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到了,早晚的風里有了點涼意,早上出門穿短袖會覺得冷,中午曬太陽又會出汗,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不少人早上起來或者經過風口的時候,鼻子一癢,就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還流鼻子,用了一包又一包紙巾。這在傳統養生看來,多是“風邪乘虛而入,肺氣失宣”的信號,肺開竅于鼻, 肺氣不通,鼻竅自然就不舒服 了。今天教你兩個簡單的辦法,每天早晚各用一分鐘,給鼻子通一通,別讓噴嚏老跟著你。 先按上星穴,讓督脈更有勁 頭一個穴位是上星穴,就在咱們頭頂正中線上,前發際線往上大概一個拇指寬度的地方。你低頭的時候,摸到發際線較凹的地方,往上直直量一寸,就是它的位置,這個穴位屬督脈,督脈管著全身的陽氣。 ![]() 立秋之后,早晚漸漸變涼,風帶著寒意從口鼻進去,容易堵塞在陽經里面,讓肺氣不能往上走、鼻子不通暢,按摩上星穴,能讓督脈的陽氣升起來,把留在鼻竅的風寒趕走。 有兩種按揉方法:其一為用拇指按壓穴位,力度不宜過大,至微酸脹即可,順時針揉30秒,隨后逆時針揉30秒;其二是將掌心搓熱,貼于上星穴處,輕柔且快速地搓揉1分鐘,直至頭頂發燙。 早上出門前捏一捏,于鼻子適應外界冷空氣有益;晚上睡覺前輕輕按按,可助調理肺氣,使晚上呼吸更順暢,鼻子不堵塞,睡眠亦會更安穩,《針灸大成》中記載上星穴“主鼻淵、鼻塞”言其能調理鼻子不通之狀況,我們平常按揉,便是提前給鼻子做養護。 再用食指沾油搓迎香,給鼻子通通 按了上星穴后,又對鼻子進行調節,用到了迎香穴。迎香穴處于鼻翼外緣中點旁邊、鼻唇溝中間的位置,我們一笑,鼻翼旁會鼓起個小肉團,那便是它的位置,此穴位為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大腸與肺互為表里,按揉迎香穴,好似幫肺進行調節,能直接調暢鼻子的氣血,將鼻子里的“病氣”驅除。 這兒有個小竅門,按摩迎香穴之前,能先在食指上抹點兒潤膚油或者橄欖油,接著把食指擱在迎香穴的位置上,先順著順時針方向揉按30秒,隨后再逆著逆時針方向揉按30秒,力度得適中,要讓鼻翼周圍出現稍微的酸麻感,同時伴有微微的發熱就可以了。 ![]() 為什么要沾油呢 一來減少摩擦,避免搓紅皮膚;二來油有溫潤的作用,能幫鼻子潤一潤,立秋后天氣慢慢變干,鼻黏膜也需要點潤澤。按完后您會發現,鼻子一下子就通了,呼吸都通暢了不少。“常搓迎香,鼻塞不慌”,就是這個道理,日常堅持,對超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打噴嚏也能起到輔助疏解的作用。 這兩個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覺前各進行一次,每個穴位每次按揉1分鐘,無需耗時過長,重點在于堅持,立秋之后溫差較大,我們除了應盡快增添衣物外,對鼻子進行護理也頗為重要,每日花費兩分鐘揉一揉,鼻子便會感覺舒適,不再打噴嚏,出門時無需總是揣著紙巾,工作與生活都會變得更加便利。 |
|
來自: 雅博學苑 > 《穴位集萃,國醫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