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之/路 ![]()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了皮膚病的治療總則,對帶狀皰疹的治療也非常有指導意義。 說真的,見多了人被這毛病折騰得吃不下、睡不著,而對付它,我常讓患者“內服+外用”雙管齊下:內服龍膽瀉肝湯清里,外用重樓解毒酊攻表,里外夾擊才管用。 ![]() 先說內服的龍膽瀉肝湯: 這方子能管帶狀皰疹的“里子”,藥材都是實打實的清熱高手: · 龍膽草是“排頭兵”,專清肝膽濕熱,就像給發炎的病灶“潑冷水”; · 黃芩、梔子幫著把火氣往下壓,順著小便排出去,避免熱邪在體內“作亂”; · 澤瀉、木通、車前子是“祛濕小分隊”,把水泡里的濕濁導出去,讓皮膚少長新泡; · 當歸、生地補點陰血,免得清熱太猛傷了正氣; · 柴胡理順肝氣,讓氣血不淤堵,畢竟“不通則痛”; · 甘草調和藥性,讓所有藥材勁兒往一處使。 說白了,它就是從根上清掉體內的濕熱,不讓皰疹有“扎根”的機會。 再講外用的重樓解毒酊 這藥專管帶狀皰疹的“面子”,成分簡單卻厲害: · 重樓 是“主力”,就是咱們說的“七葉一枝花”,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付皰疹的紅腫刺痛特別管用; · 紫草地丁、蒲公英都是天然的“消炎藥”,幫著把皮膚表面的熱毒散掉,不讓水泡繼續擴散; · 再加點艾葉、甘草,既能增強藥效,又能緩和對皮膚的刺激,哪怕水泡破了也能涂。 它直接往水泡上抹,就像在皮膚表面筑起一道“防火墻”,把熱毒往外逼。 ![]() ![]() 說實在的,不是所有帶狀皰疹都適用,得看準“濕熱”的信號: ?? 水泡長得快、顏色紅得發紫,摸起來燙乎乎的,疼得厲害還帶著癢; ?? 嘴里發苦、舌頭紅、舌苔黃膩,小便黃得像濃茶,大便要么干要么黏馬桶; ?? 晚上疼得更兇,翻來覆去睡不著,甚至連穿衣服都得小心翼翼。 這時候內服龍膽瀉肝湯清濕熱、通氣血,外用重樓解毒酊消水泡、止疼痛,內外配合,能讓疼減輕得更快,水泡癟得也早。 ![]() 這些禁忌和注意事項得記牢 龍膽瀉肝湯的注意事項: 1. 脾胃虛的人別久服: 平時吃點涼的就拉肚子、肚子脹的人,吃這藥可能加重脾虛,一般最多吃1-2周,癥狀減輕就停; 2. 孕婦、哺乳期女性禁用: 里面的藥材可能影響胎兒或寶寶; 3. 吃藥時別碰辛辣、油膩: 火鍋、辣椒、肉食 這些會給濕熱“添柴”,讓藥效大打折扣。 重樓解毒酊的使用規矩: 1. 水泡破了別直接涂: 皮膚破潰處用這藥可能刺激傷口,最好先咨詢醫生; 2. 過敏體質慎用: 涂完如果皮膚更紅、更癢,趕緊停用; 3. 別涂在眼睛、嘴巴周圍: 避免刺激黏膜。 ![]() 說真的,帶狀皰疹看著是皮膚上的事兒,其實是體內濕熱在“鬧事”。內服外用藥用對了能少遭罪,但要是不對癥,反而可能拖重。比如體質虛寒的人(平時手腳冰涼、怕冷)就不適合用這倆藥,盲目用可能越治越糟。 拿不準自己體質的話,找中醫師辨證看看,根據情況調整用藥,才能好得又快又穩。畢竟,少受罪、不復發,才是咱們最想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