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醫家孫思邈,憑借自己的養生之道活到了百余歲,被譽為中醫學祖師。 ![]() 孫思邈十分重視食療養生,他認為調節飲食是維護身體健康的關鍵因素。他曾說: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 此外,他還強調飲食調整還應順應季節變化,自然發展規律,才能達到調養身體、預防疾病的目的。 在著作《千金要方》中,他明確記載了秋后食療的養生建議,比如:忌辛增甘宜養脾;少辣多酸宜養肺;省辛增酸宜養肝......這些都為現代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醫家孫思邈一起領悟秋季食養的秘訣。 ![]() ![]() 秋季干燥,易傷脾胃(脾胃喜潤惡燥)。脾胃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瀉腹脹等問題。 另外,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在季節更替溫度變化之時,更要保證運化、吸收足夠的營養,才能增強身體素質。所以說,秋季養好脾胃至關重要。 孫思邈建議,秋季宜補充甘味食物以養脾胃。這里的甘味不是糖分越多越好,而是補充含“多糖”的食物。 山藥就是最好的代表。其性味甘平,入脾、肺、腎三經,不僅補脾養胃,還能直接補益肺氣,很適合秋季養生。 孫思邈還特別提醒大家,盡量不要食用辛味食物,如:蔥、蒜等。這樣會傷神傷氣,甚至還會造成咳疾難愈。 ![]() ![]()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肺,養生還應注重滋陰潤肺。 秋季滋陰潤肺的食物,梨為當選。孫思邈說:"梨,味甘微酸,寒"。酸味食物本性收斂,適當增加酸味食物的攝入可幫助收斂肺氣,防止肺津耗散。 秋季吃梨不僅能潤肺止咳,還能清熱生津,消痰降火,很適合在秋季食用。 《本草通玄》中提到:(梨)熟者滋五臟之陰。就是說,熟吃梨子,可滋陰養五臟。建議大家在吃梨的時候,可以將其蒸熟后服用,此時滋陰潤肺的功用更佳。 注意:體質虛寒的人避免多食梨。 此時,還要少食辣味食物。這些食物會調動體內的陽氣,隨汗液蒸發出去,容易導致體內陽氣不足,引起身體不適。 ![]() ![]() 秋季還是養護肝臟的好時機。在中醫五行之中,肝屬木,秋天更容易導致肝氣不足,所謂“體陰而陽,陰虧則肝氣虛”,因此秋季還是肝病復發的危險季節。 孫思邈在《千金食治·序論第一》中提出:"陰陽調和,人則平安。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養肝氣。"秋天時少吃辛味、多吃酸味,可防止肺氣太盛,增強肝臟功能。 在眾多酸味食物中,山楂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山楂性味酸甘微溫,不僅符合"增酸"的原則,還能幫助消化,調節肝氣,是秋季養生的理想食材。 參考文獻: [1]孫曉生. "孫思邈食養食療理論與實踐集要." #i{新中醫} 43.4(2011):3. [4]孔思凡. "孫思邈的養生秘訣." {東方食療與保健} 008(201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