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楊世有 當暮色為社區(qū)披上溫柔的薄紗,普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活動大廳里,正飄著一股特別的香氣 —— 這是為社區(qū)老人們精心籌備的 “定制素宴自助晚餐”,沒有重油重鹽的葷腥,卻藏著社工們對老人健康的滿滿用心。 早在一周前,社工們就開始了 “定制” 準備:逐戶走訪社區(qū)老人,記下每個人的飲食禁忌與口味偏好 ——“陳爺爺有高血壓,要少鹽”“周奶奶喜歡軟糯的食物”“吳叔不吃菌菇類”;又聯合專業(yè)營養(yǎng)師,用當季新鮮的蔬菜、豆制品、雜糧等食材,設計出十余道既健康又美味的素食菜品。活動當天下午,社工們和志愿者們早早忙碌起來:將胡蘿卜雕成小巧的花朵擺在餐盤邊緣,把蒸好的山藥切成均勻的小塊,給涼拌木耳撒上細碎的蔥花,連盛放菜品的容器都特意選了溫潤的陶瓷碗,“讓老人們看著就舒心”。 傍晚六點,老人們陸續(xù)走進大廳,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忍不住笑起來:長桌上整齊擺放著一道道素食 —— 金黃的南瓜粥冒著熱氣,翠綠的涼拌西蘭花清爽可口,還有用豆腐做成的 “素排骨”、用香菇和糯米釀的 “素丸子”,每一道菜旁都立著小小的提示牌,標注著食材成分與營養(yǎng)功效。社工小楊連忙迎上前,攙扶著張奶奶走到餐臺前:“奶奶,您愛吃的蓮子百合羹在這邊,我?guī)湍⒁煌耄⌒臓C。” 另一邊,幾位老人圍在一起,你幫我夾一塊素雞,我給你盛一勺雜糧飯,邊吃邊聊:“以前總覺得素食沒味道,沒想到這么好吃!”“你看這素丸子,比我家做的還香!” 用餐過程中,社工們始終穿梭在老人之間,不時詢問口味是否合適,主動幫行動不便的老人添菜。72 歲的李奶奶端著碗,拉著社工的手說:“你們太貼心了,知道我牙口不好,特意把菜做得這么軟,比自己家孩子想得還周到!” 聽到這話,社工小徐笑著回應:“奶奶,您滿意就好,以后我們還會常辦這樣的活動。” 晚餐接近尾聲時,社工們還端上了特意準備的銀耳羹,“解解膩,也補補身體”,老人們捧著溫熱的碗,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這場 “定制素宴自助晚餐”,沒有奢華的排場,卻有著最真誠的關懷。普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們用一道道精心定制的素食,不僅讓老人們品嘗到了健康的美味,更讓他們感受到了社區(qū)大家庭的溫暖。未來,我們還將繼續(xù)關注老人的需求,用更多貼心的公益活動,陪伴老人們度過幸福的晚年時光,讓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 “被用心對待” 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