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故事的開頭,當成敘述的起點。 許多初學者習慣于按時間順序寫作:“有一天……然后……接著……最后……”。這是最安全,但也最易流于平淡的方式。它拋棄了懸念,把所有的底牌一開始就亮給了讀者。 試試這個技巧:從“中間”開始,或者從“結尾”開始。 在寫作上,這被稱為 “從危急時刻切入”(In Medias Res) 。 舉個例子:你想寫一個“普通人歷經波折最終創業成功”的故事。
“張三大學畢業后,進入了一家不錯的公司。但他一直有個創業夢。三年后,他辭了職,開始創業。創業過程很艱難,他遇到了資金問題、團隊分歧……(經歷一系列困難)……最終,在他的堅持下,公司獲得了成功。”
(讀者看到開頭,基本就能猜到結尾,閱讀動力會大大下降。) “銀行賬戶里只剩下537.2元,下周一就要發工資,而最大的客戶剛剛發來郵件說要取消訂單。一年前,張三斷掉所有后路、毅然辭職創業時,從未想過自己會坐在凌晨三點的辦公室里,面對這樣的絕境。”
看,我們沒有從“大學畢業”開始,而是直接從故事中后段的“最大危機”切入。 這樣寫的好處是: - 瞬間制造懸念:讀者一開始就被拋入一個緊張的情境中,會立刻產生疑問:“他怎么了?”“事情怎么會變成這樣?”“他能挺過去嗎?”。這些疑問會牢牢抓住他們繼續讀下去。
- 賦予倒敘以意義:此后,你再通過回憶(倒敘)的方式,交代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這個絕境的。此時的倒敘不再是平淡的背景介紹,而是為了解答懸念,每一段往事都變得至關重要。
- 提升故事張力:即使讀者早已知道“他最終成功了”的結果,他們依然會感興趣:“他究竟是如何從這樣的絕境中翻盤的?” 過程比結果更具吸引力。
如何操作? 問問自己:你的故事中,哪個時刻情緒最激烈、沖突最集中、主角最狼狽或最輝煌? 試著就從那里開始你的敘述。把平鋪直敘的“起因-經過-結果”,改造為充滿懸念的“結果(危機)-倒敘(如何至此)-破解(如何翻盤)”的全新結構。 下次動筆前,先別急著從頭寫起。花幾分鐘為你的故事找一個更閃亮、更抓人的“開場哨”。這個簡單的動作,將會徹底改變你故事的面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寫作##泛文化寫作營##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