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很大,我們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這被稱為可觀測宇宙,已知的觀測數據表明,可觀測宇宙中的星系數量可達上萬億個,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只是其中之一,而僅僅是銀河系就有數億顆恒星,而這些恒星普遍都有自己的行星,其中類似地球的行星數量至少可達數億顆。 在如此龐大的基數面前,就算智慧文明出現的可能低得離譜,也應該有不少的“中獎者”吧?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宇宙已經存在大約138億年的時間,時間也足夠充裕了,所以按道理來講,現在的宇宙應該是非常“熱鬧”的,充滿各種智慧文明的痕跡。 但實際情況大家都是知道的,迄今為止,我們從未發現過任何智慧文明存在的痕跡,在我們眼中,整個宇宙寂靜得讓人心里發毛。 為什么會這樣呢?對于這個問題,人們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觀點,其中有一種觀點提出猜測稱,有沒有一種可能,人類是現在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 該觀點認為,宇宙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處于一種不適合生命存在的狀態,那時的宇宙中,恒星通常都非常巨大,其壽命也很短(通常也就是幾百萬年),當它們“壽終正寢”之時,動不動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向周圍很大一片空間里釋放出毀滅性的輻射及物質流。 星系之間也在頻繁地發生碰撞與合并,而那些位于星系中心位置的超大質量黑洞也會瘋狂地吞噬周圍的物質,時不時地就會發生黑洞噴流事件,而這種高能事件足以將其途經的一切星球都給“消毒”個千百遍。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即使是最原始的生命都很難存活,就更不用說智慧文明了,而真正適合生命存在的大環境,則是宇宙經過近百億年的折騰才慢慢形成的。 而太陽誕生于大約46億年前,從宇宙的時間尺度來看,這正好處于一個適合生命存在的好時光,此時宇宙的“狂暴時代”已經結束,而早期宇宙的那些恒星產生的各種重元素也已充分地散播開來,為巖石行星以及行星上可能出現的生命提供足夠的原材料。 實際上,地球就是通過這些原材料形成的巖石行星,更幸運的是,地球處于太陽的宜居帶之中,這里既不太熱也不太冷,剛好可以讓水以液態的形式存在,而這也是生命誕生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 不過即使是在條件良好的巖石行星上,想要演化出智慧文明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整個過程就像是一場超級馬拉松比賽,其中有多個難以跨越的“關卡”,比如說以下幾個。 第一關是非生命物質演化出生命。事實上,關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學家至今都沒有完全搞明白,所以這一關很可能是最難的一關。 第二關是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據我們所知,在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誕生后的近20億年時間里,生命都一直是極為原始的單細胞生物,直到有一天,一些細胞在極為巧合的情況下才“學會”了如何分工合作,多細胞生物才得以在地球上出現。 第三關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誕生。要知道高等智慧并不是生物演化的方向,在過去的地球上,多細胞生物演化出了多得數不清的物種,但只有我們人類這一種演化成了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在這背后到底有多少偶然因素,可以說是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第四關則是智慧文明的出現,對于人類來說,這同樣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在長達百萬年的時間里,任何一點意外都可能讓文明的火種徹底熄滅,而根據已知的研究,人類的祖先確實也不止一次瀕臨滅絕。 實際上,地球花了大約45.5年才誕生了人類文明,盡管這樣的速度在宇宙中到底是快還是慢,我們現在無從知曉,但考慮到其中大量的偶然因素,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人類能夠有現在的文明,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奇跡。 所以一個合理的猜測就是,我們現在看不到外星人,可能就是在這場超級馬拉松比賽之中,宇宙中的其他“選手”要么還在某個“關卡”苦苦掙扎,要么早早地就被淘汰出局,而我們人類,則是現在宇宙中的第一批文明,當然也很可能就是最高等的文明(或者其中之一)。 現在的宇宙之所以如此寂靜,或許只是因為我們是宇宙的“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