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字面與象征意義 · 一呼百脈開:當我們呼氣時,全身的經絡、氣脈(“百脈”是虛指,代表全身所有的能量通道)仿佛也隨之舒張、展開、向外發散。這是一種“開”、“放”、“散”的狀態。 · 一吸百脈合:當我們吸氣時,全身的經絡、氣脈則隨之收縮、收斂、向內吸納。這是一種“合”、“收”、“聚”的狀態。 這里的“開”與“合”,描述的是氣機(能量的運動)的趨向,而非血管或肌肉的物理開合。 2. 核心哲學思想:天人合一 這句話的核心思想是“天人相應”或“天人合一”。它認為人的身體是一個小宇宙(小周天),與外部的大宇宙是相感相應的。呼吸,作為人體與外界最直接、最根本的能量交換方式,其節律與天地自然的節律是同步的。 · 呼氣對應著天地的舒張、釋放(如春夏萬物的生長發散)。 · 吸氣對應著天地的收斂、吸納(如秋冬萬物的收藏歸藏)。 因此,通過調整呼吸,人就可以調整自身內在的“氣象”,使之與天地和諧共振,從而達到養生、益壽、甚至修煉的目的。 3. 生理與能量層面(中醫/氣功視角) 在中醫和氣功理論中,“氣”是推動血液、津液運行,維持生命活動的根本能量。“氣為血之帥”,氣的運動帶領著血的運動。 · 呼氣時(百脈開):氣機向外、向上發散。主導“宣發”的功能。在練習中,呼氣常與動作的“放”、“擊”、“發”相聯系,意念上也引導濁氣、病氣、廢氣從毛孔和百竅排出體外。從現代生理學角度看,深長的呼氣可以副交感神經,幫助身體放松,血管會適度舒張。 · 吸氣時(百脈合):氣機向內、向下收斂。主導“納新”的功能。在練習中,吸氣常與動作的“收”、“蓄”、“合”相聯系,意念上引導天地之清氣、能量通過呼吸和毛孔吸入體內,歸入丹田(人體的能量核心)。吸氣時,胸腔擴張,為身體注入新鮮氧氣,準備下一次動作。 所以,“一呼一吸”之間,完成了一個完整的能量循環:吐故納新。氣息的開合帶動了全身氣機的開合,氣機的開合又促進了血液循環、津液布散和經絡的疏通。 4. 實踐與應用:如何體驗這種感覺? 這句話不是用來“想”的,而是用來“練”和“體會”的。您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來感受: 1. 靜坐或站樁:保持身體中正放松,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呼吸上。 · 深吸氣時,細心體會一種能量向內、向小腹(丹田)匯聚的感覺,仿佛全身的毛孔都在微微向內吸納。 · 深呼氣時,細心體會一種能量從丹田出發,透過四肢百骸、透過毛孔向外彌散、舒展開來的感覺。 2. 太極拳或其他內家拳:觀察動作與呼吸的配合。通常“合”(如收手、格擋)的動作配吸氣,“開”(如出手、發力)的動作配呼氣。用心去感受氣息如何引導動作的開合與勁力的收放。 3. 深度放松:當你非常疲勞時,做一個深長的呼氣,會立刻感到全身的緊張感隨之“呼”地一下散開,這就是最初步的“一呼百脈開”的體驗。 “一呼百脈開,一吸百脈合”是一種境界的描述,它揭示了: 呼吸是鑰匙:呼吸是啟動和調節人體內部能量(氣)運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鑰匙。 · 整體性觀念:人體是一個高度協調的整體,一個簡單的呼吸動作可以引發全身系統性的、連鎖性的反應。 · 主動調節的可能性:通過有意識、有規律地控制呼吸(調息),我們可以主動地調節自身的生理狀態、能量狀態和心理狀態(如放松、入靜、凝聚精神),從而達到養生、健體、修心的目的。 最終,理解這句話的最高層次,是通過長期的練習,讓這種感知內化,使每一次呼吸都能自然而然地帶動周身氣血的同步開合,達到“氣遍周身不稍滯”的和諧狀態。 |
|