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絲勁是陳氏太極拳的核心內勁,其特點是通過全身的螺旋纏繞運動來體現剛柔相濟的內勁。纏絲勁不僅體現在動作的外部表現,更體現在心神意氣的纏繞抽絲中。纏絲勁是太極拳區別于其他運動的最大特點之一。 ![]() 纏絲勁分為順纏和逆纏兩種基本形式。順纏是手外旋(掌心由內向外翻),逆纏是手內旋(掌心由外向內翻)。這種旋轉動作是纏絲勁的核心,通過手部的順逆纏繞來帶動全身的螺旋運動。 纏絲勁強調全身的協調運動,包括軀干、上肢和下肢的螺旋纏繞。 例如,軀干以腰為軸,通過旋腰轉脊、胸腰折疊等方式引導氣機; 上肢以中氣貫串,通過旋腕轉膀、雙手順逆纏等方式實現節節貫串; 下肢以胯為軸,通過旋踝轉腿、脛腓擰轉等方式實現纏繞。 練習纏絲勁時,需注意呼吸與動作的協調,使呼吸與動作相互協調,達到內外合一的境界。纏絲勁的練習需從單部旋轉開始,逐步過渡到全身動作,結合站樁提升穩定性。練習時需注意虛領頂勁、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呼吸自然、松胯屈膝等要領。 纏絲勁的練習包括多種纏絲方法,如左右單手正面纏絲、雙手正面纏絲、左右側面纏絲、左右穿掌纏絲、左右翻掌纏絲、雙拳左右攪纏等,每種纏絲勁均強調手、身、步的協調配合,以及腰襠的旋轉帶動。 陳式太極拳的運動方式以螺旋纏繞為特點,表現為軀體和四肢的螺旋運動,如軀干部位以中氣通道為軸線,上肢部位以胳膊正中為軸線,形成螺旋纏繞的運動。這種運動方式培養出的纏絲勁是太極拳特有的內功。 心意混元太極纏絲功的養生與技擊結合的具體方式在修煉過程中強調內外合一、以內為主,動靜相兼、以靜為主,練養結合、以養為主。這種內外兼修的方式有助于身心的和諧統一,促進氣血運行,達到養生效果。 心意混元太極拳強調以意行氣,心為一身運行之主宰,通過意念引導氣的運行,促進氣血循環,達到養生目的。這種以意導氣的方式不僅有助于養生,也在技擊中發揮重要作用。 纏絲勁是心意混元太極拳的核心,通過內氣與肢體的螺旋運動結合,形成立體循環,增強爆發力,既用于養生,也用于技擊。纏絲勁的運用不僅有助于氣血運行,也在技擊中體現剛柔相濟的特點。 心意混元太極拳將養生與技擊兩方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有極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又有極強的技擊防身功效。這種結合體現在修煉過程中,通過內功修煉、意氣導引和動作練習,實現身心的和諧統一。 太極拳講究意氣神形的高度統一,要求四肢百骸協調一致,做到“內外合一,上下相隨,周身一家,混元一體”。這種內外合一的修煉思想是心意混元太極拳的重要特點。 太極拳的剛柔相濟是通過纏絲勁體現出來的,剛與柔是相對而言的,通過氣的弛張、勢的回環、折疊往返來實現剛柔的轉換。 修煉過程中注重身心虛靜,通過意氣引導,達到物我兩忘的無極之境,強調內養與外練的結合。 心意混元太極纏絲功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其獨特的纏絲勁、螺旋纏繞運動、內外合一的修煉理念以及剛柔相濟的內勁運用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