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聊小孩教育的問題,正好聊到這個話題:后勁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 很多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習,以戕害“生命力”和榨干自己為代價的學霸,一旦上了大學,就會后勁全無,高考成了這些人最高光的時刻。 而另一些人,年輕的時候平平無奇,到了四五十歲,反而取得很大的成就。 絕大多數人,在智商上其實沒有本質差別,真正把人和人區分開的,其實是能量,是那種持續學習和奮斗的勁頭。 社會上但凡有點成就的人,他們和其他人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能量,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想必都能發現這一點。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的不是短期的速度和爆發力,而是看他的能量和后勁。 有些人,智商、情商一般,但你和他接觸之后,很快就會意識到,這個人日后必有一番成就。 01 真正的中年危機 是能量危機,而不是技能不足,學歷不夠,工作不好找。 人越往后走,路會越來越窄,想象空間會越來越小。 一個10歲的小孩,面向未來有無限可能。 到20歲,他可以隨便嘗試、隨便轉行。 可到了50歲、60歲,人生差不多基本定型,絕大多數人這個時候對人生和事業已經不會有任何“想法”。 像褚時健這種七十多歲還有能量繼續戰斗的強人,是極少數。 我和朋友說,一定要把握好45歲之前的這段時間。 因為45歲之后,體力精力和學習力會嚴重下滑,對很多事情會變得有心無力,而停止“學習”的結果,就是“不斷重復”老路,形成嚴重的路徑依賴。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45歲之后,以前是干什么的,以后大概率會一直干下去,以前沒做過的,以后大概率也不會去做了。 如果之前的生存路徑一旦出問題,人生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真正的中年危機,是能量危機。 能量不足,你就只有在“存量”(認知、技能、路徑等)里刨食,再難主動把新的“變量”(認知、技能、路徑等)引入生活。 02 守好能量基本盤 什么是能量? 體力精力,只是能量的底座和基礎,精神力才是核心和本質。 底座決定能量的下限,精神力決定能量的上限。 有的人身體很好,但頭腦和內心像一潭死水,生活麻木,得過且過,這種人你不能說他有能量。 有的人也許身軀矮小甚至是“殘破”,但他內心有溝壑,這種人往往會表現出巨大的能量,比如拿破侖、霍金、史鐵生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盡早建立根據地和基本盤——打仗、經商、人生,在這一點上是通的。 睡眠,運動,飲食,情緒,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些都是一個人能量基本盤的重要組成。 學習能力、深度思考能力、執行力都需要以強健的體魄為基礎,才能長出來。 身體太弱的人,注定賺不到錢。 身體底子很好,但濫用精力的人,也很難賺到錢。 一個人只要有建設能量基本盤的觀念,精力不濫用,把能量聚焦到事業和賺錢上,沒有不成的。 這個道理,我在好幾篇文章里都提到過: 03 培育能量“真核” 一個精神世界匱乏的人,身體再好,也很難有能量。 一個讀懂《相對論》和《資本論》,看了100本名人傳記,內心有一個宏大世界的人,你也很難想象,他會是個低能量的人。 能量的真核,是創造力,是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正是“精神世界”,像火吸引飛蛾一樣,驅使著一個人不斷思考、學習、探索、實踐。 如何培育出蓬勃的精神世界? 有些人天生根基厚,能量強。 作為普通人,我們天賦不夠,根基不厚,那就靠后天多學習來培育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創造力。 1、提升廣度:按照正確的方式大量學習,啟動個人成長的“黑洞效應” 一個人有結構性思維,有構建系統的習慣,他的學習就有了極強的積累性,他的認知體系會不斷膨脹。 認知體系越大,他的理解力和記憶力會隨之增強。 理解力和記憶力增強,又會反過來“加速”認知體系的膨脹,我稱這為學習的“黑洞效應”。 這個問題,我在這篇文章里有詳細梳理: 2、挖掘深度:深挖一口井,挖井及泉 找到一個領域,深耕下去,巨大的“可能性”就會像泉水一樣涌上來,滋養你。 你挖得越深,內在精神的活躍度和創造性就越強。 3、拓展開放度:保持好奇,保持饑餓 很多人在30多歲,生命狀態,就已經向未知和未曾擁有的世界封閉了。 只有少數人,直到死的那一天,他的生命狀態都是面向未知和未曾擁有的世界打開的。 普通人很難靠天生的東西,一直保持好奇,那就用龐大的知識體系,終生學習的習慣,來激活和延長自己的好奇。 只要好奇心還在,饑餓感還在,人就能避免“封閉”,繼續吸收新東西,繼續向前。 當一個人擁有蓬勃的精神世界,這股力量又會反過來滋養能量的“底座”。 能量“真核”和能量“底座”,形成相互促進的增強回路,迸發出強勁的驅動力和生命力。 所以,你會發現,歷史上的有蓬勃精神世界的大學者(比如楊振寧),大企業家(比如稻盛和夫、芒格),普遍高壽。 對個人來說同樣,只要能量還在,學習力和執行力還在,好奇心和饑餓感還在,就沒有人能讓你“下牌桌”。 能量還在,一切就可以重啟,重建。 關于作者: 211本科,進過工廠,做過銷冠(業績占公司60%),志存高遠,野蠻生長。文章聚焦兩大主題:變強、變富。 查看更多內容,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沒有點關注的朋友,可能后續收不到平臺的內容推送。 鏈接作者,圍觀我的創業人生。 發送“個人戰略”,送你一套《個人戰略基礎框架》電子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