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兒子班上有一個家長問老師,他家孩子的家庭作業有沒有寫完,不知道是不是老師心情不太好,當時就懟了一句:“家庭作業是孩子在家里要做的作業,孩子有沒有寫完,家長不知道嗎?” 此話一出,家長們就悄悄地在另外一個只有家長的群里討論起來(老師不在群里),很多家長都覺得老師態度不好,家長關心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問問老師,有什么不可以?還有的家長說,家庭作業是孩子在家完成的,第二天老師不也同樣批改嗎? 后來,可能老師自己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說話態度有問題,又緩和了一下氣氛,但沒有家長再說話,氣氛有些尷尬。 家長微信群是一個非常體現說話技巧的地方,大多家長微信群只能打字,不能語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從字面上來理解,如果語言很生硬,就會讓人很不舒服,每次我在家長群里說話,打完字,還會仔細看一遍,就怕引起誤會。 記得有一次,老師把那些沒寫完作業的孩子的名字用筆圈了起來,有個家長沒明白什么意思,就@老師,問老師那些花圈是怎么回事,而且自始至終這個家長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打錯了字,老師也一直沒有回復。 除了在微信群里說話需要注意外,孩子上了一年級也與上幼兒園有很大的不同,有些能夠在幼兒園問的問題,在孩子上小學后,就不宜再問,即使問了,老師大多也會權當看不見。 一、吃喝拉撒問題 孩子上幼兒園時,很多寶媽寶爸都會在微信群跟老師說過這樣的話: 老師,您看看我家孩子出汗沒有?如果太熱,幫忙叫他把外套脫了。 老師,今天我家孩子還咳嗽嗎? 老師,我家孩子有些感冒,麻煩您別讓他出去亂跑了。 …… 但是這些吃喝拉撒的問題,放到一年級的班級微信群里,老師會視而不見的,有一次,我兒子他們班上有一位家長讓老師問一問孩子肚子還痛不痛,但老師沒有回答,這位家長就覺得老師不負責任。 全班70個孩子,如果這種生活上的小事,都讓老師來幫忙,那么,老師的教學任務就很難完成,幼兒園時期,老師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吃飯、穿衣、睡覺等,但是小學的老師的工作重點就不再是這些了。 所以,這些吃喝拉撒的問題,要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若孩子感到不舒服,讓他主動去找老師,而不是等老師來問他,因為很多時候老師是沒有時間做這些事情的。 二、讓老師幫忙找作業 有一次,班上有幾個孩子沒有寫完作業,就將這些孩子的名字發在了微信群里,有一位家長認為自家孩子的作業寫完了,就讓老師去孩子的書包里翻一翻,找一找,老師回答說,已經讓孩子自己找過了,沒有作業。 可這位家長還是不放心,就對老師說,您親自找找吧,我家孩子可能找得不仔細。結果老師不再說話了。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書包,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按時交作業,是孩子上小學后,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而不是要求老師每天來翻找孩子的書包,看看他的作業發在哪里了。 三、我家孩子還不太適應,麻煩老師多關照一下孩子 孩子班上有一個女孩子,剛升入一年級時的頭一兩個星期,天天哭著來上學,拉著媽媽的手,不愿意進教室,老師開始還格外關照她,讓她坐在離講桌最近的地方,見孩子上課情緒不好,老師也會安慰兩句。 可一個學期都過去了,寒假過后,這位女孩上學的時候又開始哭,家長就在微信群里再三叮囑老師,多關照孩子,老師不再說話了。 可以說絕大多數孩子都能適應小學生活,一個學期都過去了,還沒有適應小學生活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多從自己的孩子身上找找原因,看看孩子到底是哪方面不行,不能總要求老師安撫孩子啊! 總之,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會有很多變化,比如課業負擔、自理能力等,對于家長而言,也要適應這種變化,不要總把孩子當成幼兒園的小朋友,從內心我們就該意識到孩子是小學生了,有些事情不能總想著依靠老師,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一些生活學習上的問題。 此外,現在已經與我們之前讀書大不一樣,以前家長可以不操心孩子的學習,甚至還孩子的班主任是誰都可能不知道,現在孩子每天的作業完成情況,單元測試成績,老師要求孩子背誦的課文等,家長最起碼要做到略知一二。 我家老大現在上小學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的小學知識比以前更扎實了。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