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國畫的事兒,技巧能練,顏色能調,但那股子讓人一眼就覺得“高級”的品味,真不是畫的多像,用色多炫能堆出來的。就像美院教授說的,品味跟人品是綁在一塊的,是慢慢養出來的,急不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你想啊,一個人要是總想著走捷徑,畫東西只盯著別人喜歡啥,能不能賣錢,筆底下難免帶著一股子浮躁。線條可能挺溜,顏色可能挺艷,但就是缺了點打動人的東西——那是因為他心里沒底,畫的是別人的期待,不是自己的真心。反過來,要是這人踏實,肯沉下心看生活,哪怕畫片落葉,也能琢磨出葉子上的紋路,藏著多少風的痕跡。這種對細節的尊重,真實的敬畏,畫出來自然就有股子靜氣,這就是品味的影子。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人品里的善良,真誠,耐心,其實都在悄悄影響畫筆。一個總想著糊弄的人,線條會飄;一個對世界充滿偏見的人,顏色會刺眼;一個愿意包容不同的人,畫面里能看出溫柔的層次。就像老木匠做家具,手藝再好,心不誠,榫卯也卡不緊實。畫畫的品味,說白了,就是把做人的那點精氣神,走進了筆里、墨里、色彩里。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所以,別總盯著技法較勁,多看看自己心里裝著啥。待人誠懇,看事通透,對生活有敬畏,畫著畫著,那股子,別人學不來的品味,自然就從筆端冒出來了。這就像釀酒,人品是酒曲,時間是窖藏,最后釀出的味兒,騙不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