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儒風君 常聽人說:不必花錢尋找快樂的人,才最富有。 世上所有事都離不開錢,唯有快樂與金錢無關。 3個哄自己開心的好習慣,不花一分錢。 每天堅持做,你會過得更加輕松。 親近自然,為身體充電 袁宏道說:“青山可以健脾,湖水可以當藥。” 清晨的鳥鳴、午后的樹蔭、日暮的晚霞…… 大自然的每一份饋贈,都是調理身心的“天然良藥”。 演員陳坤成名后,曾一度因為壓力患上抑郁癥。 他選擇走出家門、走向自然,借助自然有著神奇的治愈力,找回自己內心的平靜。 在海南紅樹林,陳坤感受到自生命的堅韌; 在敦煌沙漠行走時,他意識到人類的渺小與自然的恒久; 穿越青海阿尼瑪卿山、敦煌戈壁,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十余年間,陳坤的足跡遍布西藏、青海、喜馬拉雅、敦煌、香格里拉等地。 他從城市走向山野,在自然中自由呼吸,獲得心靈的松弛與成長。 通過戶外運動,不僅強健了體魄,也重新找回了樂觀的心態。 當你覺得悶了、累了,最近過得不快樂。 不妨出門走走,到沒有天花板的地方。 腳踩泥土,大口呼吸新鮮空氣,能量很快就會回來。 放下執念,給心靈解鎖 俗話說:“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活得痛苦,就是因為自己想不開。 唯有放下執念的包袱,人生才能輕裝向前。 莫言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經常吃不飽。 糧食不夠吃,他就跟母親一起,去別人地里撿掉落的麥穗。 母親裹了小腳,在田里跑不快,被看守麥田的人抓住,還被扇了一個耳光。 她嘴角流血,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的樣子,一直刻在莫言的腦海中,令他耿耿于懷。 多年之后,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已然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莫言在家鄉的集市上與他擦肩而過,瞬間認出他就是當年毆打母親的“仇人”。 莫言沖上去想要理論,但母親卻一把拉住了他。 平靜地說:“兒子,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莫言最終聽從了母親的話,選擇了原諒。 卸下仇恨的一瞬間,他發現心情競如此輕松。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事事掛心,靈魂遲早不堪重負。 放過他人的過錯,其實也是解脫自己的心。 精簡社交,讓生活簡單 阿德勒曾說:“人所有的困擾,都來自人際關系。”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遠離消耗自己的無效社交,才能讓生活回歸素與簡。 2015年,李健參加《歌手》節目后爆紅。 各種商演、應酬等邀約如雪片般飛來,他全都選擇了回絕。 他認為,要想寫出好的歌曲,就得沉下心來。 不能讓社交占用自己的時間,損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 生活中,李健沒有微信,也不用智能手機。 他覺得手機只要能打電話、發短信就夠用了。 別人聯系不上他,開始還會抱怨,后來也就慢慢習慣了。 李健從公眾視野消失半年多,一邊出國旅行,一邊寫歌。 就連跟幾個要好的朋友,也見不上幾回面。 年輕時,總以為酒桌上稱兄道弟,就能換來真交情 后來明白,絕大多數人不過是擦肩而過、逢場作戲。 當你不再為社交所困,把精力收回自己身上。 才能收獲真正的成長,內心的從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