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個核心理論叫 “腦為髓之海”—— 大腦的功能,全靠 “髓” 來滋養,而髓又來自腎精(腎藏精,精能生髓)。腦萎縮的根源,其實是 “本虛標實”: - 本虛:腎精虧、髓海空:人老了腎精會慢慢耗損,或長期熬夜、勞累耗傷精血,導致 “髓” 不夠用,大腦像 “缺水的土地”,慢慢萎縮,出現記性差、反應慢;
- 標實:痰瘀堵、腦竅閉:腎精虧虛久了,氣血運行會變慢,容易生成 “痰” 和 “瘀”,就像水管里的水垢,堵在大腦的經絡里,導致腦竅不通,就算有髓,也沒法輸送到大腦,加重健忘、神志不清;
簡單說:腦萎縮不是單純 “大腦缺營養”,而是 “營養不夠 + 通道堵塞”。所以調理不能只補不疏,也不能只疏不補,榮腦湯的核心就是 “補虛 + 瀉實”,一邊填髓補精,一邊化瘀開竅。 榮腦湯的組方很嚴謹,不是隨便堆砌藥材,而是分 “治本”“治標”“對癥” 3 組,既補大腦的 “物質基礎”,又通堵塞的 “腦絡”: 1. 第一組:填精補髓、大補氣血 —— 給大腦 “喂飽營養”(治本核心) - 紫河車(胎盤):方里的 “君藥”,是血肉有情之品(和人體成分相近,更容易吸收),能大補元氣、填精益髓 —— 就像給大腦 “直接輸送髓液”,幫萎縮的大腦慢慢恢復 “飽滿度”,尤其適合記性差、身體虛弱的人;
- 熟地 + 桑葚 + 龍眼肉:滋陰補血、填精的 “黃金搭檔”—— 熟地能補肝腎之精,桑葚能補陰血、益肝腎,龍眼肉能補心脾、益氣血,三者一起給 “髓” 提供 “原材料”,讓腎精能持續生髓,避免補了又空;
- 太子參 + 茯苓 + 炙甘草:健脾益氣,給氣血 “造血”——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大腦需要的髓和血,都要靠脾胃運化食物生成;這三味藥能幫脾胃 “干活”,生成更多氣血,再往上輸送給大腦,相當于給大腦 “建了條營養輸送線”;
- 當歸 + 白芍:補血養血、柔肝斂陰 —— 當歸能活血補血,讓補的血能運到大腦;白芍能斂陰,避免補血太過導致上火,還能緩解情緒波動(很多腦萎縮患者會煩躁,白芍能柔肝安神)。
2. 第二組:活血化瘀、通暢腦絡 —— 把痰瘀清掉,讓營養能順利到大腦: - 丹參 + 赤芍 + 生蒲黃:強力活血化瘀的 “組合”—— 丹參能活血祛瘀、通經活絡,改善腦部微循環;赤芍能清熱涼血、散瘀止痛,避免瘀堵久了生熱;生蒲黃能活血化瘀、止血,既通瘀又不擔心出血,三者一起能把堵在腦絡里的 “瘀” 慢慢化掉,就像給堵塞的水管 “清淤”;
- 郁金:行氣活血、解郁 —— 很多腦萎縮患者會情緒失常(比如抑郁、暴躁),這是 “氣滯血瘀” 導致的;郁金能行氣,氣順了血才會通,同時還能解郁,改善情緒問題,讓大腦 “不堵氣”。
3. 第三組:化痰開竅、寧心安神 —— 針對 “痰蒙腦竅” 的癥狀,比如神志不清、健忘失眠: - 石菖蒲 + 遠志:中醫里的 “開竅黃金對”—— 石菖蒲能化濕豁痰、開竅醒神,就像給蒙住大腦的 “痰霧” 開個口,讓大腦能 “呼吸”;遠志能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既幫著化痰,又能改善健忘、失眠,讓記性慢慢恢復;
- 茯苓:既能健脾祛濕(避免再生成痰),又能寧心安神,輔助石菖蒲、遠志改善睡眠和情緒,讓大腦 “休息好”。
這三組藥搭配,就像給大腦做 “全面調理”:第一組補 “營養”,第二組通 “通道”,第三組清 “障礙”,標本兼治,讓腦髓得充、腦竅得通,大腦功能慢慢恢復,所以叫 “榮腦湯”。 臨床加減:根據不同癥狀調整,效果更精準 腦萎縮患者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偏陰虛,有的偏痰濕,需要在榮腦湯基礎上調整,這 6 種常見情況可以這樣加藥: - 陰虛火旺明顯:總覺得口干咽燥,晚上睡覺出汗(盜汗),舌頭紅、舌苔少 —— 加玄參、麥冬、地骨皮,玄參滋陰降火,麥冬養陰生津,地骨皮清虛熱,緩解口干、盜汗;
- 痰濕壅盛明顯:頭重得像裹了塊布,胸口悶、痰多(白痰),舌苔又厚又膩 —— 加半夏、陳皮、白術,半夏燥濕化痰,陳皮理氣化痰,白術健脾祛濕,從根上減少痰的生成;
- 肝陽上亢、急躁易怒:容易發火,頭暈頭脹,血壓偏高 —— 加天麻、鉤藤(后下)、石決明 (先煎),天麻平肝息風,鉤藤清熱平肝,石決明平肝潛陽,緩解急躁、頭暈;
- 腎陽虛明顯:怕冷,手腳涼,腰腿疼,沒力氣 —— 加淫羊藿、菟絲子、鹿角膠(烊化),淫羊藿、菟絲子溫補腎陽,鹿角膠填精補髓,既暖腎又補髓;
- 失眠嚴重:晚上睡不著,就算睡著也容易醒,多夢 —— 加酸棗仁、夜交藤、合歡皮,酸棗仁養心安神,夜交藤養血通絡、安神,合歡皮解郁安神,幫著改善睡眠;
- 瘀血極重:頭痛像針扎一樣,固定在一個地方疼,舌頭紫暗有瘀斑 —— 加川芎、桃仁、紅花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增強通瘀的效果,緩解頭痛。
最后提醒:用榮腦湯的 3 個關鍵注意事項 1、必須辨證使用,別盲目照搬:榮腦湯適合 “腎精虧虛、痰瘀阻竅” 型腦萎縮,如果是單純的 “氣血虧虛”(比如臉色蒼白、沒力氣,但沒有明顯瘀斑),或 “肝火旺盛”(比如口苦、眼睛紅),盲目用會加重癥狀。一定要找專業中醫師看舌象、摸脈象,根據體質調整配方,不能自己抓藥; 2、堅持調理,別求快:腦萎縮是慢性問題,不是喝幾副藥就能好的,一般需要堅持 1-3 個月才能看到變化(比如記性稍微好點、情緒平穩點),要有點耐心,別喝幾天沒效果就放棄; 3、配合日常護理,幫大腦 “鍛煉”: - 多和患者聊天、回憶往事(比如看老照片、講以前的事),幫大腦 “活動”,避免記憶力進一步衰退;
- 飲食上多吃點補精填髓的食物(比如核桃、黑芝麻、枸杞),少吃油膩、甜膩食物(避免生痰);
- 適當散步、做簡單的家務,促進氣血運行,幫大腦更好地吸收營養。
腦萎縮雖然難治,但只要找對方法,從 “填髓 + 通竅” 入手,慢慢調理,就能幫患者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榮腦湯的組方思路,正是抓住了腦萎縮的核心病機,既補又通,給大腦 “全方位呵護”,值得收藏參考。 文中涉及藥物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根據體質調整劑量與配伍,切勿自行用藥;若用藥后出現不適,需立即停用并咨詢醫生。#健康真探社##中醫式生活##尋找熱愛表達的你##皮膚健康科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