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還至奉高。上念諸儒及方士言封禪人人殊,不經,難施行。天子至梁父,禮祠地主。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薦紳,射牛行事。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秘。禮畢,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陰道。丙辰,禪泰山下址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天子皆親拜見,衣上黃而盡用樂焉。江淮間一茅三脊為神籍。五色土益雜封。縱遠方奇獸蜚禽及白雉諸物,頗以加祠。兕旄牛犀象之屬弗用。皆至泰山然后去。封禪祠,其夜若有光,晝有白云起封中。 ![]()
四月份的時候,孝武帝返回京城的時候到達了奉高,孝武帝想到眾多儒生和方士都有封禪泰山的禮儀方法,但是彼此說的都不相同,沒有共通的地方,無法實行。 孝武帝來到梁父地區祭祀了地主,乙卯日的時候,孝武帝命令跟隨在他身邊的儒生來草擬封禪的禮儀,準備具體的操作方案。 孝武帝于是便在泰山腳下的東方進行封禪,祭祀的禮儀和郊外祭祀泰一神相同,建造了一個寬一丈二尺,高九尺的封壇,在祭壇下邊則有書寫著文字的玉牒,這些文字是什么,沒有人知道。 祭祀完成之后,天子一個人帶著侍奉自己的奉車都尉霍子侯登上了泰山,孝武帝于是在泰山上舉行了祭祀。 ![]()
這些事情都沒有流傳出來,第二天孝武帝順著泰山的背面下山了,丙辰日封禪了泰山東北方的肅然山,用祭祀后土的禮儀祭祀了他。 孝武帝親自進行了祭拜,穿著黃色的衣服并且全部用了舞樂來陪祀,用長江、淮河之間生長的一種三菱草當做祭祀神靈的墊席,用五色土來增加封壇。 釋放了那些奇珍異獸來增加禮儀的盛大,以顯然自己的誠心,兕、旄牛、犀、象等大型動物不讓釋放,孝武帝來到泰山封禪完成之后離開了,舉行封禪的時候,在夜晚就像發出了神奇的光,白天的時候有白氣從封壇中升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