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天氣不錯,坐在書桌前,看著公眾號后臺的留言,又看到好幾個家長和職場朋友在問同一個問題:“張老師,開會時領導講得飛快,我腦子跟不上,記不住重點,事后總是抓瞎,這可咋辦啊?” 還有更直白的:“東方老師,我這記性是不是沒救了?” 看到這些,我不禁莞爾。記不住?重點抓不住?這哪是記性差那么簡單的事兒!說到底,是注意力沒跟上,是方法沒找對。 這就好比你讓一個沒經過任何訓練的普通人去跑馬拉松,跑不下來能怪腿不行嗎?訓練不夠,方法不對啊! 咱們“速讀速記”的核心,一直強調四項學習基礎:注意力、快速記憶、快速閱讀、思維導圖。這四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開會記不住重點,看似是“速記”的問題,但根源往往在“注意力”這個地基不穩,沒有高效的“思維導圖”作為框架,信息自然散落一地,無從收拾 。 為什么開會總忘重點? 注意力渙散: 這是根本!人腦不是電腦,無法持續高強度聚焦。領導講話一長,信息一多,走神、開小差幾乎是本能。 你想想,連玩個游戲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玩不好都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更何況是枯燥或者信息密度高的會議?沒有良好的注意力基礎,再好的速記法也是空中樓閣 。 信息過載,缺乏篩選: 會議信息龐雜,主次不分。你試圖把所有話都記下來,結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把真正的“金子”給埋沒了。 這就像學習,沒有思路和效率,小學三門主課就累趴下,到了初中七八門、初三九門,豈不是要崩潰?效率是關鍵 。 依賴原始記錄方式: 很多人習慣性地試圖逐字逐句記錄,或者用手機錄音。逐字記錄速度跟不上,還干擾傾聽;錄音事后回聽耗時巨大,往往束之高閣。 這都不是高效的學習和工作方式。真正的學習能力,是內化,是提煉,是化繁為簡。 沒有結構化的思維框架: 信息進來是一團亂麻,沒有清晰的脈絡和框架去承接、整理。就像蓋房子,沒有圖紙,磚頭再多也堆不成高樓。思維導圖的價值就在于此,它提供了一種視覺化的、結構化的思考工具 。 破解之道:符號速記法——化繁為簡的利器 好,問題找到了,咱們上解決方案!今天重點聊聊“符號速記法”。這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武林秘籍,而是基于人腦認知特點、化繁為簡的實用工具。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用最簡潔、最形象的符號,快速捕捉核心信息點和邏輯關系,代替冗長的文字記錄。 為什么符號速記有效? 符合大腦天性: 大腦對圖像、符號的記憶和處理速度遠快于抽象文字。一個簡單的符號,能瞬間喚起豐富的關聯和意義。 節省認知資源: 大大減少書寫負擔,讓你能騰出更多寶貴的認知資源(主要是注意力)去傾聽、理解和思考當下發言的內容,真正抓住精髓。 快速定位重點: 符號本身就是對信息的提煉和標注,事后回顧一目了然,能迅速定位關鍵信息。 激發聯想記憶: 個性化的符號體系,是你自己創造的“密碼”,更容易與大腦已有的知識網絡產生連接,強化記憶。 如何構建你的符號速記體系? 別擔心,不需要你成為畫家。符號速記的精髓在于簡單、形象、個性化。下面是一些基礎方向和常用符號示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理解進行擴展和創造: 核心概念/關鍵詞: 畫圈(○ 或 ◎): 圈住最重要的名詞、主題詞。比如會議主題“Q4銷售策略”,直接畫個圈圈起來。 方框(□): 表示重要概念、項目名稱。比如關鍵產品“星耀計劃”,畫個方框框住。 下劃線(___)或高亮(≈≈≈): 強調重點詞匯。但注意,速記時下劃線比劃更快捷。 邏輯關系: 箭頭(→): 萬能符號!表示方向、流程、因果關系、影響、歸屬。比如“市場調研 → 產品設計”、“成本上升 → 利潤下降”。 等于號(=): 表示相同、相似、定義、結果。 不等于號(≠): 表示差異、反對。 問號(?): 表示疑問、待定、需要跟進。 嘆號(!): 表示重要、緊急、警告、驚喜。 加號(+) / 減號(-): 表示增加、優勢、積極 / 減少、劣勢、消極。 大于號(>) / 小于號(<): 表示比較、優先級(數值或程度)。 井號(#): 表示編號、順序、步驟。比如“第一步: #1 市場分析”。 星號(*): 表示關鍵點、特別注意事項。 人物與行動: 小人簡筆畫(??): 代表“人”,可以標注具體人名(比如 ??李總),或角色(??負責人)。 對勾(?): 表示同意、完成、已確認。 叉號(?): 表示不同意、否決、錯誤、未完成。 旗幟(??): 表示目標、里程碑、待辦事項(To-Do)。 燈泡(??): 表示想法、創意、建議。 情感與狀態: 笑臉(??)/ 哭臉(??): 表示積極/消極情緒、滿意/不滿意。 云朵(??): 表示不確定、模糊、需要澄清。 閃電(?): 表示快速、緊急、突發情況。 實戰演練:如何在會議中應用? 假設你在參加一個關于“提升客戶滿意度”的會議: 會前準備: 明確會議主題和目標(用 ○ 圈起來)。 準備好紙筆或平板(建議用白紙或方格紙,方便畫圖)。 腦子里快速過一遍你的核心符號庫。 會中速記: 專注傾聽是第一位的! 不要為了記而記,先聽懂。利用符號就是讓你能更專注地聽。 捕捉關鍵詞和邏輯鏈: 聽到“客戶反饋渠道單一” → 立刻記下: ??客戶反饋 → 渠道 ≠多 (畫個?) 或者 渠道 <3(少于3種)。 記錄行動項: 領導說:“小王,下周提交一份多渠道反饋方案。” → 立刻記下: ?? (小王) #1 多渠道方案 → ?? 下周五 ? (或寫日期)。清晰標明負責人、任務內容、截止時間、狀態。 標注疑問點: 聽到一個數據不太確定? → 在旁邊快速畫個 ?或者 ??。 善用箭頭連接: “客服響應慢 (??客戶抱怨 ! ) → 滿意度下降(↓)→ 需優化流程 (??) → ??技術部負責 #1 自動化響應系統 ?? 9/15”。 不求完美,但求關鍵: 忽略細枝末節和口水話,只抓取核心觀點、決策、行動項、疑問點。 會后整理(黃金5-10分鐘): 趁熱打鐵! 會議一結束,立刻花幾分鐘整理你的速記草稿。 轉化為清晰記錄: 把符號“翻譯”成簡潔文字,補充遺漏的關鍵詞。比如把 “?? (小王) #1 多渠道方案 → ?? 下周五 ?” 整理成 “To-Do 1 (小王): 提交客戶反饋多渠道方案,截止下周五(8月X日)”。 構建思維導圖(推薦!): 這是符號速記的完美搭檔!以會議主題為中心,將速記下的關鍵詞、邏輯關系、行動項,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結構化地呈現出來。這樣回顧起來,脈絡清晰,重點突出,記憶深刻 。我們四項基礎中的思維導圖,正是為此而生! 解決疑問: 把標注了 ? 或 ?? 的地方,盡快找相關人確認。 心法:簡單、重復、多鼓勵 構建和應用符號速記體系,和學習任何技能一樣,需要踐行我們的“五點要求”: 好奇(探索新符號)、好勝(挑戰記錄速度)、簡單(符號務必簡潔)、重復(持續練習)、多鼓勵(看到進步就表揚自己) 。 剛開始可能會覺得手忙腳亂,符號不夠用或者想不起來。沒關系!這太正常了。就像練字,一開始歪歪扭扭,練多了自然流暢。關鍵是要開始用,并堅持用。 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允許自己有一個摸索和優化的過程。每次會議后反思:哪些符號用得順手?哪些地方可以改進?逐漸形成一套完全屬于你、得心應手的“密碼本”。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不教,學習的本質是掌握方法 我常說,“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雞娃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激” 。教大家符號速記法,不是讓你們永遠依賴這個方法,而是通過掌握這個高效的工具,最終提升你們的注意力聚焦能力、信息提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這些能力內化了,開會記重點自然就成了小事一樁。這玩意兒,跟鍛煉身體一樣,掌握了方法,養成了習慣,效果自然顯現 。 寫在最后 各位朋友,別再為開會忘重點而焦慮了。那不是你的記憶力被判了“死刑”,只是你還沒找到打開高效記憶之門的鑰匙。注意力是基礎,方法是橋梁(符號速記+思維導圖),刻意練習是路徑 。 從今天開始,拿起筆,嘗試用簡單的符號去捕捉會議中的“金子”吧!記住,真正的學習效率,來自于對底層邏輯的掌握和高效工具的運用 。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感受到那種掌控會議信息的從容和自信。試試看?期待聽到你們實踐后的好消息! 速讀速記,咱們明兒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