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將陸續花上千篇文章,用毛選思想,解讀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今天我們來看,一個人“會說話”,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中型公司的老板,發展得還不錯。 但是,行業里出了個“巨無霸”,它技術先進、資金雄厚、打法兇狠,要把你們所有同行,一個個都給吞并掉。 ![]() 現在,你面前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你聯合其他幾家體量相對小的同行,組成一個“反壟斷聯盟”。這看起來很美。但問題是,你的盟友,昨天還是你的競爭對手。你敢保證,在“巨無霸”的威逼利誘下,他們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第一個把你賣了? 第二條路,你不跟同行玩了,你主動去找“巨無霸”談判。你對他說:“大哥,我跟隨你混了!你別打我,我還能幫你。” 這看起來很安全。但問題是,等“巨無霸”把其他人都滅了,你覺得,你還能活多久? 是聯合面和心不和的盟友,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還是與虎謀皮,去換取一個短暫而虛幻的安全? 你會怎么選? 這個選擇題,就是當年“東方六國”所有國君,都在琢磨的問題。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蘇秦和張儀,就是給他們“出主意”的人。 要說蘇秦和張儀,就必須提一下他們那個神秘的老師——鬼谷子。 ![]() 這鬼谷子,堪稱戰國時期最牛的“博弈論”導師。他開的,是天下最高端的“戰略培訓班”。從他那畢業的學生,個個都是能攪動風云的“人精”。 蘇秦和張儀,就是他班上,最優秀但也最不安分的兩個同學。 咱們先說蘇秦。這哥們兒,一畢業,就興沖沖地,跑去當時最有前途的“大秦集團”面試,想找個好工作。 結果呢?人家秦國,連簡歷都沒看完,就讓他走人了。 蘇秦沒辦法,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他回家的時候,慘到什么地步?“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 老婆看他回來,繼續織布,頭都不抬;他嫂子,連飯都懶得給他做;父母,直接不跟他說話了。 這,是赤裸裸的鄙視。 ![]() 男人的尊嚴,被按在地上,反復摩擦。 蘇秦,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他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拿出老師教的那些兵法謀略,頭懸梁,錐刺股,整整研究了一年。 一年后,他悟了。 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既然最強的“大秦集團”不收我,那我就去聯合其他所有公司,一起干倒你 一個宏大的、足以改變天下格局的戰略,在他腦子里形成了。 這個戰略,就叫——“合縱”。 “合”,就是聯合;“縱”,就是南北方向。把從北到南的燕、趙、韓、魏、齊、楚這六國,串成一條線,像一道墻一樣,共同抵抗西邊的秦國。 ![]() 想明白了,就開干。 于是,蘇秦開始了他的“巡回演講”,堪稱戰國時期最牛的“路演”。 第一站,是燕國。 他開門見山:“老板,您知道您現在最大的威脅是誰嗎?趙國打您,頂多搶幾座城。秦國要是打過來,那就是要你老命!您看看趙國,就在您南邊,是您和秦國之間的唯一屏障。您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跟趙國結盟,唇亡齒寒?。 ?/p> 燕國一聽,有道理!當場拍板,給了蘇秦車馬金銀,讓他去搞定趙國。 蘇秦到了趙國,說:“老板,我剛從燕國來,燕國已經同意跟您結盟了。您想想,秦國現在最想打的就是咱們趙國。您要是單打獨斗,肯定頂不住。但如果您把東邊這六個國家串聯起來,從南到北,連成一條線,組成一個'反秦統一戰線’,那秦國還敢動嗎?他一動,就得面對六個國家的圍毆!” 趙國也被說動了,封蘇秦為相,讓他全權負責這個“反秦聯盟”的組建工作。 接下來,蘇秦就像一個最頂級的銷售總監,拿著燕國和趙國的“意向合同”,挨家挨戶地去游說。 對韓國,他說:“您地盤最小,離秦國最近,秦國要擴張,第一個就打您!您要是不聯盟,下一個被滅的就是您!” 對魏國,他說:“您五面都是敵人,不結盟,您睡得著覺嗎?” 對齊國,他說:“您最富,也最強,但秦國這頭猛虎,您單挑也打不過啊!您不出手,等我們五個都被滅了,您還能獨善其身?” 對楚國,他說:“您地盤最大,兵最多,六國聯合起來,您就是盟主!這么大的威風,您不要?” 他把人性中的恐懼、貪婪、嫉妒、不甘,全都分析得透透的。 你看,他任何資源沒有,就憑一套說辭,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六國國君全都被他說服了。 六個本來還互相打來打去的死對頭,在公元前326年,正式會盟,成立“合縱”聯盟,約定共同抗秦。 而蘇秦,這個一年前還被家人鄙視的倒霉蛋,被任命為這個聯盟的總負責人,史稱“縱約長”,同時佩戴上了六國相印。 史書記載,他衣錦還鄉時,“車騎輜重,擬于王者”。 ![]() 他的父母,跑到三十里外去迎接;他的嫂子,趴在地上,像蛇一樣爬過來謝罪。 蘇秦笑著問:“嫂子,你以前那么傲慢,現在怎么這么謙卑?。俊?/p> 他嫂子說了一句大實話:“見季子位高金多也。”因為您現在地位高,錢又多?。?/p> 蘇秦仰天長嘆。這,就是人性。 他靠著“合縱”戰略,完成了人生的驚天逆襲。 但是,他那個同學——張儀。正在另一個地方,冷冷地看著他。 好戲,才剛剛開始。 蘇秦的“合縱”聯盟,讓秦國非常頭疼。好幾年都不敢出函谷關。 這時候,秦惠文王也在招人。張儀,走進了他的視野。 張儀這人,早年比蘇秦還慘。 有一次,他跟楚國的相國喝酒,結果相國丟了一塊玉璧,大家看張儀最窮,就認定是他偷的,把他暴打一頓。 他老婆哭著說:“你要是不去讀書游說,哪會受這種侮辱?” ![]() 張儀張開嘴,問:“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他老婆說:“在啊。” 張儀笑道:“舌頭在,就夠了。” 這就是張儀,一個把自己的舌頭當成最強武器的狠人。 他來到秦國,對秦王說:“大王,蘇秦那個合縱聯盟,看起來嚇人,其實沒啥用。那六個國家,各有各的小算盤,根本不可能真心合作。您給我個機會,我保證給您把它拆得七零八落!” 秦王問:“你怎么拆?” 張儀微微一笑,說出了他的戰略:“連橫”。 什么叫“連橫”?如果說“合縱”是弱國們抱團取暖,縱向組成一個“反秦聊天群”; 那“連橫”,就是秦國橫向的聯合,挨個把他們拉進自己的好友列表,跟他們說:“別在那個破群混了,跟我單聊,有好處?!?/p> 這是一種典型的“遠交近攻”和“分而治之”的策略。 ![]() 張儀的第一刀,砍向了“合縱”聯盟里最關鍵的一環——齊國和楚國。當時齊、楚是聯盟里最強的兩個國家,只要他倆掰了,聯盟就垮了一半。 就像現在歐盟最強的是德國和法國,這倆退出一個,歐盟就相當于廢了一半。 張儀帶著重金來到楚國,見到了楚懷王。開始搞詐騙。 楚懷王這個人,怎么說呢?四個字:志大才疏??傆X得自己挺牛,其實耳根子軟,又貪小便宜,是完美的“詐騙對象”。 張儀一見面,就給楚懷王畫了個巨大的餅。他說:“大王啊,我們秦王最敬佩的就是您了。只要您愿意跟齊國斷交,我們秦王說了,愿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都送給您!” 楚懷王一聽,眼睛都直了。這相當于白送一個中等城市。 大臣們都勸他:“大王,張儀這人是出了名的騙子,不能信啊!” 但楚懷王已經被貪婪沖昏了頭腦,他覺得,為了六百里地,得罪一下齊國,值! 于是,他不但跟齊國斷了交,還派了個使者,跟著張儀去秦國接收土地。 張儀一回到秦國,馬上就玩了一招——“假裝墜車,工傷休息”。楚國的使者,就在賓館里,傻傻地等了三個月。 楚懷王還以為是自己跟齊國斷交斷得不夠徹底,秦國不放心,于是又派人去齊國,把齊王大罵了一頓。 齊王被罵得莫名其妙,心想你楚國瘋了吧?一怒之下,也跟楚國斷交了。 張儀一看,時機成熟了,終于見了楚國使者。 使者說:“張大人,我們大王已經跟齊國徹底掰了,那六百里地是不是...” 張儀一臉無辜地說:“什么六百里地?哦,您說的是我那塊封地吧?有六里,您要是喜歡,現在就給您?!?/p> 什么?六里?楚國使者當場就懵了。 消息傳回楚國,楚懷王氣炸了。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奇恥大辱。 ![]() 憤怒之下,他做出了一個更愚蠢的決定——發兵攻打秦國! 結果呢? 秦國早有準備,以逸待勞。楚軍大敗,被殺了八萬人,連最重要的漢中之地,都被秦國給占了。 楚懷王,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拆散了齊楚聯盟,張儀又用同樣的套路,開始瓦解其他國家。 他去韓國,威脅說:“我們現在要打楚國,必須經過你們韓國。你要是借路,咱們還是朋友;要是不借,我大軍第一個就滅了你?!表n國嚇得趕緊投降。 他去齊國,挑撥說:“大王您看,楚國就是因為聽了蘇秦的話,才落得兵敗的下場。您還信那個合縱嗎?”齊國也動搖了。 他去魏國,連哄帶騙,也讓魏國背叛了聯盟。 ![]() 就這樣,一個接一個,蘇秦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合縱”聯盟,被張儀三下五除二,拆了個干干凈凈。 最終,蘇秦在齊國被人刺殺,身敗名裂。而張儀,則憑借他那條三寸不爛之舌,幫助秦國掃清了東出的最大障礙,為后來秦始皇統一天下,鋪平了道路。 好了,故事講完了。 這個故事之所以被司馬光這樣的史學大家如此看重,是因為它里面藏著太多關于政治、關于博弈、關于人性的深刻密碼。 它背后,是冰冷而殘酷的關系法則。 我們用現代思想,來解剖一下。首先,我們用政治學的眼光來看。 “合縱連橫”完美地詮釋了國際關系中的幾個核心概念。 ![]() 1、無政府狀態與現實主義: 戰國時代,就是典型的“無政府狀態” 。周天子這個“聯合國秘書長”早就成擺設了,各國之間沒有一個能主持公道的。每個國家都像是在黑暗森林里行走的獵人,首要目標就是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唯一保障,就是權力 。這就是“現實主義”理論的核心。 蘇秦和張儀,都是頂級的現實主義大師,他們的一切說辭,都建立在赤裸裸的利益,和實力計算之上。 2、制衡和跟隨:這是理解“合縱連橫”的關鍵 。當一個體系里出現一個像秦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時,其他弱國只有兩種選擇: 制衡:也就是蘇秦的“合縱”策略。大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這個潛在的霸主,維持體系的平衡 。這是弱國抱團求生的本能反應。 跟隨:打不過就加入,跟著大哥混,希望能分一杯羹,或者至少保住小命。 歷史告訴我們,在巨大的實力差距和利益誘惑面前,“跟隨”的誘惑力,往往遠大于“制衡”。 你看現在很多國家對美國,就是這種策略。 因為“制衡”需要大家齊心協力,而“跟隨”只需要考慮自己的短期利益。 張儀的成功,就在于他精準地利用了這一點。 然后從博弈論的視角來看。 “囚徒困境”可以解釋“合縱”聯盟為何必然失敗。 ![]() 對他們這個集體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堅守盟約,共同抗秦,這樣大家受到的懲罰最輕。 但是,單獨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它都會這么想: “如果其他五國都守約,我偷偷跟秦國交好,那我得到的好處最大?!?/p> “如果其他五國中有人要背叛,那我更要搶在他們前面,否則等聯盟垮了,我就是第一個被秦國收拾的,下場最慘?!?/p> 看到了嗎?無論別人怎么選,對單個國家來說,“背叛”似乎都是更優選擇 。 張儀,就是那個在囚室門口低語的魔鬼,他不斷地放大每個囚徒的恐懼和貪婪,最終導致了整個聯盟的崩潰。這個聯盟的悲劇在于,每一個成員都做出了對自己最“理性”的決策,最終卻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的毀滅。 最后,我們再用毛選思想來分析,會看得更清楚。 ![]() 毛選思想,也講“統一戰線”,但跟蘇秦的“合縱”,有本質區別。 教員的統一戰線,是“又團結又斗爭”的策略,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有明確的共同綱領。 而蘇秦的“合縱”,是“術”的聯合。它完全是建立在利害關系上的,沒有統一的綱領,沒有統一的領導,更沒有統一的思想。它是一個“大雜燴”,是一群“機會主義者”的臨時抱團。所以,它非常脆弱,一戳就破。 同志們,合縱連橫的故事,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 但它所揭示的人性與博弈法則,卻從未過時。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今天在職場、商場乃至國際舞臺上,依然在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劇。 1、看清聯盟的本質:當你在一個團隊或項目里,要分清楚,你們是“利益共同體”,還是“命運共同體”?如果只是因為某個共同的短期利益湊在一起,那就要時刻做好“聯盟解體”的準備。 2、一定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要因為和同事的一點小摩擦,就忘記了你們共同的問題。不要因為眼前的蠅頭小利,就背叛了長期的合作伙伴。楚懷王的下場告訴我們,被貪婪和情緒驅使的人,最終只會成為別人棋盤上的犧牲品。 3、永遠不要低估“語言”的力量:蘇秦沒有任何資源,可以通過語言,佩戴六國相印。張儀用一張嘴,為秦國橫掃六合掃清了障礙。 所以,溝通、說服、談判的能力,在任何時代,都是最頂級的核心競爭力。你的思想,你的戰略,最終都需要通過語言來傳遞和實現。 蘇秦和張儀,用他們的縱橫捭闔,為我們上演了一堂最生動的“人性與博弈”大師課。 如果覺得這個系列不錯,可以多多互動支持一下。讓我有動力繼續更新。 我是億文,下期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