達19.8%。預計2025年我國數字醫院運營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891億元,增速為20.1%。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是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構成基礎,市場增長勢頭強勁。2020-2024年我國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市場規模由404億元增長至1461億元,CAGR達37.9%。預計2025年我國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市場規模達1857億元,增速為27.1%。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數字醫療行業發展趨勢研究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2025-2032年)》顯示,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呈現多元化結構,不同類型平臺在數字醫療生態中發揮著各自獨特的作用,其中互聯網醫療平臺以互聯網為載體,整合了醫療資源,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患者與醫生之間的遠程互動,是當前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核心組成部分,占比達47.9%;其次是掛號問診平臺,主要聚焦于便捷患者預約掛號服務,以及與醫生進行初步的問診溝通,占比達28.4%。 不同類型數字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作用 類別 | 作用 | 互聯網醫療平臺 | 互聯網醫療平臺以互聯網為載體,整合了醫療資源,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患者與醫生之間的遠程互動。患者可以通過互聯網醫療平臺進行在線問診、預約掛號、查看檢驗報告等操作,醫生則可以遠程為患者提供診斷、開具處方等服務。這種模式極大地提高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尤其是對于偏遠地區的患者和行動不便的人群來說,互聯網醫療平臺為他們提供了獲取醫療服務的新途徑。 | 掛號問診平臺 | 這類平臺主要聚焦于幫助患者便捷地預約醫院的掛號服務,以及與醫生進行初步的問診溝通。通過整合各大醫療機構的掛號資源,患者可以在一個平臺上查詢多家醫院的號源信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時間安排進行預約,減少了排隊掛號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同時,一些掛號問診平臺還提供在線問診功能,患者可以在就診前與醫生進行簡單的溝通,描述自己的癥狀,醫生則可以根據患者的描述提供初步的診斷建議和就診指導。 | 健康管理平臺 | 這類平臺通過收集用戶的健康數據,如運動數據、飲食數據、睡眠數據、生理指標數據等,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評估和健康管理方案。用戶可以通過健康管理平臺實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獲取健康建議,如合理的飲食搭配、適當的運動計劃、疾病預防措施等,幫助用戶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的發生。 | 醫藥電商平臺 | 醫藥電商平臺主要從事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在線銷售業務,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藥渠道。消費者可以在醫藥電商平臺上瀏覽各類藥品和醫療器械的信息,比較價格和品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進行購買。同時,一些醫藥電商平臺還提供藥品配送服務,將藥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節省了消費者前往藥店購藥的時間和精力。此外,醫藥電商平臺還為藥企和醫療器械廠商提供了新的銷售渠道,有助于降低銷售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覆蓋率。 | 醫生助手平臺 | 醫生助手平臺可以集成電子病歷系統、醫學知識庫、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等功能模塊。醫生可以通過醫生助手平臺快速查看患者的病歷信息,獲取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指南,以及參考其他醫生的臨床經驗和案例,從而更準確地做出診斷和治療決策。同時,醫生助手平臺還可以實現醫療數據的共享和交流,促進醫生之間的協作和學習。 | 醫療知識平臺 | 這類平臺通過發布文章、視頻、直播等形式的內容,向大眾普及醫學常識、疾病預防知識、健康生活方式等信息,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和醫療意識。醫療知識平臺的內容來源廣泛,包括專業醫生、醫學專家、健康機構等,確保了知識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三、細分領域百花齊放,我國數字醫療行業處于高度競爭狀態 我國數字醫療行業內參與者眾多,截至2025年H1,我國數字醫療企業注冊量已達6.26萬家。我國數字醫療行業參與者主要包括醫療信息化企業、互聯網醫療企業、數字醫療設備制造商等,這些企業主要各自深耕醫療信息化、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可穿戴設備等細分領域,其中尚未出現絕對龍頭企業,因此現階段我國數字醫療行業仍處于高度競爭狀態。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國內數字醫療行業代表企業基本情況 企業名稱 | 核心業務領域 | 關鍵數據/技術優勢 | 行業地位 | 京東健康 | 醫藥電商+在線診療 | GMV超2000億元,SKU最全,處方外流政策紅利 | 醫藥電商龍頭 | 平安好醫生 | 在線診療+健康管理 | 用戶超4億,市占率65%,AI問診日均80萬次 | 綜合服務龍頭 | 阿里健康 | 醫藥電商+醫療AI | 支付寶入口導流,區塊鏈藥品溯源,跨境醫療合作 | 生態整合者 | 聯影醫療 | 醫學影像AI+高端設備 | 全球市占率第一,海外收入占比30%,裝機量超5萬臺 | 高端影像國產替代標桿 | 科大訊飛 | 基層AI輔診+語音電子病歷 | 覆蓋5萬家基層機構,診斷準確率>95%,服務超8億人次 | 基層醫療信息化領導者 | 微醫 | 互聯網醫院+分級診療 | 合作超1萬家醫療機構,政府“互聯網+醫療健康”試點主力 | 平臺型巨頭 | 醫渡科技 | 醫療大數據+AI科研 | 政府健康大腦項目,醫保控費+RWS需求爆發 | 數據智能領跑者 | 衛寧健康 | 醫療信息化+AI臨床決策 | WiNEX系統覆蓋400+三甲醫院,醫保控費年省百億元 | 信息化龍頭 | 萬東醫療 | 影像設備+AI輔助診斷 | 基層市占率超40%,肺結節AI獲FDA/NMPA雙認證 | 基層影像下沉標桿 | 數坤科技 | 心血管AI診斷 | 心血管AI診斷速度比人工快20倍,合作超1000家三甲醫院 | 垂直專科技術代表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zl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