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風帶著夏末的余溫,也吹來了孫女Junee人生的新起點——她背著嶄新的書包,踏進了小學的校門,這一次,她的身份從“幼兒園小朋友”變成了“小學生”。
![]() 記憶里,她還是那個在幼兒園里需要老師牽著手送進教室、幫忙整理衣角的小不點,吃飯時要老師提醒“慢一點”,午睡后要等著老師幫忙梳辮子。可上了小學才幾天,我就發現她變了:早上會自己定好小鬧鐘,醒來后熟練地穿好校服、系好紅領巾;放學回家,會先把書包里的作業本拿出來,一筆一劃地寫作業,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著急哭鬧,而是先在草稿紙上畫一畫、想一想。從有人時刻扶助的幼兒園生活,到凡事要自己動手的小學生活,她小小的身影里,藏著讓人驚喜的成長。
![]() 幼兒園時,她的“任務”更多是跟著老師唱歌、畫畫、做游戲,結果好歹都有老師笑著鼓勵;可小學不一樣,每一堂課的聽講、每一次作業的完成、每一場小測驗的成績,都需要她自己全程去承受——上課走神了,知識點就會漏掉;作業馬虎了,就要重新訂正;考試沒考好,要自己學著分析哪里錯了。我看著她晚上對著錯題本皺眉頭,又慢慢舒展的樣子,忽然明白:小學不是幼兒園的延續,而是讓她學會對自己的努力負責的開始。
![]() 常聽人說“行遠自邇,篤行不怠”,以前總覺得這是大人才懂的道理,可在Junee身上,我看到了最樸素的實踐。她不算特別有天賦的孩子,學拼音時,“b”和“d”總分不清,她就把兩個字母畫在卡片上,每天早上起床后念十遍;跳繩練了好久也達不到標準,她就每天放學后在樓下多跳五分鐘,從一次跳十下,到后來能連續跳五十下。我跟她說“沒關系,慢慢來”,她卻仰著小臉說:“奶奶,老師說重復做也能做好,重復是不是也是一種天賦呀?”那一刻,我心里又暖又驕傲——她已經懂了,比起“天賦”,堅持和認真更珍貴。
![]() 如今,Junee的小學生活才剛剛開始,書包里裝著的不只是課本和文具,還有她對未來的好奇,也裝著我們全家人的期待。希望這個新起點,能讓她慢慢學會獨立、學會堅持、學會熱愛;希望她在未來的征程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記得現在這份“重復也不怕”的勇氣;更希望她能在小學里找到喜歡的事、交到要好的朋友,每天都能帶著笑容走進校門,帶著收獲回到家里。
我的小Junee長大了,愿她在小學的時光里,一步一個腳印,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